【抗「疫」先鋒】新婚夫妻同上崗 並肩戰疫赴前線

2021-02-15 五大連池風景區公安局

當前,黑河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期。風景區公安黨員民警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局黨委和景區黨委的部署要求,把各項防控措施抓得更嚴更緊更實,堅決遏制疫情在轄區的輸入和擴散,全力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

1月3日,他本應站在燈光絢麗的婚禮現場,卻總是穿梭在隔離點外。他叫張國強,是2019年考入風景區公安分局的一名人民警察,他在2019年遇到了那個她,她叫湯爽,是一名引龍河醫院的護士。2020年這個春節對於剛遇到的兩個人來說是特別的,因為這是他們相遇後第一個春節,本該是一個歡樂美滿,幸福團圓的日子,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卻帶來一個不平常的春節。

2020年初,面對疫情,還在派出所工作的他毅然放棄假期,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湯爽做為引龍河醫院的護士,面對疫情,也第一時間主動報名請戰,時刻準備著奔赴一線抗疫。

隨著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逐漸解除,兩人決定將婚禮定在2021年1月3日舉行,但疫情捲土重來的速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而且是真真實實發生在了他的家鄉。12月29日,黑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1例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正在緊鑼密鼓籌備婚禮張國強和湯爽聽到消息後,兩個人靜靜地坐著,彼此沉默,過了一會兩人相視同時說出「婚禮先取消吧」,沒有過多的言語,兩人快速的處理了一些有關婚禮的事宜,立刻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分別前張國強只對妻子湯爽說了一句話:「婚禮改期,愛不延期,戰勝疫情後,我一定為你辦一場不一樣的婚禮」。兩人帶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信念再一次全心全意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此時他們不僅僅是夫妻,更是戰友。

丈夫和妻子、 公安和護士,他們同心協力,舍小家,為大家,他們就是披荊斬棘人,負重前行者,用堅守、執著、奉獻,書寫無悔青春!

我們生在這個偉大的國家,面對一切的考驗,我們都不該害怕,這是我們的理想之地,文明之地,哪怕荊棘仍在,我們都不該停下腳步,我們要咬牙堅持,因為有那麼一群人在為我們披荊斬棘、為我們負重前行。

他,保護著人民,保護著她;

她,服務著人民,心疼著他。

他們是夫妻,互相守護;

他們是戰友,並肩前行。

他們職業不同卻目標一致;

他們舍小家、為大家;

他們衝鋒在前、義無反顧。

在疫情面前,

他們並肩攜手,

從不孤單!


相關焦點

  • 永豐抗「疫」:「全家總動員」
    這個春節,本該是很多家庭團聚歡樂的時候,不過,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改變了一切,在永豐鄉抗擊疫情一線中,有不少人在疫情面前舍小家為大家,齊心協力築牢「防護牆」他們是父子、是夫妻
  • 80後醫生「夫妻檔」並肩戰「疫」
    在這場戰「疫」中,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有太多太多讓人難以忘懷的身影……在市第一人民醫院,有這樣一對80後醫生「夫妻檔」。丈夫梅方宇今年32歲,是骨科醫生;妻子陳玫君今年33歲,是檢驗科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成員。疫情來襲,夫妻倆把兩個幼子(大的5歲,小的7個多月)託付給父母照顧,一起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力為生命護航。
  • 新婚第二天 98年的他毅然奔赴抗「疫」一線
    抗「疫」勇挑重擔,青春不負韶華。疫情來襲,無數遼寧青年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竭盡全力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
  • 戰「疫」前線,華盾安達與你同在!
    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全民戰「疫」已半月有餘,本該是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時刻,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離開親人甚至離開家鄉,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 【武功公安在行動】警醫夫妻奮戰抗「疫」第一線
    逆「疫」而行,攜手並肩,他們戰鬥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第一線,用堅守、用愛、用使命和責任,上演「最美」逆行。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戰「疫」故事。關鍵時刻要頂上 榮譽背後是責任鄧鴻斌是武功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副所長,戰「疫」打響後,初四收到上級命令,「關鍵時刻我更要頂上」,當天鄧鴻斌義無反顧回到城關派出所上崗。
  • 為愛馳援 持續行動 | 黑牛又有一大批愛心物資送達抗疫前線!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黑牛食品在行動      為愛馳援,
  • 【戰「疫」前線的九所人】視訊人勇上「疫線」做義工
    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自疫情爆發後,湖北省各地區相繼採取全封閉管理的措施控制疫情的傳播。家住湖北省天門市的程朋同志主動加入了所在村莊的防疫志願服務隊,為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村莊的防疫卡口執勤。
  • 抗疫先鋒|陳友:退伍不褪色 抗疫顯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市各條戰線工作人員,牢牢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身先士卒、堅守崗位,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致敬最美抗疫戰士,天森人!
    圖片來源:河北抗疫vlog疫情冷酷,人間有愛。1月6日,在大多數人響應政府號召,居家準備接受核酸檢測的同時,河北天森藥業集團的勇士們卻投入到防疫工作的前線中去。大疫面前,逆流而上,勇往直前!◆新中社區衛生服務站,投身核酸檢測一線石家莊市橋西區新中社區衛生服務站,所有的員工全部上崗,打破原有的上班時間,24小時為周邊的小區居民們進行核酸檢測。
  • 會理醫警夫妻並肩戰「疫」在一線,大家快來點個讚!!
    夫妻二人雙雙被指派趕赴一線卡點參與疫情防控,兩人雖然相隔不到十公裡卻很少見面,王浩非常擔心妻子的身體,因為妻子已經懷有身孕,二人每天卻只能通過簡短的電話聯繫,彼此相互鼓勵、叮囑。  「情況特殊在外執勤注意安全,家裡一切都好,你們放心。」家裡父母經常叮囑在一線的夫妻二人。
  • 抗疫警色||交警萬彧的「戰疫日記」
    接報後,我立即帶領我們黨員先鋒突擊隊迅速按要求封閉進站通道,疏散人群。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說,該名乘客放下心理負擔,主動配合疾控中心人員上車接受篩查,沉重的心終於放下來了。2月1日上午8時許,我接到一大貨車駕駛員求助,「車上搭載的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急需送往沃爾瑪超市,可進去的路被小車給擋住了,大貨車進不去,希望我們交警能幫幫忙。」
  • 榜樣 | 抗「疫」戰「貧」路上的一朵馬蘭菊
    大年初二,疫情形勢逐漸嚴峻起來,按照縣、鎮安排她立即返村,同村幹部一起設立檢查點,摸排返鄉信息,封戶隔離、封村值守,為村上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疫牆」。在防疫工作中,她以女同志的細緻和耐心,擔起了村上的疫情防控防護宣傳員、信息員、指導員和群眾生活的服務員。在她和村委會的號召下,柳泉村黨員、退伍軍人、已脫貧戶、愛心人士紛紛捐錢捐物,支援戰「疫」,用拳拳真心和行動表達著對村子的牽掛和熱愛。
  • 學生園地 | 我的祖國母親是戰「疫」超人
    文/永豐小學    徐沁博你心中的超人也許是酷炫強大的鋼鐵俠,也許是飛簷走壁的蜘蛛俠,也許是力大無比的綠巨人……而我心中的超人是我偉大的祖國母親,她是一位戰「
  • 「疫」線風採丨陳光耀:警醫夫妻 堅守在各自的「無硝煙戰場」上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信陽公安迅速響應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戰「疫」主題徵文|我的爺爺是戰「疫」超人
    為響應國家號召,他開始忙碌起來——有時他在村子門口給路過的村民量體溫;有時他在給進進出出的人作登記;有時他在挨家挨戶給大家做宣傳……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風和日麗,他總是一如既往的站在抗疫的前線,竭盡所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就是我的爺爺——我眼裡的戰「疫」超人。有一天,外面刮著大風,風中還夾雜著豆大的雨珠。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戰「疫」一線 疾風勁草
    一線,他們用堅持築起「護城河」;用忠誠當好百姓的「守護人」,他們是戰「疫」一線的疾風勁草。  戰「疫」一線,疾風勁草用行動踐行著初心。認識和評價一個黨員幹部,不僅要看他怎麼說,更要看他怎麼做;不僅要看他平時的言行,更要看他關鍵時刻的表現。歲寒知松柏,危難見道義。逆風而行,無怨無悔,不分晝夜,嚴防死守,他們用行動為初心做了最好的注釋。
  • 夜讀 |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點點微光,匯成希望絲絲溫暖,凝聚力量《夢想電臺》第三季講述戰「疫」背後的故事
  • 戰「疫」•蘭職在行動26丨為蘭職戰「疫」注入強大輿論引導力
    圍繞「先鋒堡壘」「宣傳動員」「關注學生」「志願服務」「疫情防控」「心理疏導」「衛生環境」等主題再動員再發力再加強,深入挖掘學院防控一線的典型事跡和先進經驗,在校內外媒體發布,進一步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進一步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激發全院師生堅定信心、眾志成城防控疫情、戰勝疫情。講好蘭職師生防疫的故事,挖掘有角度、有溫度、有深度的疫情防控的最美故事。
  • 新田抗「疫」在農村|東山村:戰「疫」一線最美「父子兵」
    抗「疫」一線的鄭坤父子  「看著我父親這段時間沒日沒夜的做疫情防控,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不能幹坐著。」說話的是鄭坤的兒子鄭鈞瑋,是一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的大三學生。鄭鈞瑋每天天一亮便和父親一道走上抗「疫」一線,他主要工作就是做好村口執勤,村裡專門配備了體溫檢測儀,對進出村人口鄭鈞瑋都逐一進行體溫檢測,嚴格控制進村車輛。  疫情不滅,絕不收兵。
  • 戰「疫」急先鋒——溫州新聞網新聞部
    1月22日,新聞部發揮網絡媒體優勢,積極創新報導方式率先開闢《同心協力 戰勝病毒》專題,在市民還沒意識到疫情嚴重時,主動策劃推出《給健康過年,多上一道保險》等多個新媒體產品,引發刷屏和關注;《戰「疫」在身邊|疫情中,黨員說「我的農莊可以作隔離點」》《戰「疫」在身邊|出錢、出力、出智 甌海在外僑胞同心戰「疫」》《戰「疫」在身邊|疫情面前她又重拾診包,仰義退伍軍人「重操舊業」當起健康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