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早上我剛踏進教室,就有很多人爭相跟我匯報:「佘老師,我要告訴你一件大事情!」「有人把你的畫擦掉了!」「是一個胖子!」「是XX班的!」……十幾個聲音同時入耳,我辨別了一會兒,才聽清楚他們講的是什麼事情。抬眼一看,小天使被擦得只剩下半張臉,凌亂的墨跡可以顯示出她曾被粗魯摧殘過。
教室裡瀰漫著一種憤憤不平的氛圍,仿佛只要我一聲令下,大家就準備往某個班衝,去抓那罪魁禍首了。
我的大腦開始飛速運轉。我想如果是初入職的我,大概會發些真火,抱怨那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繼而陷入心血白費的懊惱中;如果是前兩年的我,大概會嚴肅處理這件事,找來罪魁禍首,讓他承認錯誤,並向我們班道歉,藉此教育所有孩子,不得損壞公物。但是現在的我,有了一個新主意:
我示意學生安靜下來,接著很平靜地說出了下面一段話:「看大家的樣子,好像都有些生氣,但佘老師一點都不生氣。當然,我會有一絲絲難過,因為我很用心地畫了這幅畫,想把這幅畫送給大家,現在被毀了,會覺得有一點點遺憾,很多同學應該都有過這種感受,自己珍愛的東西被人損毀了,總會有些難過或生氣,是吧?」
一些孩子大概有過類似經歷,感同身受地點了點頭。
我接著說:「但我不生氣。因為我想到我畫這幅畫的目的是送給大家,我相信這兩天,每個同學都看到這幅畫了,是不是?」
學生齊答:是。
「那我畫畫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所以我不生氣。我此刻不但不生氣,反而高興起來了,因為就在剛剛,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我把眉眼一抬,孩子們眼裡的怒氣不見了,轉為了好奇。
「老師等會兒就用白板專用的白板擦把這幅畫擦乾淨,然後每天讓一位同學來作畫,你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我們第二天早上再擦掉,換另一個同學接著畫,這樣我們的教室每天都有一幅新的畫,你們覺得這主意怎麼樣?」
「哇,太好了,我想畫!」孩子們紛紛舉起了手。
「那我們就從第一組第一位輪起吧。」
「好!」
「看來,有時候,東西被損壞了,不一定要生氣啊,我們可以動動腦筋想辦法讓壞事變成好事呀!」
「沒錯!」 學生喊道。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群情激奮的早晨,暴風雨還沒來得及下,彩虹就掛在了天空。
下課後,第一位幸運者邀上她的好朋友一起塗鴉,畫了一個大大的蘑菇屋,我用她們的名字命名了蘑菇屋,她們笑得合不攏嘴。平常班上最懵懂的一個小男孩也被她們吸引,站在旁邊給她們的畫編起了故事,最終成功加入了這個作畫群體。我仔細一看,這是間有電梯的蘑菇屋,前幾天給他們講的繪本《POLO歷險記》裡不就出現過一個有電梯的樹屋嘛。
很多創造,都是從模仿開始的。
呵,有故事的一二班,新添了一塊有故事的白板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