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銃意外走火,刑警副大隊長不幸殉職

2021-02-13 合同工

誰都沒想到,一次看似平常的現場勘查,會奪去刑警張佑鳴鮮活的生命。

據福建媒體報導,6月4日中午,福建三明市寧化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張佑鳴押解犯罪嫌疑人範某到本縣曹坊鎮提取非法持有的鳥銃時,涉案鳥銃意外走火,擊中了他的胸部,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因公犧牲,年僅36歲。

 

6月3日凌晨5時許,三明寧化縣淮土鎮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當地刑偵和淮土派出所民警立即對案發現場周邊進行仔細摸排,通過研判分析比對,於當日迅速鎖定並抓獲犯罪嫌疑人範某。經審訊,範某如實供述了其殺害鄧某的犯罪事實,且還非法持有一把自製鳥銃。

 

6月4日中午,寧化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張佑鳴押解犯罪嫌疑人範某到本縣曹坊鎮提取非法持有的鳥銃時,涉案鳥銃意外走火,擊中了他的胸部,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因公犧牲,年僅36歲。

據其同事介紹,張佑鳴由於身患頸椎病疼痛難耐,原本要在案發後第二天上醫院進行腰椎CT檢查,在接到淮土鎮的突發警情後,他又咬牙堅持,匆匆趕往現場,繼續帶隊開展現場辨認和物證提取等工作。

 

而此前,張佑鳴所在的刑偵大隊連續搗毀兩個詐騙窩點。由於人手不足,張佑鳴白天積極勘查取證,晚上又主動協助偵查民警參與案件審訊至深夜。至事發前一天,休息不足3小時。在去現場的途中,他還不停拿著藥劑擦拭著痛處,以緩解痛苦。

張佑鳴短暫一生的經歷:

2006年8月參加工作後,他歷任寧化縣公安局濟村派出所科員、翠江派出所警務隊副隊長、刑偵大隊技術中隊中隊長、刑偵大隊副大隊長。他先後4次榮獲個人嘉獎,2013年被縣公安局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無論如何優秀,活著比什麼都好……只想說,謹慎,謹慎,謹慎,小心駛得萬年船!

相關焦點

  • 刑警大隊長、緝毒大隊長、派出所所長,級別最高的是他!
    刑警大隊是縣區公安局下轄的重要部門,通常都是按照副科級設崗的。資格深一點的大隊長,甚至都可以安排正科級派出所所長,除縣城駐地鎮的派出所所長外,其餘都是股級崗位。緝毒大隊則是近幾年才在部分縣區公安局設置的大隊編制,並沒有普設。重要性也比不過刑警大隊。
  • 英雄|長治「2·2」綁架案中刑警隊長用血肉之軀為被綁少女撐起安全的天空!
    ▲負傷的屯留縣局刑警大隊大隊長翟樹斌醫護急救中「208國道常村口路段有一名少女被人綁架,綁匪索要十萬元贖金,請速出警」,2017年2月2日11時54分,一條指令下達至屯留縣公安局刑警大隊,警情就是命令,副縣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公安局長暴紅衛立即組織分管刑偵的宋建青副局長和當日值班領導程躍勇副局長及有關警種進行研判,並迅速向市公安局喬亞民副局長進行了匯報,市公安局也抽調技偵支隊、刑偵支隊民警對案件偵破進行了全程跟進,通過辦案民警近9個小時的研判、追蹤和市局技偵支隊、刑偵支隊及襄垣縣公安局、侯堡派出所的全力支持,最終確定了一輛黑色起亞轎車為嫌疑車輛。
  • 百佳刑警推選丨楊健哲:利劍出鞘,除惡務盡
    從視頻專家到掃黑除惡的一把尖刀再到刑偵掌舵人,14年刑警生涯,紹興市公安局越城區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楊健哲成為紹興全市刑偵界的一道標杆,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部級標兵。回到10多年前,視頻偵查還是個新生事物,僅僅是傳統刑偵的一個補充。但楊健哲大膽探索視頻偵查技戰法,接連破獲多起大案,讓視頻偵查從「跑龍套」逐漸走向「舞臺中央」,他也成為紹興公安歷史上第一位視頻偵查中隊隊長。
  • 這個交警大隊長火了!
    當地交警副大隊長高心勳,在接受本地電視臺採訪時說的一段話火了!交警大隊長:警方在此提醒廣大群眾,人民警察和警務協作人員在依法執行職務時受到法律保護,肆意辱罵、毆打執勤民警、輔警的,是對國家法律法規的公然挑釁!警方將依法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 冷水江:鳥銃也是槍,打獵也犯法!!有人被抓啦!相互轉告...
    近日,鐸山所民警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成功破獲兩起非法持有槍枝案,繳獲鳥銃2把,火藥彈珠2包,切實維護了社會治安穩定。        民警針對這個線索,將偵查範圍縮小,改在金竹山岔路口排查蹲守,功夫不負有心人, 2017年8月28日晚,蹲守民警在金竹山岔路口發現了與該嫌疑男子體貌特徵相吻合的慢慢遊計程車司機,通過順線追蹤偵查,最終在冷水江市金竹山鎮一坪侗煤礦附近該男子家中將其抓獲,並當場繳獲自製鳥銃一把、火藥彈珠一包。
  • 南康一人家因有兩把祖傳鳥銃被刑事追究,警惕
    2018年5月2日15時許,南康區公安局接匿名電話報警稱被告人鍾某某家中有鳥銃,接警後公安民警於當日16時在鍾某某家中一樓左側的雜貨間牆壁處繳獲了兩支鳥銃。經贛州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鑑定,被繳獲的兩隻鳥銃均是以火藥為動力發射彈丸的槍枝,都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枝管理法》所規定的槍枝類型。
  • 家中藏鳥銃真的犯法 灌陽鎮一男子挨坐牢了
    近日,灌陽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破獲一起非法持有槍枝案,抓獲犯罪嫌疑人一名,現場繳獲槍枝「鳥銃」一支。
  • 「鳥銃」未上交判三年 你對非法持槍知多少?
    據悉,被告人王某於2005年將其祖父遺留的一支「鳥銃」藏匿於家中,未依法上交;2015年又將其繼外公的一支獵槍帶回家藏匿,並持槍上山打獵。2016年該縣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後,立刻對其展開調查,在其家中發現鳥銃一把、獵槍一支及子彈火藥若干。經鑑定,該「鳥銃」、獵槍均是以火藥為動力發射金屬彈丸或其他物質,結構完整,能夠正常擊發,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枝管理法》所稱的槍枝定義。
  • 輔警黃中平不幸因公殉職.戰友,一路走好!
    在押解嫌疑人返回途中,途經民安大道月亮灣(地名)路口時,發現路邊挖掘機正在起火,黃中平下車處置警情,不慎被駛來的大巴車撞上,緊急送醫後因搶救無效因公殉職。       黃中平,巴馬縣那桃鄉人,1968年出生,因對公安工作的嚮往,自1990年開始便成為巴馬縣公安局那桃派出所的一名輔警。
  • 每周四,都是刑警大隊的特殊日子
    ▲車排子墾區公安局刑警大隊2020年12月業務大練兵課程表。缺什麼補什麼,缺什麼練什麼,缺什麼提升什麼。▲2020年12月3日,車排子墾區公安局刑警大隊大隊長袁紹鵬給全體參訓民警輔警作動員講話。這剛好契合了車排子墾區公安局刑警大隊大隊長袁紹鵬在當晚訓前動員講話中提及的內容和要求:帶著問題、帶著責任,學深學透,及時更新知識,提高業務能力。全警實戰大練兵,是一次活動,更是一次礪煉,最終指向的是實戰能力、履職能力的雙提升,維護穩定、守護安寧的雙滿意。但一次培訓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
  • 著名央視主持人因公殉職!年僅46歲
    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記者翟樹巖3月21日在赴四川眉山採訪「三農」報導途中遭遇車禍不幸犧牲,隨行兩名記者受傷。
  • 醫生被患者感染殉職,其父拒絕追授英雄並要求政府賠償
    如果因為醫院或某些人的瀆職導致醫生殉職,然後追授英雄,你感不感動?這個還真不好說,因為不管抗yi醫生殉職也好,消費隊員撲火殉職也好,總是有那麼多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其實很多人並不想成為英雄,只是不知不覺地就成為了英雄。17年前,醫生林重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負責診治有腸胃道感染與高燒不退的劉姓員工。
  • 臺灣醫生被患者感染殉職,其父拒絕追授英雄並要求政府賠償
    如果因為醫院或某些人的瀆職導致醫生殉職,然後追授英雄,你感不感動?這個還真不好說,因為不管抗yi醫生殉職也好,消費隊員撲火殉職也好,總是有那麼多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其實很多人並不想成為英雄,只是不知不覺地就成為了英雄。
  • 臺北醫生被患者感染殉職,其父拒絕追授英雄並要求政府賠償
    如果因為醫院或某些人的瀆職導致你或者你當醫生的親人殉職,然後追授英雄,你感不感動?相信沒有人願意。因為不管抗疫醫生殉職也好,消防隊員撲火殉職也好,總是有那麼多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其實很多人並不想自己或自己的親人成為英雄。17年前,醫生林重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負責診治有腸胃感染與高燒不退的劉姓員工。
  • 今晚8時15分,致敬百佳刑警!
    今年6月,公安部刑偵局、新聞宣傳局及人民公安報社共同組織開展第二屆「熱血鑄劍·丹心衛民」全國公安「百佳刑警」推選宣傳活動,活動開展以來,組織發動省市縣三級刑偵部門和刑警上下聯動、廣泛參與。各地公安機關通過基層推薦、網絡點讚、會議演講等多種形式,共推薦了213名優秀基層刑警代表。經集中評審,150人被提名為全國公安「百佳刑警」。9月,150名被提名人的事跡通過新華網進行專題展播。推選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新媒體、傳統媒體資源,生動報導刑警故事,通過各類新媒體平臺發布的稿件總閱讀量達4000餘萬次;在100餘種報紙上的300餘個版面刊發了被提名人事跡;被提名人的宣傳視頻在全網的瀏覽量過億次。
  • 武岡人注意:持鳥銃 也會被抓喲!
    圖為警方開展夜間巡邏 2017年1月20日,簡家隴派出所駐村輔警巡邏至簡家隴古塘坪村地段時,查獲一名持鳥銃的村民李某(男,44歲)。圖為警方抓獲的嫌疑人據李某交待,鳥銃為其去世的父親遺留。現犯罪嫌疑人李某己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辦理之中。
  • 【今日我當班】為刑警張啟中點讚
    一心為民的刑偵「急先鋒」在城西分局黨委的堅強帶領下,張啟中擔任大隊長期間,城西分局刑事打擊工作連續三年位列全市第一,嚴重暴力犯罪案件的發案率、打擊處理率、命案偵破率以及與群眾利益關係密切的侵財案件發案數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看似小數點發生了位移,而這背後則是刑偵民警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換來的。
  • 臺鐵調車員遭車廂夾死 產工控:人力不足釀殉職
    臺鐵產業工會今日(1/27)召開記者會,控訴林姓員工的殉職是「制度不全」釀成,當天的調車工作原本應由三人一組,卻只有兩人負責,且該員工未受相關訓練就被「趕鴨子上架」,要求臺鐵全面檢討,避免悲劇再次發生。臺鐵屏東潮州林姓調車員被車廂意外夾死,產業工會直指是「制度不全」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