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圖中所示,平行成束排列的管綁在一塊肯定是很結實,散亂分布的就容易被撕破。肌腱和韌帶的膠原纖維排布雖然累死,但是還是有差別的,一般認為,韌帶的膠原纖維會有很多不規則的纖維存在(成螺旋或是傾斜)。所有按照道理,肌腱的強度要大於韌帶。
修復是機體在部分細胞和組織喪失後,機體對所形成缺損進行修補恢復的過程,主要有兩者不同的形式:再生和纖維性修復。再生是由同種細胞來修復,而我們在這說的主要是後者。纖維性修復的過程主要是肉芽組織形成然後轉化成以膠原纖維為主的瘢痕組織(參見病理學第七版),而此時的瘢痕組織中膠原纖維排列不規則,導致修復後的組織抗拉力不強。韌帶和肌腱等的修復也是有結締組織組織當中成纖維細胞形成膠原纖維來修復。損傷後,我們採取的首要措施就是制動,制動有利於損傷組織的修復,但是在修復過程膠原纖維會以隨機的方式進行,這時候會有比較多的膠原纖維程螺旋或斜行排布,同時它們之間還會存在交聯,以及形成結節,同時水腫的存在會像膠水一樣,使膠原纖維處於「膠粘狀態」,這是損傷後運動受限的原因之一,也是直接降低了諸如損傷修復後韌帶、肌腱和關節囊等的強度。正常的這些組織在人為制動後出現強度下降,也主要是這樣的因素。韌帶損傷(不管是完全還是不完全,修補還是重建),運動和適當的應力是必須的,應力的作用會使膠原纖維改建,趨向於平行增多,減少交聯,但是這裡所說最佳的應力大小、方向和介入時間不太還控制,需要治療通過綜合分析和豐富的經驗。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在康復中肢體的無負重運動是被允許的,直到支具除去和完整的運動康復的開始。本期編輯:Alice
本文來源:新浪微博-借來的paradise
投稿請發送到郵箱:tougao@kangfuhu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