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過的真快。去年的12月18日,我在一天之內,以最平民的方式,花掉了一百美元,並且做了詳細的記錄。(見前文)
我的初衷就是看看一百美元對於美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來說,到底能買多少東西。
實驗的結果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一百美元還是很經花的。
我的文章發表後,世界各地的朋友紛紛跟進。北京、珠海和成都的校友,做了同樣的調查。(北京的實驗、珠海和成都的實驗)
這個一百美元的實驗,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社會學或者經濟學研究,但是還是從直觀的層面,讓人們了解了各國各地的消費水平。所以,那個時候我就決定,以後每年都做一次這個實驗。
冬去春來,夏去秋來,365天,一晃就過去了。
2019年12日18日,我帶上一百美元,又出發了。
既然是想做對比,就應該是嚴格意義上的「同質對比」。於是我的實驗必須重複去年的過程。
1、去同樣的商店;2、購買同樣的商品;3、購買的數量必須相同。第一項很容易達到。值得欣慰的是,一年之後,去年的那些店都還「活」著。
第二項也比較容易。有個別商品無法買到一模一樣的,我會購買同類產品,並且調整價格。
第三項有點難度。因為蔬菜水果的重量不太可能完全相同,為了保證對比的方便,我會把這些商品的重量調整成和去年一樣。這樣就可以在一個水平面上,對比兩年的物價變化。二、第一站,當然還是加油。我仍然去了同一家加油站。今天的油價是$2.359一加侖。去年的今天,是$2.199.
今天我的油箱還有小半箱油。只加了8個加侖。去年我加油是11.8加侖。
所以,我如果今天加和去年一樣多的汽油,就要花$27.84。
這一年,汽油的價格小漲之後一直比較穩定。去年$2.199的價格是再也見不到了,不過高於$2.5的時候也不多。去年我的文章裡提到新澤西是全美唯一一家不能自己加油的州。有不少人看了文章後提出俄勒岡也是不許自己加油。他們可能不知道,俄勒岡去年已經公布了新規定,從2018年1月1日開始,人口少於4萬人的縣,可以自己加油了。我特意查過資料。所以,全美國,只有我們新澤西的居民,無論颳風下雨,無論暴曬酷寒,都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車裡,由別人把油箱加滿。
從這個因素考慮,我們這裡的油價,在全美國都是低的。下一站,就是去了麥當勞。仍然是同一家,仍然點了同樣的東西:一大杯咖啡,三個蛋餅。
看帳單時才發現,Pancake竟然比去年便宜了三毛錢。
麥當勞現在又開始供應「麥油條」了。去年的這個時候,世界上還沒有「麥油條」這個東西呢。雖然今天吃油條不在我的計劃中,不過,我寫的有關「麥油條」的文章是我的第一篇十萬加(見前文)。所以,我對「麥油條」,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聖誕在即,TJ Maxx裡面的人不少,各種商品琳琅滿目。
去年,我在這裡的「清倉區」(Clearance)買了一件Michael Korr的毛衣。還買了一雙Timberland手套。
今年,我在這裡已經無法找到一模一樣的毛衣和手套。服裝的特點是有「時效性」。即使今年這裡有一樣的商品,它們的價格常常也與前一年不一樣了,因為它們的款式不再「流行」了。
我去了清倉區,挑了一件Philosophy的毛衣,打折後$15。摸上去手感很舒服,暖暖的。樣子麼,既然是清倉打折,也沒什麼可抱怨的了。
我又來到手套區,挑了一副手套。天氣寒冷,剛好可以用上。
毛衣和手套,兩個加起來比去年少了4美元。但是,由於它們和去年不是一個牌子,不好直接對比。所以我會把這裡的消費價格,調整到和去年相同。
從我個人以及周圍人的感覺來說,這一年的服裝價格沒有上漲,甚至可能微降。
下一個地方是隔壁的「farmers market",俗稱「農貿市場」。
我仍然買了和去年一樣的東西。
有機藍莓,去年是$0.50一盒,今年是0.99。
黃瓜,去年是0.89一根,今年是0.99,。
富士蘋果,去年是0.89一磅,今年也漲到0.99。
香蕉,去年是0.39一磅,今年是0.49。
超大個雞蛋,同樣的牌子,去年一打12個的價格是1.49,今年是$1.69。
一把香菜,去年是0.99,今年是$1.29。
一路走下來,我有點驚心,沒想到蔬菜水果的價格竟然都偷偷漲了起來。
終於看見沒漲價的東西了。土豆,和去年一樣,仍然是0.59一磅。
豆角,是唯一一個降價的蔬菜。去年一磅是$1.39。今年是0.99。
最後,我買了和去年一樣的東西。但是它們的重量會和去年有小差別。為了對比的科學性,我會按照去年的重量,把今年所花的錢重新計算。
下一個,是「一元店」。這裡的東西從日用品,到食品,都是一元一個,甚至是一元幾個。
貨架滿滿當當,真是個省錢的好去處。
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是$1,所以,對於我的實驗來說,是最輕鬆的。我都不用去找去年買了什麼,只要總數和去年一樣就好了。
最後,我買了兩盒狗狗用的垃圾袋,兩塊鋪在柜子裡的墊子,一個桌布,一大卷廚房用紙,一副老花鏡等,一共9樣東西。
又到了吃中飯的時間了。我還是來到那家義大利披薩店。
和去年一樣,我買了一片雞肉披薩。這裡的雞肉披薩有好幾種,忘了去年點的是哪種。今年這個的價格幾乎和價格和去年相同。
從披薩店出來,突然發現外面天昏地暗。原來,這是千載難逢的氣候現象:雪颮。手機在雪颮到來之前發了警報,據說這是紐約地區有史以來首次遭遇雪颮襲擊。
我走進最後一個商店,沃爾瑪。老規矩,仍然去找和去年一樣的商品。麵包的價格沒變。
礦泉水便宜了兩毛。去年是$1.18。
蘋果汁的價格也沒變。我還是買了$2.48那種純果汁。
這種大瓶洗碗精的價格也沒變。
噹噹當,漲價大王最後出場了。這種一加侖的牛奶,去年是$2.76,今年是$3.89!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從沃爾瑪出來,雪颮已經過去。去年的此時,我只花了$99。於是買了一張$1的DVD湊數。今年為了嚴格對比,$1的DVD還是要算上。
三、好了,到了對帳的時候了。我把去年和今年的價格放在一起,讓大家看個清楚。括號裡是一年中價格的變化。紅色代表價格上漲,綠色代表價格下降。價格不變的沒有標註。汽油、蔬菜和水果的重量,我都調整的和去年一樣。
1、給車加油,11.8加侖,大約相當於45升,$27.84(+$1.84)。
2、麥當勞早餐$4.15 (-$0.32)。
3、薄毛衣一件,$15 (-$9)。
4、 手套一付,$12.99 (+$5)。
5、一把香菜,$1.29 (+$0.30)。
6、2.3磅香蕉,$1.13 (+$0.23) (一磅約等於0.9斤)。
7、一盒特大雞蛋,$1.69 (+$0.20)。
8、1.19磅豆角,$1.18 (-$0.47)。
9、兩個土豆,1.47磅,0.87 ($0.00)。
10、四個富士蘋果,2.31磅,$2.29 (+$0.23)。
11、一根黃瓜,$0.99 (+0.10)。
12、兩盒藍莓,$1.99 (+$0.99)。
13、一張桌布,$1。
14、一包廚房捲紙$1。
15、一副手套,$1。
16、兩盒小垃圾袋,$2。
17、一個廚房毛巾,$1。
18、兩塊墊子,$2。
19、一付老花眼鏡,$1。
20、披薩午餐,$3. 73(+0.27)。
21、一瓶純蘋果汁,$2.48。
22、一袋全麥麵包,$2.68。
23、一大桶牛奶,$3.89 (+$1.13)。
24、一桶水,$0.98 (-$0.20)。
25、一大瓶洗碗精,$4.42。
26、一套DVD$1。
稅:0.75
總計:$100.34 (+$0.30)
將近30樣商品,10件商品的價格上升,4件商品的價格下降。有一半左右的商品與去年持平。
如果直接與去年的消費相比,物價上漲0.3%。
由於我今年花費在毛衣和手套上的費用比去年低了4美元,就像我前面說過的,服裝的消費很難做嚴格的橫向對比,所以,我把今年的毛衣和手套的價格調整成和去年一樣,加上4美元。
那麼,我今年的花費就是$104.34。和去年相比,物價上漲4.2%。
(我的感覺是服裝價格沒漲,甚至微降。所以,這4美元,到底是加,還是不加,我也無法確定。)
美國人的錢,大部分是付給住房、醫療、教育、保險上,日常消費只佔小頭。
所以,這一年儘管貿易戰轟轟烈烈,美國的政治、社會都動蕩不安,老百姓在吃吃喝喝方面的消費,可以說是相當平穩。
2019, 我的一百美元,還是一百美元。
作者文章
《一百美元的一次實驗 :2018》
《三位美國女高中生,揭開一段震驚世界的歷史》
《一位中年失業男,給世界留下9萬個最美小圖書館》
《一隻中國鴛鴦,迷倒整個紐約》
《兩場陌生人的葬禮》
《香港、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