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少年家國信」為武漢加油#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人們都讀出了孤寂,我卻讀出了享受孤寂中感受思考的快樂。
——題記
一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是回西安的日子,在計程車裡,一路掠過燈火輝煌。就是這樣輝煌的燈,卻襯著冷清的街道,讓人不怎麼習慣。看什麼都煩躁,看什麼都不順眼。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打開水龍頭,鼻腔裡感到總竄入一些消毒水的味道,在疫情的四面楚歌中長途旅行回來的人,眼裡看什麼都像那長滿觸手的綠色病毒。頓時覺得病毒是多麼可惡,這樣杯弓蛇影的生活更惹人厭。
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天氣:晴
明媚的陽光從22樓的窗外射進來,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在這裡不用像在他鄉起得那麼早。果然,東好,西好,家最好。太陽的紅光點燃了雲,燒出一道圓圓的天際線,將整個城市籠罩在豔麗的曙光之下,撫慰著一線戰疫的人們,鼓勵著擔驚受怕的家中人。
午後的陽光把窗玻璃曬熱了,脖頸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其實這種感覺挺舒服的。病毒趕走了樓下裝修的噪音,也讓燥熱的陽光變得溫和。門外沒有人,門裡卻少不了歡笑聲。
晚間,城市照常亮起了絢麗的燈火,但那不再是推杯換盞紅燈綠酒,而是共敘天倫萬家燈火。「回家吃飯」,這千難萬難之事今天竟然讓小小的病毒做成了。在我心中,家中餐桌上一盞暖暖的燈勝過了無數的燈火輝煌。
城市,安靜多了;自己,也安靜多了。這樣的安靜,總會讓人去想病毒的好與壞,從而聯繫到世事的正與誤。「宅女」,把自己活成了刨根問底的人。
想起那個舒爽的正午,突然聽到了這樣一段對話:
「誒?兒子你咋回來了?」伴隨的是老母親驚喜的聲音。「病毒太嚴重,領導讓回家辦公。」「好,真好……回家了!」樓上母子的寒暄被關門聲掩去,我似乎都能看見,年邁的老母親,正含著微笑,圍著她的寶貝兒子轉圈。
這場災難讓多少眺望遠方思念兒女的父母又重新得到兒女的關注,打開已經落了厚厚一層灰的話匣子,捅破了兒女與父母親那一層不透明的窗紙。
病毒讓我們痛苦,卻又讓我們相聚。
禍兮?福兮?
三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天氣 晴
兩天時間,我的心就像火山噴發又被大雨澆滅,我似乎思考了很久,一周,或一個月。就像煩躁燥熱又喝一杯冷水冷靜了下來。
世界之大,世事變化無常,好的壞的都應該接受,「既來之,則安之」。因為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不過每個人思考的方式不一樣罷了,聯想到的諸如此類的問題,什麼好與壞,對與錯,有情與無情,也就沒有什麼好糾結的了。
有時間在這裡糾結什麼東西的好與壞,擔心目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因為生活中出現的變化而煩躁,焦慮,從而浪費情緒,浪費時間,實在不值得。不如讓心平靜下來,認定心中所想的正確答案,接受所有的變化,去適應它,接納它。我選擇適應,接受所有,因為,頑固地糾結下去,只會讓我逐漸變成一個墨守成規閉門造車的「宅女」,失去了本應有的生活的快樂和向上的思想,世界裡只剩下AB兩個選項,因為難於抉擇而陷入苦苦的思考中。
果然,人一閒下來就會想很多,若是想明白了,也不錯。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古之人誠不餘欺!
作者系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區東區八年級八班 劉馨澤 指導老師:楊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