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我真開心!右腳掌著地的感覺原來如此奇妙!」9月4日9時43分,當小吉芬站穩左腳,第一次試著將她的右腳掌著地時,那雙漂亮的大眼睛裡點點淚光在閃動。但幾分鐘前,她看著醫生為她取掉右腳和右小腿上的外固定支架。雖然很疼,但她卻咬著牙,一滴淚沒掉。
▲小吉芬在醫生的指導下,嘗試右腳掌首次著地。三亞日報記者 康景林/攝
▲9月4日,在吉芬手術1個月後,市人民醫院骨顯微外科主任王建華查看吉芬病情,準備拆除她腳上的外固定支架。消毒,鬆開連接杆,旋轉,取下8根長短不一的鋼針,止血,包紮……當日9時35分,三亞市人民醫院骨顯微外科主任王建華和管床醫生吳毓強動作嫻熟地幫小吉芬拆除外固定支架。3分鐘後,這副伴隨小吉芬整整一個月的鋼架被全部取下。
▲9月4日9點32分,在吉芬手術1個月後,市人民醫院骨顯微外科主任王建華(左)和主治醫生吳毓強(右)拆除了吉芬腳上的外固定支架。
▲9月4日9點39分,在市人民醫院骨顯微外科主任王建華的指導下,吉芬開始活動雙腿,準備從病床上下地站立。
「來,先把兩條腿擱在床邊,像划船一樣擺動擺動,然後試著下地站一站,別怕,你很勇敢哦。」在醫生的鼓勵下,術後一直躺在病床上的小吉芬,從床上下來,先小心翼翼地站穩了左腳,然後慢慢地探出右腳,輕輕落在地上。在病房見證這一時刻的醫生、護士和小吉芬的爸爸吉昌洚都無一例外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9月4日9點40分,在市人民醫院骨顯微外科主任王建華和父親吉昌洚的攙扶下,手術後的吉芬第一次嘗試著用她的右腳掌著地。
穿鞋本來是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但對10歲女孩吉芬來說,卻曾是一個期盼已久卻難以實現的願望。1歲時,吉芬右腳被開水燙傷,形成嚴重的疤痕。由於家庭貧窮,沒能得到及時的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疤痕攣縮,牽制骨骼以及器官的發育,令小吉芬的右腳越長越畸形,無法正常行走。
在眾多愛心人士、醫療機構的幫助下,8月4日,王建華邀請他的老師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手足外科主任王增濤、郝麗文教授一起主刀,為小吉芬實施了長達12個小時的手術治療。
▲主治醫生吳毓強為吉芬拆除外固定支架的右腳進行包紮,他表示,過兩天傷口癒合即可拆紗布。
「目前來看,小吉芬的身體狀況與術前的預計基本吻合。手術將牽制小吉芬右腳9年的疤痕皮瓣成功分離,她的右腳已可以舒展開來,呈平放狀態。」王建華很嚴謹地說,由於孩子右腳的肌腱、軟組織修復需要一個過程,腿部力量也需要得到鍛鍊,預計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後,小吉芬才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走路。
當天上午,吉昌洚將一面寫著「心繫民眾 精湛醫術 圓吉芬奔跑夢」的錦旗,送到王建華手中,表達他和全家人對市人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熱情服務、精心診治的感謝和讚揚。
來源:三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曉華 翁葉俊 攝影報導
見習編輯:李丹丹
審核:賈遠平 康景林
每天給你呈現一個新鮮的三亞
三亞日報官方微信號:syrbgfwx
商務合作請聯繫QQ:62443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