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掌痛按什麼穴位 腳掌痛如何預防保健

2021-02-12 石家莊九州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

  腳掌痛按什麼穴位 腳掌痛如何預防保健

  1、腳掌痛按什麼穴位

  腳掌疼痛可以按湧泉穴,阿是穴,太衝穴這三個穴位進行緩解和治療。

  2、腳掌痛的穴位按摩方法

  湧泉穴按摩:在床上取坐位,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後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湧泉穴處,作前後反覆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的拍打湧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

  阿是穴按摩: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衝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衝穴1分鐘。通過手指對穴位的快速而有節奏的輕輕點動,使局部皮毛產生一種微紅微熱變化,以達到解除因局部肌肉痙攣而發生的疼痛。

  太衝穴按摩: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蹠骨連接部位中。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衝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衝穴1分鐘。

  3、腳掌按摩的好處

  腳底板按,是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法,適合老年人及體弱多病的。按摩,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供應更多的養料,使新陳代謝旺盛,力量增強,行動矯健有力。

  人的腳掌上有很多穴位與內臟相連,晚上睡前洗洗腳,按摩這些穴位,有利於身體健康,有時候簡單的洗腳,比吃補藥更有益。人腳掌上穴位多我國古代醫學認為,人的雙腳上分布著六大經脈,連著肝、脾、胃、腎等內臟,足底有66個穴位,貫穿全身血脈和經脈,調節五臟六腑的功能。因此,適當刺激足部,可保持全身血液順暢,並能促進新陳代謝。

  腳掌痛如何預防保健

  1、雙腿直立,腳尖併攏,雙手扶椅背。徐徐提身用腳尖站立,保持1分鐘;然後下放,身體重量先由腳掌外側承受再過渡到全腳掌。

  2、坐姿,用腳趾夾住某一物品(如手帕)。然後用力將該物體向兩腳中間撥動,直至兩腳相觸。

  3、雙膝微屈,兩腳掌前部夾住放在地上的一書本。然後徐徐抬高身體,用腳尖站立,再徐徐復原。

  4、用腳趾從地板上夾起小球。

  5、用腳掌外側著地走動。

  6、坐姿,兩腳掌緊緊相觸。

  7、盡力分開腳趾。

  8、 席地而坐,不要盤膝,以腳掌外側著地。以上動作反覆做,次數因人而異。

相關焦點

  • 腳底十大保健穴位,您一定要知道!
    我們的腳部是穴位密集的地方,腳的穴位達到33個,經常按摩刺激腳底穴位可以養生保健,想要按摩刺激腳底穴位,首先要知道腳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腳底十大保健穴位
  • 五指對五臟,按揉手指穴位能養生保健
    通過按揉養生療法,可起到防病祛病、養生保健的功效。手指的指尖各有經穴,分別對應不同的內臟,因此通過日常按揉手指穴位,能夠起到防病祛病、養生保健的功效。老中醫表示:經絡活血,不同手指痛提示臟腑健康。拇指疼痛:拇指中的少商經穴,與肺息息相關。如肺有疾患壓這個部位時,會疼得跳起來。
  • 右腳掌著地的感覺,妙!
    9月4日9時43分,當小吉芬站穩左腳,第一次試著將她的右腳掌著地時,那雙漂亮的大眼睛裡點點淚光在閃動。但幾分鐘前,她看著醫生為她取掉右腳和右小腿上的外固定支架。雖然很疼,但她卻咬著牙,一滴淚沒掉。▲小吉芬在醫生的指導下,嘗試右腳掌首次著地。三亞日報記者 康景林/攝
  • 經常摸耳朵能預防4種疾病
    經常摸耳朵能預防4種疾病  預防感冒  用拇指、食指相對壓迫耳廓上的耳屏,重點按壓外鼻、內鼻、咽喉等對應穴位,要求一壓一松,用力適中均勻,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雙耳交替進行,4~7天為一療程。
  • 8個穴位,從腳開始養生
    ,每個穴位都有不同的保健功效,下面給大家介紹腳上穴位的按摩保健法。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大敦穴:清醒頭腦
  • 【十大艾灸保健穴位】足三裡穴位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足三裡穴位描述〖延年益壽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一橫指處。
  • 手部穴位圖(手心穴位圖)及按摩保健療法
    根據中醫經絡學,人體最重要的12條經絡中,與手相關的有6條,此外,手部還有99個穴位(區)。醫學專家提示,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能起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的作用。勞功穴:位於手掌心橫紋中,仰掌握拳時中指尖所指處。
  • 承靈穴:頭痛 眩暈 目痛
    點上面「人體穴位貼」關注穴位查詢、穴位推拿按摩教程、艾灸養生
  • 缺盆穴: 氣喘、咽喉腫痛、缺盆中痛
    點上面「人體穴位貼」關注穴位查詢、穴位推拿按摩教程、艾灸養生
  • 這個簡單的甩手功,竟有這麼多保健作用!如何練習
    這個簡單的甩手功,竟有這麼多保健作用!如何練習?▲ 甩手功圖示。甩手時雙手保持自然狀態,每次甩到第五下時配合下蹲一次。(下文有動圖指導)這套功法源於《易筋經》,甩手功適用面特別廣,對高血壓、肝病、心臟病、神經衰弱、氣管炎、關節炎等多種慢性疾病都有顯著的作用。
  • 秋季落枕,脖子痛的動不了怎麼辦?
    那麼落枕了脖子痛的動不了怎麼辦?預防「落枕」有兩個簡單的辦法一是要選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頭,何謂符合生理要求?仰臥時,枕頭能保持頸曲的弧度,枕頭邊緣應保持弧形,不能呈斜坡形;枕頭高度要符合個人的肩寬,仰臥時枕高約一拳,側臥時枕高應為一拳加二指。其次要注意正確的睡眠姿勢,正確的睡姿是以仰臥為主,左、右側臥為輔。
  • 3歲男孩腳掌整體離斷……
    據悉,男孩右腳掌整體離斷,傷勢較重。商場物業工作人員表示:自動扶梯有維保單位,在年檢時間節點按要求進行年檢的。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相關善後工作尚在進行中。孩子乘扶梯時,一定要有成人陪同,並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身體前方,並面向電梯運行方向,一旦孩子做出危險舉動,第一時間制止。
  • 【家庭保健】落枕的穴位保健方法
    落枕的穴位保健方法絕骨,別名懸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處。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主治病症: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 【家庭保健】胃疼的穴位保健方法
    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主治病症:.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洩瀉,便秘,痢疾,咳嗽氣喘,心悸氣短,乳癰,.失眠,癲狂,頭暈,虛勞贏瘦,水腫,膝痛,下肢痿痺,腳氣。
  • 玉枕穴:頭項痛、目痛、鼻塞
    玉枕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有緩解治療頭痛,目眩,目痛,鼻塞,癲癇等作用;玉枕穴的位置:當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玉枕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穴位配伍】玉枕穴配大杼穴、合谷穴,具有疏風解表清熱的作用,主要治療頭痛、鼻塞、惡風等;玉枕穴配陽白穴,具有清熱明目的作用,主要治療目痛;玉枕穴配大椎穴治頭項痛
  • 39個易堵穴位 :孔竅問題它最會
    「痛則不通」每條經絡有2~3個容易淤堵的穴位,按壓時有明顯痛感,是健康的隱患「通則不痛」對該處進行按揉、艾灸、刮痧等,逐步減輕痛感,疏通氣血,防病保健▐ 識名孔,指孔洞,穴位可以比作一個個孔洞,凹陷於人體皮膚;最,意思是極致
  • 穴位CP之一:內關與外關
    人體是左右對稱的,所以,12經脈上的穴位都成對出現。此外,人體還有手足對稱、上下對稱、前後對稱等情況。
  • 穴位養生|您別小瞧了手指穴位!
    經絡與穴位是我國中醫的傳統文化之一,許多具有道醫情結和武術情結的人對它都有極深的印象和好感。
  • 中醫養生:常按一個穴位能消水腫
    一個快速準確找到該穴位的簡易方法是:以肚臍為基準,水平環繞腰部一周,與肚臍對應的後腰中點處即為命門(如圖)。對命門穴進行點按,以每分鐘不超過60 次的頻率,按摩10分鐘左右,每日1~2 次,10~15 日為一個療程。點按時要使溫熱感滲透到穴位深層,乃至小腹。  頭面、眼瞼浮腫,配合掐合谷、點外關(腕橫紋直向上兩橫指處的手臂外側),各三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