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枕穴:頭項痛、目痛、鼻塞

2021-02-22 醫然是我

玉枕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有緩解治療頭痛,目眩,目痛,鼻塞,癲癇等作用;玉枕穴的位置:當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玉枕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水溼之氣,性涼冷。

【運行規律】既散熱又冷降,所散之熱循膀胱上行,冷降之氣循膀胱經下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濁。

【主治病症】緩解治療頭痛,目眩,目痛,鼻塞,癲癇等。

【作用功效】玉枕穴,清熱明目、通經活絡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於解決脫髮,治療頭痛、目眩、視神經炎、青光眼。

【穴位配伍】

玉枕穴配大杼穴、合谷穴,具有疏風解表清熱的作用,主要治療頭痛、鼻塞、惡風等;

玉枕穴配陽白穴,具有清熱明目的作用,主要治療目痛;

玉枕穴配大椎穴治頭項痛

【治法原則】寒則先瀉後補,熱則瀉之。

【按摩方法】兩手掌心捂住兩耳孔,兩手五指對稱橫按在兩側後枕部,兩手食指按壓,然後叩擊玉枕穴,可以聽到類似擊鼓的聲音,一般擊24或36下就可以了。經常按摩玉枕穴可以固腎補腎元,同時還能醒腦,防治頭痛疾病。

【按摩療法】用大拇指按揉玉枕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夠治療頭項痛。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日一次,可緩解治療鼻塞、近視等。

【刺灸療法】平刺0.3~0.5寸。

點『閱讀原文』搜索:疾病 穴位 資料

點『再看』發表評論和網友交談

相關焦點

  • 玉枕穴:頭痛就刮它
    玉枕穴位於人體的後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名詞解析】    「玉枕穴」,「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氣也。「枕」,頭與枕接觸之部位,言穴所在的位置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化為涼溼水氣。本穴物質為絡卻穴傳來的寒溼水氣與天柱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至本穴後匯合而成天部的涼溼水氣,其性表現出肺金的秋涼特徵,故名「玉枕穴」。    【功效主治】    清熱明目、通經活絡,緩解治療頭痛,目眩,目痛,鼻塞,癲癇等。
  • 迎香穴:治療鼻炎,鼻塞,感冒~
    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主治疾病:迎香穴的主治疾病為:鼻炎、鼻塞、鼻竇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當您上齒牙痛時,指壓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指壓療法快速止牙痛。
  • 巨髎穴:冷降胃濁
    【穴名解說】 巨髎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手足陽明、陽蹻之會。足陽明胃經與陽蹺脈交會穴,蹺脈足陽明之會。   1、巨髎穴。巨,大也,形容穴內氣血場覆蓋的區域巨大。髎,孔隙。該穴名意指胃經天部濁氣化雨冷降歸於地部。
  • 迎香穴:治療鼻炎的第一要穴
    迎香穴的位置: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在鼻翼兩旁,有一個凹陷點,按壓的時候有一些酸脹的感覺。按壓的時間一般一到兩分鐘,按摩之後鼻塞的症狀會有所緩解。
  • 陽白穴:保護眼睛的穴位
    陽白穴取穴方法
  • 立春後流感來襲,鼻塞穴位來打通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讓自己感冒感的不要那麼「狼狽」,今天教大家如何用穴位去通一通我們的鼻塞。二、迎香穴>將食指指尖置於迎香穴,做旋轉揉搓。吸氣時向外、向上揉搓,呼氣時向裡、向下揉搓,連做8次,多可64次,如傷風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盡可多做。三、鼻通穴、迎香穴
  • 攢竹穴:清熱明目,祛風通絡!
    攢竹穴出自《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攢,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攢竹名意指膀胱經溼冷水氣由此吸熱上行。此穴為呃逆特效穴,同時由於「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常用於面部疾病、眼部疾病,如面癱、面肌痙攣、眉稜骨痛、眼瞼下垂、眶上神經痛、眶上裂症候群等。
  • 臑會穴:降濁除溼
    臑會是手少陽三焦經、陽維脈的交會穴。臑即上臂,會即交會,此穴在上臂經脈之交會之處,故名臑會。別名:Nào huì(臑窌穴,臑交穴)。【腧穴釋義】臑會。臑,動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內物質為天部的陽氣。會,會合也。該穴名意指手少陽、手陽明的天部陽氣同會於本穴。
  • 【孕期保健】孕媽媽感冒鼻塞怎麼破?
    孕婦感冒鼻塞怎麼辦?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調理:        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大量飲水,飲食清淡為主,為免疫系統備足充分的體力支持。        孕婦一旦患有感冒伴有鼻塞流鼻涕嚴重,需要藥物治療時,一定要在產科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以防對胎兒造成傷害。
  • 太白穴:人體的補中益氣丸,最強健脾穴!
    該穴是脾經要穴,善於升脾陽清氣,令人有晨起頭目清爽感,以物示意,故名太白。此穴是人體健脾要穴,能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如先天脾虛、肝旺脾虛、心脾兩虛、脾肺氣虛、病後脾虛等,並有雙向調節作用,如揉此穴腹瀉可止,便秘可通。
  • 冬季養生_感冒鼻塞吃什麼藥好
    養生之道網導讀:感冒鼻塞吃什麼藥好?感冒鼻塞是冬季的常見現象,那麼感冒鼻塞吃什麼藥好?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孕婦感冒鼻塞怎麼辦?教你幾個小妙招.
    說起感冒,最讓人心煩的一件事就是鼻塞,尤其是一些慢性鼻炎患者,在感冒的時候就更加倒難受。那麼感冒時應該如何治療鼻塞呢?
  • 感冒鼻塞流涕,迅速緩解症狀的一套「組合拳」(附視頻)
    最近又有網友發來了反饋,及時使用張寶旬老師的妙招,多次把孩子的感冒攔截住了,一覺安睡到天亮:網友:女兒發燒後鼻塞,晚上睡不好,半夜握她的手用指尖按右圖位置,不到一百下就通了一側,又換手按了有一百多下,另一側也通了。安睡到天亮。身體經絡相連玄妙的很。
  • 每日一穴:支溝穴的位置、穴位療法、功效及主治病症
    在前臂背側,當陽池穴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與橈骨之間,與間使穴相對處取穴。
  • 上迎香:屬經外奇穴.主治頭痛、鼻塞、鼻中癔肉、暴發火眼、迎風流淚、鼻炎、鼻旁竇炎等.
    上迎香穴:「迎」,是歡迎或迎接的意思;「香」,指香味。這裡指的是各種各樣的氣味,因位於手陽明大腸經迎香穴的上方,所以取名為「上迎香」。仰靠坐位。當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處鼻唇溝上端處。上迎香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提上唇鼻翼肌。分布有眶下神經,滑車下神經的分支,面神經的頰支和內眥動、靜脈。上迎香穴主治鼻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部瘡癤,鼻竇炎,鼻塞、鼻中癔肉,過敏性鼻炎,暴發火眼,迎風流淚、感冒頭痛等。上迎香穴主治鼻淵、鼻部瘡癤。上迎香穴主治頭痛、鼻塞、鼻中癔肉、暴發火眼、迎風流淚、鼻炎、鼻旁竇炎等。
  • 攢竹穴:制止呃逆,立竿見影
    攢竹穴的位置:攢竹穴在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即是。    「攢竹穴」。「攢」,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攢竹名意指:膀胱經溼冷水氣由此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睛明穴上傳而來的水溼之氣,因其性寒而為吸熱上行,與睛明穴內提供的水溼之氣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溼之氣量小,如同綑紮聚集的竹杆小頭一般(小頭為上部、為去部,大頭為下部、為來部),故名「攢竹穴」。小竹名意與攢竹近同。
  • 俠白穴:消除恐懼,緩解心跳加速的有效穴!
    《黃帝內經》記載:「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兩手下垂,穴俠胸肺兩旁,故名俠白。」俠白穴屬肺經,可對肺經氣血分清降濁,所以它又有著「水被挾擠下降,體內濁物變清白」的意思。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或肘橫紋上5寸處。
  • 天泉穴:心痛、支氣管炎、咳逆、上臂內側痛
    穴位位置:天泉穴在臂內側,當腋前紋頭下2寸,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取穴方法:伸臂仰掌取穴,天泉穴位於上臂前面,平腋前紋頭下2寸,當肱二頭肌長、短二頭之間;或於曲澤穴上7寸取穴。一說在「腋下3寸。」循環系統疾病:心絞痛,心動過速,心內膜炎;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肋間神經痛,膈肌痙攣;其它:支氣管炎,上臂內側痛,視力減退等。
  • 民間妙招:鼻塞馬上通,抽筋馬上停?!
    點擊下面圖片閱讀↓↓↓今天分享幾個民間常用的調病小妙招,希望能幫助到您~預防感冒或是通鼻塞的妙方(不會取穴?關注「經絡技巧」公眾號,點擊穴位查詢或在公眾號內輸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右邊不通吹右邊的手,左邊不通吹左邊的手,請用最小的熱風,小心不要燒傷自己,可以慢慢吹。
  • 視頻:風池透穴演示
    風池透穴的針刺演示  針刺風池穴對於針灸初學者來說是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