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竹穴:清熱明目,祛風通絡!

2021-02-22 美容師之家

攢竹穴出自《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攢,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攢竹名意指膀胱經溼冷水氣由此吸熱上行。

此穴為呃逆特效穴,同時由於「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常用於面部疾病、眼部疾病,如面癱、面肌痙攣、眉稜骨痛、眼瞼下垂、眶上神經痛、眶上裂症候群等。

取穴位置

位於人體的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即是。

功效主治

攢竹穴有祛風明目,清熱明目,祛風通絡的作用。主治頭、目等疾患,如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眼瞼動、目翳、頰痛、鼽衄、項強不可回顧、癲癇、屍厥、狂證、小兒驚風等。現代又多用攢竹穴治療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經麻痺、神經性頭痛等。

操作方法

按摩療法:正坐,舉起雙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內,以中指或食指指腹輕輕地點揉攢竹穴。

點揉時指腹緊貼皮膚,不能與皮膚表面形成摩擦,點揉該穴時力度要輕柔並滲透,一般雙側攢竹穴同時點揉。

刮痧療法:輕閉雙眼,取刮痧板呈45°角從眉頭刮至眉尾,1~3分鐘。每天一次,可改善頭痛、眼疾。

攢竹穴禁灸。

穴位配伍

攢竹配風池、合谷,有祛風清熱鎮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流淚。

攢竹配列缺、頰車,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面癱,面肌痙攣。

攢竹配肝俞、腎俞、風池、角孫、太陽、光明,治視神經萎縮、視網膜出血。

攢竹配上星、合谷,治前頭痛。

相關焦點

  • 攢竹穴:制止呃逆,立竿見影
    攢竹穴的位置:攢竹穴在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即是。    「攢竹穴」。「攢」,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攢竹名意指:膀胱經溼冷水氣由此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睛明穴上傳而來的水溼之氣,因其性寒而為吸熱上行,與睛明穴內提供的水溼之氣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溼之氣量小,如同綑紮聚集的竹杆小頭一般(小頭為上部、為去部,大頭為下部、為來部),故名「攢竹穴」。小竹名意與攢竹近同。
  • 宣賓:隨手一掐就治病——祛風通絡清熱解毒的八邪八風穴
    隨手一掐就治病——祛風通絡清熱解毒的八邪八風宣賓掐手指縫腳趾縫的招太神奇了
  • 四白穴:護眼、美白的特效穴位!
    四白:祛風明目,散發脾熱。四,數詞,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圍空間。白,可見的顏色、肺之色也。該穴名意指胃經經水在本穴快速氣化成為天部之氣。按揉四白,護眼又美白中醫認為,四白穴為護眼之要穴,具有舒緩眼部疲勞、保護視力之功效。眼保健操中,也有「揉四白穴」一節。指壓該穴,能提高眼睛機能,對於近視、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療效。
  • 髖骨穴:祛風溼、清熱的功效
    髖骨穴是經外奇穴,有祛風溼、清熱的功效,緩解治療膝關節痛、中風偏癱、腳氣等作用。髖骨穴的位置:梁丘穴兩旁各1.5寸,詳見本文圖解髖骨穴的準確位置圖和穴位療法。【髖骨穴的準確位置圖】    按摩髖骨穴具有祛風溼、清熱的功效。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按摩髖骨穴的手法:將大拇指指尖按揉髖骨穴100~200次,長期堅持按摩,可以防治中風偏癱等。
  • 八風穴:治療牙痛,胃痛,月經不調
    〖標準定位〗位於足背側,第一~五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側四穴,左右共八個穴位。〖取穴〗患者正坐位或仰臥位,於足五趾各趾間縫紋頭盡處取穴。〖功用〗祛風通絡,清熱解毒。〖主治疾病〗1、牙痛,胃痛,足跗腫痛。2、月經不調等。〖刺灸法〗向上斜刺 0.5-0.8寸,或用三稜針點出血,可用暖億家本草精華原液1號+2號,一塗一抹一捂,十秒止酸痛,一分鐘祛寒除溼,舒經活絡,活血化淤;配合暖億家遠紅外線照射器照射此穴,20-30分鐘,祛寒除溼,舒經活絡,活血化淤!。
  • 專家發現:農村的一種野草,被稱「解毒草」,可清熱解毒祛風通絡,治療牙痛
    除了這個名字以外,很多人還給它叫做三塊瓦,這名字雖然有點意思,但是完全是根據它的形態而得來的,它們喜歡生長在山坡上比較潮溼,雜草重生的地方,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可以祛風通絡,活血行氣。
  • 外丘穴:通絡止痛,傳遞風氣.
    該穴名意指隨膽經風氣上揚的脾土塵埃由此飄揚於膽經之外。本穴物質為光明穴傳來的陽熱風氣,至本穴後,陽熱風氣勢弱緩行並吸熱冷降,隨陽熱風氣上揚的脾土塵埃則飄散於膽經之外,故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緣,平陽交穴。
  • 養生:清熱明目《杞菊排骨湯》
    將清熱明目的菊花與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枸杞一起用來煲排骨湯飲用,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飲用過的菊花曬乾後還可充作枕芯,使人清涼降火,明目醒腦。溫馨提示:1.排骨最好斬成小塊,煲湯比較容易出味兒;2.排骨提前焯燙,可以去掉血水和浮沫,湯水更加清澈;3.菊花和枸杞易爛,不要提早放入。
  • 肝俞穴:疏肝利膽,理氣明目
    了點  擊  上  方  藍  字  關  注  我  們肝俞為經穴名。
  • 玉枕穴:頭痛就刮它
    玉枕穴位於人體的後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名詞解析】    「玉枕穴」,「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氣也。本穴物質為絡卻穴傳來的寒溼水氣與天柱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至本穴後匯合而成天部的涼溼水氣,其性表現出肺金的秋涼特徵,故名「玉枕穴」。    【功效主治】    清熱明目、通經活絡,緩解治療頭痛,目眩,目痛,鼻塞,癲癇等。
  • 照海穴:滋陰清熱,治療咽疾要穴!
    照海穴是八脈要穴之一,通陰蹺脈,有滋腎清熱,通調三焦之功。
  • 玉枕穴:頭項痛、目痛、鼻塞
    玉枕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有緩解治療頭痛
  • 提個醒:見到這種野菜要摘回家,清熱解毒、祛風除溼
    這種野菜可以清熱解毒、祛風除溼,你知道麼?
  • 巨髎穴:冷降胃濁
    【穴名解說】 巨髎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手足陽明、陽蹻之會。足陽明胃經與陽蹺脈交會穴,蹺脈足陽明之會。   1、巨髎穴。巨,大也,形容穴內氣血場覆蓋的區域巨大。髎,孔隙。該穴名意指胃經天部濁氣化雨冷降歸於地部。
  • 膝眼穴:活血通絡,疏利關節
    經絡通、病無蹤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民間絕技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臺內膝眼穴是經外奇穴,有活血通絡【內膝眼穴位的作用功效】 按摩內膝眼穴具有活血通絡、疏利關節的功效【功能主治】膝關節酸痛,鶴膝風,腿痛及其周圍軟組織炎 【穴位配伍】膝眼穴配委中穴、壓痛點穴,治膝部軟組織損傷。
  • 睛明穴:眼睛輸送氣血的第一要穴
    睛明穴取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