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竹穴出自《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攢,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攢竹名意指膀胱經溼冷水氣由此吸熱上行。
此穴為呃逆特效穴,同時由於「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常用於面部疾病、眼部疾病,如面癱、面肌痙攣、眉稜骨痛、眼瞼下垂、眶上神經痛、眶上裂症候群等。
取穴位置
位於人體的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即是。
功效主治
攢竹穴有祛風明目,清熱明目,祛風通絡的作用。主治頭、目等疾患,如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眼瞼動、目翳、頰痛、鼽衄、項強不可回顧、癲癇、屍厥、狂證、小兒驚風等。現代又多用攢竹穴治療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經麻痺、神經性頭痛等。
操作方法
按摩療法:正坐,舉起雙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內,以中指或食指指腹輕輕地點揉攢竹穴。
點揉時指腹緊貼皮膚,不能與皮膚表面形成摩擦,點揉該穴時力度要輕柔並滲透,一般雙側攢竹穴同時點揉。
刮痧療法:輕閉雙眼,取刮痧板呈45°角從眉頭刮至眉尾,1~3分鐘。每天一次,可改善頭痛、眼疾。
攢竹穴禁灸。
穴位配伍
攢竹配風池、合谷,有祛風清熱鎮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流淚。
攢竹配列缺、頰車,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面癱,面肌痙攣。
攢竹配肝俞、腎俞、風池、角孫、太陽、光明,治視神經萎縮、視網膜出血。
攢竹配上星、合谷,治前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