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竹穴取穴方法
攢竹穴的位置:攢竹穴在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即是。
「攢竹穴」。「攢」,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攢竹名意指:膀胱經溼冷水氣由此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睛明穴上傳而來的水溼之氣,因其性寒而為吸熱上行,與睛明穴內提供的水溼之氣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溼之氣量小,如同綑紮聚集的竹杆小頭一般(小頭為上部、為去部,大頭為下部、為來部),故名「攢竹穴」。小竹名意與攢竹近同。
掐按攢竹,止嗝立竿見影
當飲食過飽,或者感受寒涼之氣,或者受到辛辣食物的刺激時,常常會出現打嗝不止的現象。
打嗝在中醫中又稱為呃逆,是指喉中「呃呃連聲」,連續不止的現象。
有什麼可靠的、立竿見影的方法來制止打嗝嗎?掐按攢竹穴,該穴在眉頭凹陷中,內眼角上方,當打嗝不止,難以忍受時,只要用力掐按這個穴位,打嗝多能迅速停止,非常神奇。
按摩攢竹,治療眼部疾病
攢竹穴居眉毛內側端,具有清熱明目之功,是治療目疾的要穴,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近視、目視不明等。對於肝腎虧損所致目疾,本穴亦可配伍運用。本穴歸足太陽膀胱經,太陽主表,具有祛風解表、通絡止痛之功,故可用以治療頭痛、眉稜骨痛等。
現代醫學新用法
現代醫學常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如頭痛、眶上神經痛、面神經麻痺、面肌痙攣;其他,如腰背肌扭傷、膈肌痙攣。
操作方法
正坐,舉起雙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內,以中指或食指指腹輕輕地點揉攢竹穴。點揉時指腹緊貼皮膚,不能與皮膚表面形成摩擦,點揉該穴時力度要輕柔並滲透。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鐘,一般雙側攢竹穴同時點揉。
⊙版權聲明:部分內容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