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穴:壯陽益氣【點睛之穴】

2021-02-12 靈樞芊聞

神道穴:壯陽益氣

定位方法:取穴時採用俯伏坐位,神道穴位於後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處。

主治病症:神道穴的主治病症為:暈眩、頸部酸楚、肩部酸楚、心悸、呼吸困難、情緒不安、紅臉症等。

〖取穴方法〗人體神道穴位於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五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五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主治疾病〗心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風不語,癲癇,腰脊強,肩背痛,咳嗽,氣喘。

〖人體穴位配伍〗

配關元穴治身熱頭痛;

配神門穴治健忘驚悸;

配百會穴、三陰交穴治失眠健忘、小兒驚風、癇症;

配心俞穴、厥陰俞穴、內關穴、通裡穴、曲澤穴治胸痺。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別名〗神通穴,衝道穴,髒俞穴。

〖穴義〗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

〖名解〗

(1)神道。神,天之氣也。道,通道也。神道名意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本穴物質為靈臺穴傳來的陽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此氣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並循督脈的固有通道而行,故名。神通、衝道名意與神道同,通為通道,衝為衝行。

(2)髒俞穴。髒,內部臟腑也。俞,輸也。髒俞名意指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輸督脈。本穴位處脊背上部,與體內的心臟相鄰,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傳體表督脈,故名髒俞。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吸熱後循督脈上傳身柱穴。

〖功能作用〗壯陽益氣。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相關焦點

  • 神道穴:壯陽益氣
    「神道,在第五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1、神道。神,天之氣也。道,通道也。神道名意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本穴物質為靈臺穴傳來的陽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此氣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並循督脈的固有通道而行,故名。神通、衝道名意與神道同,通為通道,衝為衝行。2、髒俞穴。髒,內部臟腑也。俞,輸也。髒俞名意指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輸督脈。
  • 四白穴:散發脾熱【點睛之穴】
    定位方法:取穴時通常採用正坐或仰靠、仰臥姿勢,四白穴位於面部,雙眼平視時,瞳孔正中央下約二釐米處(或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四白穴的主治病症為:指壓該穴道,能提高眼睛機能,對於近視、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療效。
  • 太淵穴:補肺益氣、止咳化痰、心痛心悸
    太淵穴在人體的經絡中屬於肺經,它是肺經的原穴。按壓、刺激這個穴位能夠幫我們疏通肺經,當我們的身體遭受外界不好氣體環境時候,就會在肺經經過之處形成堵塞,而太淵穴能夠很好地疏通堵塞,還能增強肺功能,這對我們的健康是極為有利的。
  • 靈臺穴:益氣補陽
    靈,神靈也,此指穴內物質為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臺,停住之所也。該穴名意指督脈氣血在此化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本穴物質為至陽穴傳來的陽氣,至本穴後,因吸熱而化為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陽氣在穴內為停住之狀,故名。靈陽名意與靈臺同。2、肺底。肺,肺臟也。底,底部也。肺底名意指本穴的天部陽熱之氣相對於肺臟來說是處於底部。
  • 每日一穴:溫溜-驅寒之要穴
    投稿郵箱:gubingzjz@163.com    我們說到了偏歷穴,它是治療下肢水腫的要穴,很多白領,尤其是女性,一到下午就會感覺腿腫,此時按摩偏歷穴有助於消除水腫。今天我們繼續沿著大腸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說說其第7個穴位--溫溜穴。
  • 太白穴:保護脾臟,祛除脾虛
    太白穴的位置: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骨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氣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經的水溼雲氣在此吸熱蒸升,化為肺金之氣。本穴物質為大都穴傳來的天部水溼雲氣,至本穴後受長夏熱燥氣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層次化為金性之氣,故名「太白穴」。大白名意與太白穴同,大,通太。    按揉太白穴,遠離脾虛煩惱    人體的脾出現問題時,多表現為大便稀溏或便秘、腸鳴、腹脹、胃痛等。
  • 隱白穴:治療婦科病的一大良穴!
    隱白穴是足太陰脾經的首穴,隱是隱藏、隱秘的意思,白是指肺之色、氣。
  • 命門穴:立命之門戶——養生第一穴!
    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門,出入的門戶也。從字面上看,命是指生命,門是指出入的通道,合起來的意思就是生命的通道。命門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溫高壓陰性水液由此外輸督脈。本穴因其位處腰背的正中部位,內連脊骨,在人體重力場中為位置低下之處,脊骨內的高溫高壓陰性水液由此外輸體表督脈,本穴外輸的陰性水液有維繫督脈氣血流行不息的作用,為人體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門。
  • 太白穴:人體的補中益氣丸,最強健脾穴!
    「太白」為古代星宿之名,傳說此星有平定戰亂、利國安邦之能。「太」,同大,為廣大、寬闊之意;「白」,意晨曉東方泛白,太白星即為啟明星。該穴是脾經要穴,善於升脾陽清氣,令人有晨起頭目清爽感,以物示意,故名太白。
  • 迎香穴:治療鼻炎的第一要穴
    迎香穴取穴方法
  • 頰車穴:面部美容之奇效穴位
    頰車穴取穴方法
  • 睛明穴:眼睛輸送氣血的第一要穴
    睛明穴取穴方法
  • 每日一穴:關元穴的位置、穴位療法、功效及主治病症
    其位於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關元穴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溫灸:用艾條、艾灸貼溫和灸,每天溫灸3-5分鐘,有強腎壯陽,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建議長期堅持使用,效果顯著。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結聚此穴並經此穴輸轉至皮部。它為先天之氣海,是養生吐納吸氣凝神的地方。
  • 養生必養腎 第8節:補腎回陽、修復先天之本的要穴(2)
    補腎回陽、修復先天之本的要穴(2)
  • 快穴治病之:膽結石穴——中瀆
    因此,當膽囊發現有問題時,注意做好日常保健,避免出現急慢性炎症,是中醫既病防變的養生之道,經常按摩或敲打中瀆穴就是其中一種保健外治法。潘靖波禪城中心醫院國醫館坐堂專家主治中醫師中醫內科副主任國醫館坐堂專家潘靖波主治中醫師指出,中瀆穴位於大腿外側正中線上,取立正位時雙手垂直中指尖到達處為風市,風市下2寸即為中瀆穴。
  • 溫溜穴:驅寒要穴!常年手腳冰涼的人必看~
    溫溜穴:
  • 通裡穴:中風失語的靈丹妙藥
    通裡穴的位置:通裡穴位於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    「通裡」。「通」,通道也。「裡」,內部也。該穴名意指心經的地部經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靈道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於地之地部,經水即從本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中風失語的靈丹妙藥    近年來,隨著中風發病率的增高,各種中風後遺症困擾著患者和醫生,有些患者遺留中風失語症,患者吐字不清,家人朋友聽了半天還不能理解他的意思,造成交流困難。
  • 肝氣鬱結者的福音:膽經合穴,灸一穴可養生排氣
    xue)別名:筋會穴,陽陵穴取穴方法:位於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本穴物質為膝陽關穴飛落下傳的經水及膽經膝下部經脈上行而至的陽熱之氣,二氣交會後,隨膽經上揚的脾土塵埃吸溼後沉降於地,膽經上部經脈落下的經水亦滲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於穴周,脾土中的水溼則大量氣化,本穴如同脾土塵埃的堆積之場和脾氣的生發之地,故名。陽陵名意與陽陵泉同。(2)筋會。筋,肝膽所主之風也。會,交會也。筋會名意指膽經的天部風氣在此匯合。
  • 巨髎穴:冷降胃濁
    【穴名解說】 巨髎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手足陽明、陽蹻之會。足陽明胃經與陽蹺脈交會穴,蹺脈足陽明之會。   1、巨髎穴。巨,大也,形容穴內氣血場覆蓋的區域巨大。髎,孔隙。該穴名意指胃經天部濁氣化雨冷降歸於地部。
  • 每日一穴:心俞穴
    談到心俞穴,相信我們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當然,心俞穴是位於我們人體背部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因為我們人體背部的穴位比較多,所以許多的朋友們對於心俞穴的具體的位置不是非常的清楚,所以我們就需要了解心俞穴的具體的位置,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詳細的看看心俞穴的位置和按揉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