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裡穴:中風失語的靈丹妙藥

2021-02-22 穴位祛百病

    通裡穴取穴方法

    通裡穴的位置:通裡穴位於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

    「通裡」。「通」,通道也。「裡」,內部也。該穴名意指心經的地部經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靈道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於地之地部,經水即從本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中風失語的靈丹妙藥

    近年來,隨著中風發病率的增高,各種中風後遺症困擾著患者和醫生,有些患者遺留中風失語症,患者吐字不清,家人朋友聽了半天還不能理解他的意思,造成交流困難。

    對於中風失語症,心經絡穴——通裡穴不容忽視。該穴為手少陰心經之絡穴,從該穴發出絡脈「系舌本」,故對於舌強不語、暴喑有特效。

    在臨床上,通裡穴是用於治療中風失語的常用穴,但是一定要堅持不懈地點揉此穴才能有較好的效果。

    按揉通裡穴,調理虛實兩端

    「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該穴發出的絡脈實,則胸口及其下方脹滿;虛,則言語不清。此虛實兩端均可取本穴治療。

    刺激通裡穴,治療上肢疼痛

    該穴位於腕部稍上方,其下方有神經從腋窩下經少海穴走來,故刺激該穴不僅可以治療腕部疼痛,對於臂部內側的疼痛也有一定療效。現代研究發現,針刺通裡穴,可使部分癲癇大發作的患者腦電圖趨於規則化。

    操作方法

    端坐仰掌,手微屈,用另一手拇指指尖掐按通裡穴,按之酸痛明顯,注意勿掐破皮膚。每次掐按2~3分鐘,左右手交替,早晚各一次。


⊙版權聲明:部分內容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焦點

  • 神道穴:壯陽益氣【點睛之穴】
    神道穴:壯陽益氣定位方法:取穴時採用俯伏坐位,神道穴位於後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處。主治病症:神道穴的主治病症為:暈眩、頸部酸楚、肩部酸楚、心悸、呼吸困難、情緒不安、紅臉症等。〖取穴方法〗人體神道穴位於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五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五胸神經後支內側支。〖主治疾病〗心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風不語,癲癇,腰脊強,肩背痛,咳嗽,氣喘。
  • 神道穴:壯陽益氣
    【神道穴的功能特性】穴義:此穴在足太陽經兩心俞之中,正在心之後,心為主宰之官,神明出焉,故曰神道。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運行規律:吸熱後循督脈上傳身柱穴。功能作用:壯陽益氣。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 醫學英語視頻:失語症 讓你啞口無言
    很難想像當我們不能把想法變成語言時會是怎麼,但是如果大腦中脆弱的語言網絡,被中風,疾病,或者外傷所損壞了,你會發現自己真的啞口無言This disorder, called aphasia, can impair all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
  • 二次中風前兆:這3個異常出現,可能是中風再次到來
    那二次中風前兆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二次中風前兆有哪些?手腳麻木無力:說到二次中風前兆有哪些這個問題,其實二次中風的前兆也非常多,患者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更多的關注,尤其是對於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手腳麻木或軟弱無力,手中拿的物品有時忽然落地的情況需要警惕,因為這可能是再次中風的前兆表現。
  • 小中風症狀:這是中風前的最後一次警告,抓住了還有機會得救!
    什麼是小中風?很多疾病發生之前都會有一些前兆症狀,而中風在發生之前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中風預兆症狀,醫學稱之為暫時性缺血中風,又叫小中風。小中風通常是血塊堵塞血管發生的,它的發作速度很快。但由於小中風的症狀比較輕微,沒有大中風嚴重,所以當小中風出現時容易被患者忽略而耽誤治療時機,直到中風出現的時候才後知後覺。小中風常見表現,及時治療小中風雖然症狀比較輕,但危害一點也不能小視,高危人群最好能儘快識別症狀,儘快採取治療措施。
  • 熱門閱讀:《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天星十一穴歌訣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 天星十一穴歌訣天星十一穴歌訣三裡內庭穴,曲池合谷徹。將針治病患,有如湯沃雪。非人莫傳與,休把天機洩。三裡三裡在膝下,三寸兩筋間,能除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積聚,腫滿膝脛酸,勞傷形瘦損,氣蠱病諸般。人過三旬後,針灸眼能寬。取穴當舉足,得法不為難。
  • 十宣穴:身上的「急救專家」
    十宣穴屬經外奇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急救穴,中醫認為十宣穴具有清熱開竅、宣散風熱之邪的功效,對於中風昏迷、中暑休克、急性胃腸炎、高血壓、腦卒中、手指麻木都具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取穴位置十宣穴位於人體手指的十指尖端,距指甲角游離端0.1寸處,左右各5個穴位。
  • 失語症:為什麼Hodor只會說Hodor?
    萊博珍塔涅過世之後,屍檢發現他的大腦中有一個區域出現損傷,這個區域就是現在我們所知的「布若卡氏區(Broca's area)」,該區域和語音生成有關(不過, 語音生成和大腦中的其他區域也有關係)。後來,布若卡很快又接觸到了另一個病人。病人名叫勒隆(Lelong),他在中風之後只能說5個單詞。勒隆過世之後,布若卡發現,他大腦中和萊博珍塔涅相同的部分也出現了損傷。
  • 【肩髃】肩膀的保健醫生 附肩髃穴的準確位置圖
    肩髃 肩膀的保健醫生 [jiān yú]主治 肩胛關節炎 中風 偏癱 高血壓肩髃穴是
  • 內關穴,心臟保健第一穴
    內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人體的養生大穴,善治內臟疾病,尤其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如心律紊亂、心律不齊、風溼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炎、高血壓等,還可溝通其他各脈,維持體內陰陽、臟腑、氣血的平衡,緩解胃痛、嘔吐、呃逆、頭暈、失眠
  • 丘墟穴: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下肢痿痺
    丘墟穴屬足少陽膽經。位於足背,外踝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距跟關節間凹陷處。1、緩解治療胸脅滿痛,頸項強、偏頭痛、腋下腫,膽囊炎、中風偏癱、下肢痿痺、瘧疾、以及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腳氣、足跟痛等配肝俞穴、膽俞穴、期門穴、陽陵泉穴、日月穴、腕骨穴緩解治療黃疸、膽道疾患;運動系統疾病:外踝腫痛,足內翻,足下垂,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腓腸肌痙攣。精神神經系統疾病:中風偏癱,頸項強痛,目赤腫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
  • 秋季每天喝一碗,血管少堵塞,活血防中風!醫生也在用~
    卒中,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中風,已經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加大,又進入了中風的高發時期。我們該如何護好血管,預防這個可怕的疾病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原副院長鍾孟良院長,為我們分享了兩個他常用的防中風保健方:活血飲和通絡糊,用到的保健藥材就是我們都熟悉的三七和葛根,做法非常簡單。中風的發生常和血管的堵塞相關,活血是中醫預防中風必不可少的方法。
  • 【養生小百科】: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
    中風是中老年人最害怕的疾病之一,中風會導致失語、偏癱,嚴重的會危及到生命,想要防治中風,首先要了解其先兆症狀,
  • 全國名老中醫:中風發生前,90%的患者都會出現這些症狀!
    提起中風,不少人會想到突然昏厥、不省人事、頭疼,或突然出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等症狀。馬雲枝教授表示,不是所有中風患者的臨床表現都那麼典型,很多患者會出現一些不典型症狀,這些症狀容易被本人甚至醫生忽視,漏診、誤診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腦出血量增多,病情加重。47歲的老王在城裡當老師,今年三夏大忙時節回家務農。
  • 墨菊有約:伏兔穴的作用
    經穴定位伏兔穴在大腿外側,髂潛上棘與髕骨外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6寸處(按骨度分寸法大腿股骨大轉子—膝中為19寸)。簡便取穴法:正坐屈膝成90度,醫者以手腕掌第一橫紋抵患者膝髕上緣中點,手指併攏壓在大腿上,當中指到達處是穴。《針灸甲乙經》:「在膝上六寸,起肉間。」《神應經》:「在陰市上三寸,循起肉。」
  • 每天喝一碗,血管少堵塞,活血防中風!院長也在用
    輕度中風可導致偏癱姿勢和緩慢而奇怪的行為;嚴重中風可導致肢體癱瘓、失語症甚至精神障礙。血管堵塞是中風的最大原因。那麼,我們如何保護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進而預防這種可怕的疾病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原副院長鍾孟良院長,在《養生堂》中分享了兩個他常用的防中風保健方:活血飲和通絡糊,用到的保健藥材就是我們都熟悉的三七和葛根,做法非常簡單。活血能疏通血液,減少血管堵塞,預防血栓,是中醫上預防中風必不可少的方法。三七可以是血管通暢,是預防中風的良藥。
  • 少澤穴:急性扁桃體腫大特效穴
    少,小的意思。澤,潤澤的意思。【取穴位置】少澤穴位於手背,在小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 ,取穴時掌面向下,以另手輕握手指指尖,彎曲大拇指,指尖所到達的小指指甲外側下緣處即是。【少澤穴的功效與作用】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小指行上肢後側,出肩解,交肩上,循頸項,入耳中,到目下及頭面部,故少澤穴為治療頭面五官病及肩臂疾患的常用穴。乳汁的生成和諸多臟腑相關,其中小腸的分清泌濁功能為重要環節,故取手太陽小腸經之少澤穴可主治乳癰、乳汁少。
  • 膝關節痛:鶴頂穴、犢鼻穴、內膝眼、外膝眼
    【取穴位置】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功能主治】功能:通利關節,祛風除溼,活絡止痛。主治:膝痛、腿痛、鶴膝風、膝關節酸痛、腿足無力、下肢痿軟、癱瘓;腳氣;各種膝關節病,腦血管病後遺症。該穴名意指流過的胃經經水帶走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本穴物質為梁丘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為從梁丘穴的高位流落本穴的低位,經水的運行如瀑布跌落,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被經水承運而行,如被牽之牛順從而行,故名。【取穴位置】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 天籟20:15獨家直播蔡健雅《失語者》北京首唱會
    華語流行樂壇全方位女音樂人,臺灣金曲獎三屆「歌后」蔡健雅再出擊帶來全新專輯《失語者》。🔼 11月20日騰訊視頻Live Music獨家直播蔡健雅《失語者》北京首唱會蔡健雅全新專輯《失語者》首輪宣傳選擇在了北京,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她在11月20日於五棵松舉辦的新專輯首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