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髃 肩膀的保健醫生
[jiān yú]
主治 肩胛關節炎 中風 偏癱 高血壓
肩髃穴是「五十肩」的特效穴。長年累月在辦公室裡久坐,或者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會遇到肩膀酸痛,頸項僵硬的問題。到了五十歲左右時,再受到了風寒,那麼在舉手、抬頭的時候,就會出現運動障礙,這就是俗稱的「五十肩」。經常按揉肩髃穴,對於肩膀的酸、疼、僵、硬等各種病變有緩解的作用。
命名
髃,骨間凹陷的意思,因為此處穴位位於肩端關節的凹陷處,所以稱肩髃穴。
袪病療疾
肩周炎、中風、偏癱、高血壓、多汗症、手臂無力。
部位
屬於手大腸經脈上的穴道。屈肘抬臂平肩,在肩端關節之間有兩個凹陷,其中前方的小凹陷就是穴位所在的地方。
【3秒鐘精確取穴 1分鐘學會按摩】
自我按摩
中指和食指併攏,以指腹垂直按壓穴位,兩肩按摩方法相同,每日早晚,左右各按揉1~3分鐘。
治療功用:舒經活絡,散風去熱。
【配伍治病 輕鬆療疾】
中風│配伍穴位:水溝穴、百會穴、風池穴、十宣穴
疾病概述:中風是以突然暈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斜、語言不利,或僅以口歪、半身不遂為臨床主症的疾病。因發病急驟,症見多端,病情變化迅速,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相似,故名中風、猝中。本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常留有後遺症。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高,發病年齡也趨向年輕化。
按摩順序與技法:中風時可立即使勁按壓水溝穴,直到患者恢復意識;接著可以做一些輔助按摩:推拿頭頂的百會穴1分鐘,再用拇指揉按風池穴1分鐘,接著用食指和拇指依次拿捏患者的十宣穴,最後可以按摩肩髃穴1分鐘即可。
【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肩周炎│配伍穴位:合谷穴、經渠穴、內關穴、後溪穴、中渚穴
高血壓│配伍穴位:人迎穴、大椎穴、太衝穴、肩髃穴
本文整理於《經絡穴位按摩速查全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注「穴位大全」回復穴位名即可查看本穴名的定位與功效
★如回復「太白穴」這三個字,即可查看關於太白穴的定位與功效
如果覺得這些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