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髃】肩膀的保健醫生 附肩髃穴的準確位置圖

2021-02-22 穴位大全


肩髃 肩膀的保健醫生

[jiān yú]

主治 肩胛關節炎 中風 偏癱 高血壓

肩髃穴是「五十肩」的特效穴。長年累月在辦公室裡久坐,或者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會遇到肩膀酸痛,頸項僵硬的問題。到了五十歲左右時,再受到了風寒,那麼在舉手、抬頭的時候,就會出現運動障礙,這就是俗稱的「五十肩」。經常按揉肩髃穴,對於肩膀的酸、疼、僵、硬等各種病變有緩解的作用。

命名

髃,骨間凹陷的意思,因為此處穴位位於肩端關節的凹陷處,所以稱肩髃穴。

袪病療疾

肩周炎、中風、偏癱、高血壓、多汗症、手臂無力。

部位

屬於手大腸經脈上的穴道。屈肘抬臂平肩,在肩端關節之間有兩個凹陷,其中前方的小凹陷就是穴位所在的地方。

【3秒鐘精確取穴 1分鐘學會按摩】

自我按摩

中指和食指併攏,以指腹垂直按壓穴位,兩肩按摩方法相同,每日早晚,左右各按揉1~3分鐘。

治療功用:舒經活絡,散風去熱。

【配伍治病 輕鬆療疾】

中風│配伍穴位:水溝穴、百會穴、風池穴、十宣穴

疾病概述:中風是以突然暈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斜、語言不利,或僅以口歪、半身不遂為臨床主症的疾病。因發病急驟,症見多端,病情變化迅速,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相似,故名中風、猝中。本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常留有後遺症。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高,發病年齡也趨向年輕化。

按摩順序與技法:中風時可立即使勁按壓水溝穴,直到患者恢復意識;接著可以做一些輔助按摩:推拿頭頂的百會穴1分鐘,再用拇指揉按風池穴1分鐘,接著用食指和拇指依次拿捏患者的十宣穴,最後可以按摩肩髃穴1分鐘即可。

【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肩周炎│配伍穴位:合谷穴、經渠穴、內關穴、後溪穴、中渚穴

高血壓│配伍穴位:人迎穴、大椎穴、太衝穴、肩髃穴

本文整理於《經絡穴位按摩速查全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注「穴位大全」回復穴位名即可查看本穴名的定位與功效

★如回復「太白穴」這三個字,即可查看關於太白穴的定位與功效

如果覺得這些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朋友受益!

相關焦點

  • 肩髃穴:肩部的保健醫生!
    肩髃(yú)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靈樞·經別》,《說文解字》說:「髃,肩前也」猶「隅」,指肩部骨頭的邊緣。
  • 肩髃穴:肩部保健必選的穴位
    肩髃穴取穴方法
  • 肩髃穴——肩部保健不可缺
    刺即洩肩臂熱氣。《明堂》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不及針。以平手取其穴,灸七壯,增至二七壯。《天星秘決歌》:「手臂攣痺取肩髃」。       人到50歲左右,由於全身激素的改變,以及機體自我調整能力的退化,加之如果是辦公室一族,長期伏案,或者夜晚睡覺時肩膀露在外面感受風寒,時常會出現肩膀周圍的疼痛,以至難以抬肩,就要警惕了,這可能是患上了肩周炎。
  • 附分穴:頸項強痛、肘臂麻木
    穴位位置:附分穴位於脊柱區,第二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俯伏或俯臥取穴。
  • 臑會穴:降濁除溼
    臑會是手少陽三焦經、陽維脈的交會穴。臑即上臂,會即交會,此穴在上臂經脈之交會之處,故名臑會。別名:Nào huì(臑窌穴,臑交穴)。【腧穴釋義】臑會。臑,動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內物質為天部的陽氣。會,會合也。該穴名意指手少陽、手陽明的天部陽氣同會於本穴。
  • 天府穴:過敏性鼻炎的良藥!按一按還能止鼻血!
    天府穴:
  • 秉風穴:散風活絡,止咳化痰
    【腧穴釋義】秉風。秉,執掌之意。風,穴內氣血物質為運動著的風氣。該穴名意指小腸經的氣化之氣在此形成風氣。本穴物質為天宗穴傳來的天部之氣,上行至此後,因吸熱脹散而化為風氣,風氣循小腸經而運行,如被執掌指使一般,故名。手陽明太陽穴足少陽之會。本穴物質為受熱脹散的水溼之氣,因其氣血強盛,且在同一個天部層次傳行,同合於陽明經多氣多血的溼熱之性及表現出足少陽膽經的風木之性,故為手陽明太陽穴足少陽之會。
  • 禾髎穴:能夠處理關節無力等問題
    處理此穴的方法:用養心貼貼兩禾髎穴;如果用藥材的話,那麼,取一小塊傳統麥芽做的麥芽糖貼兩禾髎穴。>三間穴     合谷穴    陽溪穴    偏歷穴     溫溜穴     下廉穴    上廉穴    曲池穴     肘髎穴     手三裡穴
  • 天宗穴:肩頸疼痛、乳腺增生的剋星
    天宗穴是手太陽小腸經常用的腧穴之一,位於肩胛區,肩胛岡中點與肩胛骨下角連線上
  • 必殺:一穴定牙痛
    下牙痛:在健側合谷穴大拇指揉按100下,需有酸脹感。(左下牙痛揉按右手,反之亦然孕婦禁用)牙齦腫痛:揉按偏歷,一般可見條索狀物,揉散即愈。(孕婦亦可用)全牙酸痛吸氣加重:用翳風,按壓一百下即愈。穴位查找方式下載一個經絡穴位圖解(灸大夫圖標的,裡面每一個穴位都有視頻指導) 下面給同行及中醫愛好者看的:選穴原因稍提下:臨床針灸對火牙效果更好,常以下關、頰車、合谷,三要穴針刺。
  • 每日一穴 | 上廉穴:肩臂痛穴
    二、上廉穴為治療肩周炎的要穴   肩周炎俗稱五十肩。這顯然和人體的年齡增長,以及氣血衰老程度有關。即,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氣血逐漸衰敗,到了50歲這個光景,正邪之氣相爭,正氣開始下降,邪氣逐漸佔了上風,肩周炎就此發生了。
  • T槓肩推:3種變化式!
    在之前的文章《對肩膀更友善的T槓肩推》中我們介紹了,由於種種原因:不良的胸椎活動度、不佳的腰椎骨盆髖關節控制(虛弱的核心)、過度的後凸姿勢(駝背
  • 巧用這三組穴位治療肩頸酸痛
    經常按摩風池穴:有助於頭部、肩頸的血液循環,對於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頭痛,眩暈,失眠等都有益處。風門穴:在後背頸椎第二椎下兩旁,旁開1.5寸,左右督有一穴。風門穴的主治疾病為:感冒、頸椎痛、肩膀酸痛等。強力按壓此穴位,能促進組織的通達,有緩解肌肉疲勞的功效。
  • 高腳杯深蹲:肩膀的位置
    高腳杯深蹲的好處:1.有助於糾正深蹲姿勢和發力技巧,非常適合新手的動作。它更容易讓你的軀幹保持直立,可以減少背部的張力。2.重量在你的下巴的出現自然會教你保持適當的脊柱定位。如果你不能保持中立的脊椎,你會失去平衡,它是那樣簡單。高腳杯深蹲有一個即時的反饋特點,所以你很快就能學會什麼是「正確」的感覺。3.同時、高腳杯深蹲能夠糾正你深蹲時上半身會過度前傾的問題。
  • 啞鈴肩推修正:一個小技巧讓你更安全,更流暢!
    啞鈴肩上推舉能夠很好的鍛鍊我們的整個三角肌以及斜方肌手臂肱三頭肌,發展我們垂直推力量,同時如果你是站著做的還會對我們的核心穩定提出挑戰。
  • 【十大艾灸保健穴位】足三裡穴位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十大養生保健穴之一】共2穴(按身體對稱軸對稱,左右各1穴)。足三裡穴位準確位置圖足三裡穴位的作用    ①胃痛、嘔吐、噎膈、腹脹、腹瀉、痢疾、便秘等胃腸病證:②下肢痿痺:③心悸、失眠、癲狂等心腦病證:④乳癰、腸癰等外科疾患:⑤虛勞諸證,為強壯保健要穴。
  • 【中醫保健】肩頸疼痛,您了解多少?
    2、氣滯血瘀、氣血不和致經絡不通因氣血不足,不能濡養筋骨,致局部經絡穴虛,若再感染風寒邪氣使氣血不和,經脈閉塞不通,不通則痛。現代醫學和中醫在肩頸痛的認知上有很大的不同——現代醫學認為,肩頸問題是骨頭問題;中醫認為:氣不足則血不暢;萬病之源源於血,百病之由由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