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鈴肩推修正:一個小技巧讓你更安全,更流暢!

2021-02-12 肌肉網

啞鈴肩上推舉能夠很好的鍛鍊我們的整個三角肌以及斜方肌手臂肱三頭肌,發展我們垂直推力量,同時如果你是站著做的還會對我們的核心穩定提出挑戰。

不過啞鈴肩推雖好,但是動作要求卻極高,想要把它做好需要掌握很多技巧和細節,稍有出錯就會出現問題!你是否肩推過程中有時候感覺肩膀卡卡的,有些不流暢...甚至有時候肩膀還會痛,有些發炎的症狀?可能你犯了一個大部分人練一部分教練都不知道的錯誤。

肩推常見錯誤:

多數人在進行肩推時過分水平外展了他們的肩膀。

如下圖,很多人進行肩推時,把肩膀向後打開幾乎和軀幹成同一平面(冠狀面)甚至超過這個平面(頸後推舉)(這是正面照,如果轉成側面看大臂軀幹成同一平面冠狀面))這樣做可能會導致你的肩關節活動受限,無法流暢的進行手臂高舉過頭的動作,有肩關節夾擠的現象。

為什麼呢?

啞鈴推舉過程中肩關節是做了一個外展的動作(側舉)了解解剖學的人應該知道,肩關節外展的運動其實並非沿冠狀面,而在其前30-45度,稱為肩胛面,這是肩關節運動最佳角度。

肩胛面:

肩胛骨在靜止的位置時,通常角度是落在30~45度,從冠狀面(Frontal)往矢狀面(Sagittal)來計算。比起在額狀面或是矢狀面,肱骨在肩胛骨平面進行動作所受到的限制是較少的,或者說在這個平面進行手抬高的動作(例如:肩推)是較為理想及安全的。

而在過度的肩關節水平外展(肩胛骨往後縮,斜方肌是處在等長的收縮)的姿勢會限制肩胛骨的向上旋轉,從而導致肩關節活動受限,無法更流暢的進行過頭上舉的動作,有肩夾擠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頸後推舉不受待見的原因之一。

更安全流暢有效的方法:

比較建議的方式是,把大臂水平向內收起一些(30度左右)然後保持小臂垂直地面,在肩胛骨平面上進行過頂推舉的動作!

-END-

長按圖中二維碼識別

相關焦點

  • 技術貼:啞鈴划船如何找到背闊肌感覺?
    單手啞鈴划船 (One Arm Dumbbell Row),主要訓練背闊肌(做肩伸Shoulder extension)及二頭肌肘曲。  起動前應做好肩胛骨後引(Scapula Retraction),順勢就訓練目標做肩水平外展或肩伸將手肘提起,整個動作前臂應儘量垂直,並避免二頭肌過度用力。
  • 肩膀鍛鍊:不用去健身房,一個啞鈴在家練肩就能練出厚實的肩膀
    要測試啞鈴組合是否適合你,可以拿起組合中最輕的一個試試。舉起放下10次。如果你已經筋疲力盡並認為自己不能舉多餘10次,那麼這個組合對你來說太重了。  相似的,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鍛鍊,並認為這些重量對你來說毫無挑戰性,則買更重的啞鈴。當地的體育用品店的店主應該能幫助你選擇合適的重量。
  • 小夥被200磅的啞鈴砸中丁丁,瞬間「蛋碎」......
    被啞鈴擊中的一瞬間,他急忙扔掉手裡的鐵,痛苦的捂住自己的襠部。剛開始,只見這位小哥認真的做著T槓划船動作標準,行雲流暢▼還有更倒黴的做T槓划船的時候也不要隨意站在別人身後一個不慎,你可能會被無聲爆蛋▼儘管健身出現的事故概率很小但每個人都不應該掉以輕心健身也一定能讓你變得更健康
  • 做好這3種動作,讓你的整個胸肌更飽滿
    除了傳統的槓鈴臥推,還有啞鈴臥推、史密斯臥推、固定器械臥推等等。練完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一個問題:胸肌的確變厚了,但是兩側胸肌並不能連接到一起,無法看到中縫。那麼到底該如何練出胸肌中縫呢?1.重點需要訓練平板啞鈴臥推和上斜啞鈴臥推,中胸和上胸內側變厚了,中縫就會更明顯。②多做繩索夾胸
  • 健身達人:270磅的肌肉巨獸,臂圍55釐米,啞鈴推肩80公斤輕鬆做組
    他是一位職業的健美選手,打造肌肉,突破自己就是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每天都付出200%的努力,就為了能在舞臺上拿到最好的成績,做最閃耀的那個星,如今體重超過了270磅,身上沒有一絲多餘贅肉,肌肉發力的狀態下,不僅圍度爆表,每一塊肌肉都清晰可見,整個身材看上去,更像是電影裡面的超級英雄
  • T槓肩推:3種變化式!
    在之前的文章《對肩膀更友善的T槓肩推》中我們介紹了,由於種種原因:不良的胸椎活動度、不佳的腰椎骨盆髖關節控制(虛弱的核心)、過度的後凸姿勢(駝背
  • 反向飛鳥技巧:外旋肩膀!
    通常我們會使用啞鈴,彈力帶,拉力器和固定器械作為阻力來進行反向飛鳥!反向飛鳥的動作主要用來鍛鍊我們的肩水平外展肌群:上背後方的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後束等等!相比身體前側的胸肌,前三角,我們上背後方的肌肉尺寸是會被忽視的,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前後不平衡,特別是對於本來就有圓肩含胸的久坐人群來說,鍛鍊上背肌群更迫在眉睫反向飛鳥是一個簡單易學的動作,但在做動作的時候有很多技巧,之前有介紹過的肩膀打開到最頂端時要注意把肩胛骨靠攏夾緊,才會更好的讓我們的中背部肌群收縮!
  • 肩部健美:立姿啞鈴飛鳥動作圖解教程
    立姿啞鈴飛鳥是站立做的「飛鳥」動作,有些類似於啞鈴側平舉,但是又更具特點  動作主要鍛鍊的是肩三角肌、斜方肌、岡上肌、菱形肌和肩胛提肌等。  動作過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胸脯微挺,兩眼平視,意守雙臂,兩手握啞鈴從身側起動,吸氣,提肘張肩發力向兩側舉臂當啞鈴高出肩部後,向上揮腕(掌心向下),握緊啞鈴引肘微屈,形成兩臂整體用力的構架,靜停。然後慢帶退證性還原,同時呼氣。反覆練習。
  • 經驗:8個騎自行車的技巧,讓你騎車更暢快!
    很多騎車愛好者都喜歡騎自行車,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討論下騎自行車的8個技巧,騎自行車堪稱減肥又有利於健康的絕佳運動方式,下面一起來學習騎自行車的方法吧
  • 側平舉做不好:你在練肩還是毀肩?!
    此外,肩膀也是許多健身愛好者著重加強的部位,有些人會將其分為前、中、後三角肌,小肌肉、穩定肌群等部分進行訓練。一方面可以讓你的手臂看起來更加有型;另一方面,則能讓你儘量避免圓肩的現象產生。準備好後,即可將啞鈴從身體兩側平舉,直到跟身體平行。下放時,可別忽略離心收縮階段,稍微放慢速度,以對抗地心引力。
  • 科普時間:如何正確地選擇啞鈴!
    你想想,你的臀腿,每天帶著我們幾十公斤的重量(體重)跑、跳、行走,受到的瞬時衝擊力可能是體重的幾倍到十幾倍。但你健身時,拿個2斤的礦泉水瓶就想有效訓練它,也未免太小瞧它了!  很多人一開始覺得10kg的啞鈴太重,提不起來,實際只是發力和訓練的方式還沒掌握,並不是肌肉力量不足以提起10kg的啞鈴。
  • 唱歌技巧:解決聲音斷層,讓你的聲音更有穿透力!​
    唱歌技巧:解決聲音斷層,讓你的聲音更有穿透力!當我們掌握了基本的唱歌技巧,學會了如何唱高音之後,如何讓我們的聲音沒有斷層,更明亮、更有穿透力就成為了我們迫切需要解決和突破的問題。下面教大家兩個小技巧,我們仔細來看視頻中小澤老師的示範。唱歌技巧:解決聲音斷層,讓你的聲音更有穿透力!第一個技巧是:把舌頭伸出來,然後再捲起來,捲成直溝。這個動作很簡單,你可以照著鏡子來練習,很容易就能做到。
  • Win10遊戲模式:打開此功能,讓你的遊戲更流暢穩定
    實際求是的講,單就兼容性來說,win10還達不到win7的水平,不過對於一些新遊戲的優化,win10還是做得比較不錯的,尤其是,win10新增加了一個遊戲模式:Game Mode,可以說是在桌面電腦上為PC遊戲帶來了一個仿遊戲主機平臺的比win7更理想的環境。
  • 爆發力訓練:啞鈴挺舉教學
    挺舉是舉重運動員的專屬動作,因為難度較高,在普通的健身房你很難看到有人在進行訓練,挺舉訓練對於增加爆發力是非常棒的練習。
  • 肩袖肌群鍛鍊:彈力帶站姿90度肩旋轉
    進行肩旋轉袖的訓練就像是在清理水構一樣,不性感、不有趣,但你需要去進行,不然壞事就會發生。信不信由你,有一項研究顯示,完全無肩膀疼痛的人群中,有34%的人有肩旋轉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的情況,而54%發生在超過60歲年紀的人。換句話說,沒有疼痛不代表就沒有問題,也許只是還沒達到疼痛症狀的臨界點。
  • 健身新手點進來:12個方法提升你的鍛鍊成果!
    1.只做15分鐘很多人以為,運動要30分鐘才有效。可以做直立啞鈴彎舉+推肩、啞鈴負重深蹲、啞鈴負重深蹲推肩、單臂啞鈴划船等組合式鍛鍊,每組持續10-15分鐘,休息5-10分鐘。而深蹲、硬拉和臥推更被稱為健身界的「三大黃金動作」,都是非常有效增肌的複合動作。
  • 健身達人:你知道胸肌怎麼練效果最好嗎?教你3個技巧,都是過來人的經驗
    其實簡單,就3個技巧,也沒什麼好藏著掖著的。(1)一個星期練兩次以前大呲牙的健身計劃,是五分化的那種計劃,就是周一練胸、周二練背、周三練肩、周四練腿、周五練腹肌。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那麼多人看著,你是女朋友一個接一個沒斷過,我24歲的黃花大秀才能跟你比?諸位肯定迷惑啊,它怎麼就大了呢?因為一方面新手肌肉有一個特點,容易練透、也容易恢復,所以剛一開始頻率比容量重要。再一個你還真以為胸肌是大肌群啊?那是大肌群中的小肌群,所以你就當小肌群練就完了。
  • 運動健康:啞鈴練胸肌最好的方法
    啞鈴是我們在平時鍛鍊最多的一種體育器材,主要是啞鈴在家裡也是可以鍛鍊的,而且鍛鍊的方法狠毒的,我們只要將啞鈴舉起來,反覆的舉啞鈴是可以鍛鍊臂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