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門穴:立命之門戶——養生第一穴!

2021-03-04 雙河村小子

 

命門。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門,出入的門戶也。從字面上看,命是指生命,門是指出入的通道,合起來的意思就是生命的通道。命門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溫高壓陰性水液由此外輸督脈。本穴因其位處腰背的正中部位,內連脊骨,在人體重力場中為位置低下之處,脊骨內的高溫高壓陰性水液由此外輸體表督脈,本穴外輸的陰性水液有維繫督脈氣血流行不息的作用,為人體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門。說命門是掌控生命的門戶未免讓人覺得有點兒玄乎,但中醫確實非常看重命門穴的功能。

命門穴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也是強腰補腎壯陽的長壽大穴。命門穴指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命門穴雖然不是腎經上的穴位,但同樣是人體補腎壯陽的長壽大穴。

命門穴的養腎功能包括養腎陰和養腎陽兩方面。中醫認為命門是兩腎之間的動氣,蘊藏先天之氣,內藏真火,稱為「命門火」,命門火衰的人會出現四肢清冷、五更瀉的問題。命門之火就是人體的陽氣,命門火衰的病症與腎陽不足證大多一致。很多人有四肢冰冷的問題,睡覺時也總是不暖和,其實這就是中醫裡所說的「命門火衰」之相。

命門穴很好找,因為它和我們的肚臍眼是前後相對的,所以,我們在找該穴的時候,只要以肚臍為中心圍繞腰部做一個圓圈,這個圓圈與背後正中線的交點處就是了。

中醫認為經常按摩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能治療腰部虛冷疼痛、遺尿、腹瀉,男性遺精、陽痿,以及女性的虛寒性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症,並能延緩人體衰老,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其與任脈的聯繫,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運行。

命門穴自我保健方法如下: 雙手握空拳,輪流用拳眼敲打命門穴100下。

 

 

 

 

相關焦點

  • 光療4穴,溫暖一冬!保健養生,預防冬季疾病~
    光療養生,既能溫經通絡,又可補陽藏陽。光療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提出利用陽光治癒各種疾病的理念,古埃及人、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也隨即將陽光運用到醫學治療。陽氣充足,體內各組織器官的抗病能力自然就強了;所以,光療具有補益強身的養生功效。腎俞穴在腰部,在命門穴(和肚臍相對)旁開兩指處,左右各一個。
  • 內關穴,心臟保健第一穴
    內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人體的養生大穴,善治內臟疾病,尤其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如心律紊亂、心律不齊、風溼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炎、高血壓等,還可溝通其他各脈,維持體內陰陽、臟腑、氣血的平衡,緩解胃痛、嘔吐、呃逆、頭暈、失眠
  • 冬季艾灸這三穴,女人年輕、漂亮很容易!
    選擇艾灸可以迅速補充女人體內的陽氣,使之氣血充足,以氣帶血,以血養氣,陰陽平衡。女性的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艾灸來治療,沒病時艾灸也是極其重要的保健養生方法。尤其,「一灸、二通、三調、四補、五養」的特色灸療,秉承《黃帝內經》的養生精髓,結合先進的西醫理念,以「未病防治、已病調養」為出發點。艾灸養生擺脫了亞健康困擾,讓眾多人擁有了健康和美麗。
  • 間使穴:一個可以直接影響心臟功能的穴位!
    間使穴出自《靈樞·本輸》。別名鬼路。屬手厥陰心包經。間使穴具有寬胸和胃、清心安神的作用。
  • 行氣養生無非這5穴,免費的保健開關,不懂用太可惜
    氣滯,指人體臟腑、經絡氣機不順,體內之氣阻滯不前,可因人一系列不良飲食生活習慣造成,氣為血帥,氣滯過甚則可引起血瘀,從而引起疼痛症狀發生
  • 睛明穴:眼睛輸送氣血的第一要穴
    睛明穴取穴方法
  • 養生必修 • 冬春季為什麼養腎
    主要原因在於:腎精為無形之物,防「漏」可不是單純捂住耳竅就可以。「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艾灸雙耳,藥性熱力可以直接向耳內灌注,宣通耳竅,通調全身經絡筋脈,祛除全身寒溼瘀阻,讓全身的氣血、經絡和臟腑都得到加強。
  • 養生大穴:曲泉
    就像河流出山入海一樣,曲泉也就是氣血進入肝臟所主的各內部器官的門戶。如果此穴凝滯閉塞不通,那麼氣血就會因無法上升內入而陷逆鬱結於下:或痔瘡便血之類,或靜脈曲張、肌瘤囊腫增生之屬,再加時下眾人情志抑鬱不樂了無生趣之常態,皆是寒水凍結、木氣鬱結不能上升內入所致。取穴位置:在膝內側橫紋上方凹陷中。在膝內側,屈膝,當膝關節內側端,股骨內側髁的後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緣凹陷處。
  • 古人云: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立冬灸之!
    立冬後,人體的陽氣也順應季節的變化而潛藏於內,養生保健也要注意護好陽氣,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而調節。此時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中醫認為,此時除了可採用傳統藥膳食療來調整身體外,還可藉助艾灸顧護陽氣、扶正固本,從而調整和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增強冬季的抗病能力。
  • 迎香穴:治療鼻炎的第一要穴
    迎香穴取穴方法
  • 保健養生最通行的一種灸法:溫和灸
    溫和灸堅持施灸可以達到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拔毒洩熱、防病保健等作用1、足三裡穴:膝蓋骨下面有兩個凹陷,外面的叫「犢鼻」,犢鼻穴下三寸(四根手指寬度)的位置,然後在膝蓋下面脛骨旁邊一中指,交叉點就是足三裡,這就很好定位。
  • 神道穴:壯陽益氣【點睛之穴】
    神道穴:壯陽益氣定位方法:取穴時採用俯伏坐位,神道穴位於後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處。主治病症:神道穴的主治病症為:暈眩、頸部酸楚、肩部酸楚、心悸、呼吸困難、情緒不安、紅臉症等。〖人體穴位配伍〗配關元穴治身熱頭痛;配神門穴治健忘驚悸;配百會穴、三陰交穴治失眠健忘、小兒驚風、癇症;配心俞穴、厥陰俞穴、內關穴、通裡穴、曲澤穴治胸痺。〖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 養生必養腎 第8節:補腎回陽、修復先天之本的要穴(2)
    補腎回陽、修復先天之本的要穴(2)
  • 雲門穴:肺氣出入的門戶,止咳平喘、清肺除煩!
    百萬醫者 | 自 學 中 醫 的 公 眾 交 流 平 臺雲門穴出自《素問水熱穴論》的「雲門、倒骨、委中、儲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雲,指雲霧,門,是指門戶。《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記載:「雲出天氣,天氣通於肺。」雲門穴是手太陰肺經脈氣所發,是肺氣出的門戶,故名雲門。「雲門」,顧名思義,是指雲出入的門戶。雲由水、氣氤氳而成。中醫講肺主「氣」,又因肺為「水」之上源。所以肺的功能正常,人體的「氣」就可以通暢地運行,人體的「水」也可以流通正常。
  • 肝氣鬱結者的福音:膽經合穴,灸一穴可養生排氣
    xue)別名:筋會穴,陽陵穴取穴方法:位於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本穴物質為膝陽關穴飛落下傳的經水及膽經膝下部經脈上行而至的陽熱之氣,二氣交會後,隨膽經上揚的脾土塵埃吸溼後沉降於地,膽經上部經脈落下的經水亦滲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於穴周,脾土中的水溼則大量氣化,本穴如同脾土塵埃的堆積之場和脾氣的生發之地,故名。陽陵名意與陽陵泉同。(2)筋會。筋,肝膽所主之風也。會,交會也。筋會名意指膽經的天部風氣在此匯合。
  • 郄門穴:心動過速的速效穴
    門,出入的門戶也。郄門名意指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回流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曲澤穴傳來的溫熱經水,行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包經的體內經脈,故名。穴位位置:郄門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手厥陰心包經的郄穴。
  • 勞宮穴, 手心裡的養生「勞模」
    勞宮穴是手心裡的一個穴位,掌握拳,與中指接觸的那一點就是了。為什麼說它是「勞動模範」呢?說的是它的功效多,可以在很多方面保護我們的身體。它做很多工作,能不被評為「勞動模範」嗎?勞宮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中醫認為心主「神明」,統領思考、意志和感情,而心包可「代心行令」,刺激勞宮穴可達到鎮靜安神、健腦益智的目的。快節奏的生活環境,讓很多人在工作一天之後感覺特別疲憊,大多數情況是因為用腦過度。
  • 溫溜穴:驅寒要穴!常年手腳冰涼的人必看~
    溫溜穴:
  • 飛揚穴養生保健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跗陽至至陰各穴吸熱上行的水溼之氣,在本穴的變化為進一步的吸熱蒸升,故名飛揚。取穴位置:在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功能主治:散風解表,通絡止痛。當出現胸中憋悶、心情煩躁或想摔東西時,可令病人趴到床上,用手捏拿病人的小腿肚,即飛揚穴與築賓穴(承山穴兩側向下對著捏)。這時病人會大痛,幾下就可以了,基本上病人會在第二天頭腦清涼,胸中舒暢,不再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