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灸也就是艾條灸,一般將點燃的艾柱手持或者放在溫灸器後,放在人體經絡、穴位所在位置的皮膚上,通過熱和能量輸入,引起人體應激反應來進行肌體自我調節,疏通臟腑,平衡陰陽,從而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由於不會造成灸瘡,溫和舒適,所以得到普遍的應用和深受歡迎。
一、 溫和灸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二種:
手持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或者患處,移動施灸,上下移動、左右移動,缺點手持移動,操作容易疲勞,不能保證長時間施灸,所以熱力均衡不容易達到,不能發揮艾灸療法的最佳療效。
可以避免直接灸的燒灼痛與手持施灸的疲勞;施灸時,位置固定,作用集中,熱度均衡,隨意調節,很節約時間,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隨時隨地(室內、工作、或者不同的養生館、診所、醫院均可)的施灸,病人在得到醫生的指導後,完全可以對照穴位自己在家施灸,方便快捷,操作簡單,安全可靠。
溫和灸堅持施灸可以達到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拔毒洩熱、防病保健等作用
1、足三裡穴:
膝蓋骨下面有兩個凹陷,外面的叫「犢鼻」,犢鼻穴下三寸(四根手指寬度)的位置,然後在膝蓋下面脛骨旁邊一中指,交叉點就是足三裡,這就很好定位。
2、中脘穴:
併攏手指放於肚臍上方,肚臍與胸骨下端連接線與手指相交的地方為中脘穴。
3、關元穴:
位於腹部,身體前正中線,臍中下3寸處,仰臥取穴。注意:從人體肚臍中間下三寸(四指併攏,從臍中起,以中指橫紋為標準,橫向的距離),腹部的正中線上。
4、命門穴:
穴位於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取穴時採用俯臥的姿勢,指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
對這四個穴位施灸,可以補益腎氣,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的作用,可以使正氣自然不絕,脾土自然肥沃,腎水自然充盈。潤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人便自然健康長壽。合適自我養生保健,一般來說,春夏季節1周1~2次,秋冬季節1周2~3次。持之以恆,便可以延緩衰老,強健身體,延長青春。
建議:艾灸貴在早,貴在堅持,對於慢性痼病,應持之以恆,做好長期施灸的心裡準備;有些朋友在施灸後感覺病症減輕,就不再施灸,就會導致病情復燃;特別是有些重病,就算病好了,身體假如還是虛弱,仍應該繼續施灸來培訓增加元氣。一句話:施灸不僅僅是為了消除病症,更要以消除病、健身強體為目的,所以定要堅持再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