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知識:止咳平喘快——隔葶藶餅灸!

2021-02-22 艾草農場

【概述】

  隔葶藶餅灸就是以葶藶子製成的圓餅為隔物進行施灸的一種灸法。此灸法首見於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三:「葶藶子二合,豉一升,右二味和搗,令極熱,作餅如錢大,厚二分許。取一枚當瘡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餅上。三炷一易,三餅九炷,隔三日,復一灸之。」此處用於治療瘰癧。

  【功效】

  化痰核,散結氣,止咳、定喘。

  【適應症】

  用於咳嗽、哮喘、瘰癧、痔瘡等證。

  【施灸準備】

  大艾炷,葶藶子,淡豆豉,粗針,鑷子,火柴,線香,灰盒等。

  【施灸方法】

  取適量葶藶子和淡豆豉,共搗碎製成厚約0.4~0.6cm幣狀圓餅,用粗針穿刺數孔。把制好的葶藶餅放在所灸穴位或瘡面上,上置大艾炷,用線香火點燃施灸,每灸3壯換1個葶藶餅,灸3個餅(9壯)為1個療程,3日灸1次。如系哮喘痰多者,可每日施灸1次,每次3壯。

  【注意事項】

  (1)葶藶餅的厚薄,宜根據施灸部位和患者所患病證而制定。

  (2)若灸灼過度致使局部出現水泡,如水泡不大,可用甲紫藥水擦塗,並囑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數天後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過大,可用消毒針具,引出水泡內液,外用消毒敷料保護,也可在數日內痊癒。

  (3)灸後宜暫避風吹,或以幹毛巾覆之輕揉,使其汗孔閉合,以利恢復。

  【經驗輯要】

  (1)《普濟方》:「用葶藶子二合。豉一升。和搗熟作餅子如大錢。濃二分許。取一枚當瘡孔上。作艾炷如小指瘡。」

  (2)《聖惠方》:「葶藶子二合,豉半斤(湯浸令軟)。上藥,都搗熟,捻作餅子如錢厚,安在癧子上,以艾炷如小指大,究餅上,五日一度,灸七壯。」

  (3)《千金要方》:「葶藶子二合,豉一升,右二味和搗,令極熱,作餅如錢大,厚二分許。取一枚當瘡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餅上。三炷一易,三餅九炷,隔三日,復一灸之。」

  【灸法備註】

  葶藶子又名丁歷、大適、大室。其性大寒,味辛、苦。歸肺、膀胱經。有祛痰平喘,利水消腫,上瀉肺經之水氣,下行膀胱之水溼之功效,《神農本草經》云:「主症瘕積聚結氣,飯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現代研究表明葶藶子含有芥子甙、脂肪油、蛋白質、糖類等成分。關於隔葶藶餅灸的載述,在《千金要方》中用於治療瘰癧,在《聖惠方》中用於治療瘰癧結核,在《普濟方》中用於治療痔瘡,現代臨床應用隔葶藶餅灸除用於治療瘰癧和痔瘡外,還可治療咳嗽、哮喘等症。

相關焦點

  • 冬季溫陽何處有,潞河醫院藥餅灸
    灸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艾灸自古以來就是治療寒性病症的首選療法。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灸焫」指的就是艾灸。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裡、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蘊藏真陰真陽,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述穴位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
  • 靈臺穴:止咳平喘、清熱解毒
    【功能主治】功能:益氣補陽,有止咳平喘、清熱解毒作用。主治:主要用於胸肺、脊背和外科疾患等,如咳嗽氣喘、身熱、脊背強痛、癰疽疔瘡及胸脅脹滿、胃痛、瘧疾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臨床運用】現代多用靈臺穴治療支氣管炎、哮喘、肺炎、肺結核、膽道蛔蟲症等。
  • 1.29靚湯:止咳平喘化痰的兩款湯
    佘自強:熱咳,白天咳得多,痰黃且稠,建議飲龍脷葉北杏煲白鯽魚湯;寒咳,夜晚咳得多,痰薄且白,建議飲川貝南北杏燉鱷魚肉或瘦肉湯。   原只鮮橙燉豬瘦肉    功效:止咳平喘  咳嗽是秋冬時常見症狀之一,症雖小但令人煩悶不已。原只鮮橙燉豬瘦肉為廣東省中醫院名老中醫治咳的食療方。
  • 三才系列保健灸
    三才藥餅灸法《黃帝內經》曰:「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肘後方》大量用灸,尤其在急難雜病上。唐《備急千金藥方》曰:「凡病皆由血氣壅滯不得宣通,針以開導之,灸以溫暖之。」由此可見針與灸結合效果倍增。
  • 冬季艾灸這三穴,女人年輕、漂亮很容易!
    有疑問,請諮詢艾灸知識大全學堂執業中醫師!
  • 春天艾灸 ,溫經散寒祛肝火
    氣溫乍暖還寒,春季也成為人們最容易生病的季節。針對春季養生保健,艾灸最合適了,它能夠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還具有針對痛症的治療作用,中醫一直比較推崇春季艾灸養生。艾灸對老年人比較合適,氣候忽冷忽熱,很容易造成關節不適,原有的頸肩腰腿痛也會發作。
  • 艾灸3穴,整個冬天不再冷!
    艾灸這三穴,冬天不再被「寒冷」支配!其實所有的人群都適合艾灸,只是如果是陰虛的朋友,艾灸的時候要注意滋陰,方法得當才能發揮出艾灸的效果。2、艾灸身柱穴,保衛氣冬天天氣寒冷,寒氣容易入侵體虛之人,所有要儘早艾灸,以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保衛氣。艾灸取穴:身柱穴
  • 肋膜炎:馬少群給女兒溫灸,20天後痊癒
    點擊上方瀟湘君說艾灸 ,有你好看!往期文章:《桑皮紙艾條:一支有健康底蘊的艾條》《醫案| 溫灸一年半,風溼性心臟病痊癒了》《痛風令你痛得發瘋,有人卻用艾灸治癒了痛風。》《有苦難言的痔瘡:馬少群老師說燻灸速效,7天治癒。》《立夏後進入艾灸黃金時間,有序施灸3個部位,能疏通經絡、鼓動陽氣》
  • 細說灸法:艾灸、溫灸和馬氏溫灸,傻傻分不清楚?
    為了讓一直以來關注和喜愛馬少群溫灸法的朋友們學到「原汁原味」的馬氏溫灸,我們特別製作了馬少群溫灸初級班系列視頻課,歡迎大家線上學習!從現在起,參與「馬少群溫灸法」微信公眾號第一次調查問卷和文章末尾處讀者討論的朋友,還將獲贈精美禮品!快叫上您的家人朋友一起參加吧!
  • 經典保健灸配方(收藏版)
    我國古代的人們很重視健身灸,往往把灸療當成生平大事,有的定期施灸,終生不渝,以促進身體健康。現代中外學者利用醫學科學知識,進行實驗研究,證明灸後可以調整臟腑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改變血液成分的量,增加白細胞、紅細胞、血色素和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因此,更引起人們對保健灸法的重視。
  • 中央電視臺:艾灸療法——腫瘤治療新選擇!
    艾灸之神奇功效越來越被世人認知、接受、推崇,成為世人養生保健的首選。點下方"閱讀原文"學艾灸知識艾灸治療癌症早有記載很多患有癌症疾病患者詢問,關於癌症是否可以艾灸這樣的一個問題!灸法治療腫瘤歷史悠久,早在《內經》一書中就有用灸法治療症瘕積聚(腫瘤)的記載,此外《外科證治全書》中也有用艾灸治「繭唇」(唇癌)、用黃蠟灸治「翻花瘡」(皮膚癌)的記載艾灸扶正補虛 現代臨床上也應用灸法治療某些惡性腫瘤,多作為手術、放療、化療等方法的輔助手段
  • 端午九毒日,又遇三伏天,快用艾灸保健康!
    施灸方法:先用兩根艾條一起在這些穴位,從上到下逐步艾灸一遍,這個時間大約是5-10分鐘左右,再有氣感明顯的穴位要多停留一會,這個手法是以激發經氣為主,溫熱局部氣血,開通經絡。 6.類風溼性關節炎取穴原則:類風溼局部施灸 以阿是穴(即敏感點為主),另外加腎腧,神闕,中脘。
  • 石門穴:艾灸它,真的會導致不孕嗎?
    《針灸甲乙經》:「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絕子。」意思是說,石門穴不可刺灸,可能會導致絕育。那麼,艾灸石門穴真的會導致絕育麼?事實上,很多懷孕的人,都艾灸過石門穴。因為石門穴和關元穴非常近,僅相隔一寸,艾灸關元,必灸到石門穴。
  • 中央電視臺:艾灸療法!腫瘤治療新選擇
    新上映電視劇《花紅花火》劉濤、張嘉譯主演,中間一個劇情再世華佗救不了的人,居然用艾灸救活了。很多患有癌症疾病患者詢問,關於癌症是否可以艾灸這樣的一個問題!灸法治療腫瘤歷史悠久,早在《內經》一書中就有用灸法治療症瘕積聚(腫瘤)的記載,此外《外科證治全書》中也有用艾灸治「繭唇」(唇癌)、用黃蠟灸治「翻花瘡」(皮膚癌)的記載。現代臨床上也應用灸法治療某些惡性腫瘤,多作為手術、放療、化療等方法的輔助手段,並取得了一定療效。
  • 純粹中醫|2017年三伏天灸時間
    那麼2017年三伏天什麼時候適合艾灸呢?該如何在三伏天艾灸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三伏貼」是以中醫「冬病夏治」與「春夏養陽」等理論為依據,藉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 美食 止咳食療的方子,你需要嗎?
    冰糖燉梨化痰止咳做法:1、新鮮的梨去皮去核;2、加入適量冰糖;3、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功效: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功效: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有散寒宣肺,祛風止咳的作用。
  • 葶藶:蹲在泥地上,探尋春天
    從劉華傑老師推介博物類圖書的文章裡,得知了葶藶這種植物的存在;在劉老師力推的《沙鄉年鑑》一書裡,讀到了那段關於葶藶的經典文字:「那些渴望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