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以點燃的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燻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灸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艾灸自古以來就是治療寒性病症的首選療法。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灸焫」指的就是艾灸。
艾灸中的主要成分為艾葉,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由此可見,艾灸的功效十分的強大,總結下來,便是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回陽固脫、昇陽舉陷等作用。
灸療也是自古至今常用的保健療法,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三裡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裡、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蘊藏真陰真陽,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述穴位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所以,有事沒事的多灸灸身上的穴位是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益壽延年的作用的。隔藥餅灸,顧名思義,就是在藥餅上面施用艾灸,是艾灸、中藥、經絡、腧穴相結合的綜合療法,利用艾炷燃燒的熱力,加速血液循環,藥物發散走竄,通過擴張的毛孔滲透入穴位,出現迅速而強大的藥理效應,從而發揮藥物和穴位治療的雙重作用,達到調整經絡、臟腑氣血的功能。隔藥餅灸起自何時已不可考,據明代袾宏《竹窗隨筆》載:"近有僧行灸法者,其法和藥作餅,置艾炷於其上而燃之,雲治萬病。此不知出自何書,傳自何人。"古代藥餅,多取用辛溫芳香藥物製成,以起到溫中散寒、行氣活血的作用。現代,有了較大的發展。無論是藥物的組成,施灸的方法及治療的範圍等。一般而言,從已有的臨床看,因藥餅所含的藥物成分不同取的穴位不同治療的疾病也不同。
潞河醫院中醫中心開展的隔藥餅灸,藥餅的主要由附子、吳茱萸、乾薑、肉桂、丁香、川芎、當歸、延胡索、白芥子、桑寄生等十幾種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補益肝腎等作用的中藥組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艾灸的作用,充分發揮了中藥外治與經絡腧穴的作用,對於各種寒性病症,內科疾病如胃痛、呃逆、心絞痛、咳嗽、哮喘、腹瀉、便秘等,外科疾病如脫肛、疝氣等,婦科疾病如盆腔炎、痛經、輸卵管不暢、卵巢早衰、子宮脫垂等,風溼科疾病如各類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足跟痛等均有非常好的療效。
寒邪致病,傷人最甚,寒冷的冬天,溫陽必不可少。冬季溫陽何處有,潞河醫院隔藥灸。來潞河醫院中醫中心,體驗一下隔藥餅灸,一定會帶給您不一樣的驚喜!
中醫脾胃病、中醫腦病、中醫腫瘤、
中醫心身醫學、中醫婦科、中醫兒科、
中西醫結合男科、中醫皮膚病、
中醫疑難病、
針灸、推拿、小兒推拿、理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
中醫中心全體醫務人員
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