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這樣做可溫經散寒,扶陽固氣!適合所有人群

2021-02-22 健康投資書友會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其操作方法方便、簡單,適合家庭養生保健之用。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冬季艾灸的好處有哪些?

◆  ◆  ◆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

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溼、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

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洩久痢、崩漏、滑胎等,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

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裡,溫和灸10分鐘左右。

冬天天氣變化是比較大的,體質虛弱的人群很容易就患有疾病。艾灸的方法就是可以很好的調理各項身體疾病,令體內處於一個陰陽平衡的症狀。

小編建議這個時候最好能夠對關元穴、神闕穴、命門穴、湧泉穴、羶中穴以及足三裡穴等進行艾灸,同時做好保暖工作,這樣才能夠更加健康的度過寒冷冬季。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在後臺留言或者發郵箱1270412427@qq.com),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相關焦點

  • 中醫健康養生(No.1366)冬季這樣做可溫經散寒,扶陽固氣!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其操作方法方便、簡單,適合家庭養生保健之用。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冬季艾灸的好處有哪些?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 扶陽冬至湯--冬季養生首選
    冬季進補如此重要!                                                   冬至一陽初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亦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所以說保護身體微微生發的陽氣就很必要,這個時候進補,是最佳的時節。
  • 春天艾灸 ,溫經散寒祛肝火
    新年快樂 // HAPPY 2015'S NEW YEAR //祝大家羊年大吉請點擊上面「維華法堂」關注 大曹王寺春天,萬物復甦
  • 冬至進補——扶陽養正湯
    「冬至一陽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在此時節服用冬至扶陽養正湯,可助人體順應天時,臟腑安和,養生祛病。
  • 冬至扶陽養正湯來了
    「冬至一陽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在此時節服用冬至扶陽養正湯,可助人體順應天時,臟腑安和。
  • 冬季手腳冰涼、容易感冒?三種祛寒飲食方案,溫中暖陽防寒~
    冬季氣溫較低,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情況。但不同人群防寒祛寒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請聽專家一一講解。嘉賓主持李然,屬於典型的怕熱不怕冷,即使是到了冬天也不喜歡穿秋褲,一到室內就覺得熱的難受。
  • 生薑 | 冬季吃薑好處多,但千萬別選這種姜!
    事實上,寒冷的冬季吃點姜,除了一般的保健作用外,還能起到防寒的作用。那麼,冬天要怎麼吃薑才最健康?可採取這個辦法:出門時在嘴裡含片生薑,讓唾液慢慢和薑汁混合,緩緩咽下;生薑解表散寒,如果被冷風吹著,切幾片姜,熬水喝下去,身上立刻就溫暖起來,甚至會出汗,這樣寒邪就被排出了。
  • 冬季如何養胃,哪些食物最適合養胃
    冬季變冷之後,稍微不注意就會導致嬌氣的胃部受到影響。尤其是腸胃不好的人更是容易遭殃,因此養胃變得尤為重要。那麼冬季如何養胃呢?下面就介紹幾種網上常常流傳的養胃食物。    (資料圖)    冬季養胃吃七大食物    1.山藥    切開山藥,拉出的黏黏細絲,是山藥特有的黏蛋白,具有保護胃壁功效,改善人體消化,還能促進食慾,尤其適合長期胃部不適導致食欲不振的人,當成平日護胃的好食物。
  • 冬季喝什麼養生茶 多喝紅棗桂圓茶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健胃滋補的作用,適合所有的人群服用。紅棗不僅具有補血的作用,經常服用還能夠增強體質,減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枸杞則是具有養肝潤肺以及補腎的作用,服用之後還具有降脂以及降壓的作用,另外還能夠緩解雙眼出現疲憊的情況。第三:桂花茶材料:幹桂花、茶葉。
  • 適合喝白茶的幾類人群
    原標題:適合喝白茶的幾類人群華龍網27日13時訊 喝白茶有哪些禁忌,什麼人適合喝,什麼人不適合喝白茶呢?1、常喝酒的人俗話說「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是宴」,喝酒交際成為每個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知道少量飲酒對人體健康很有好處,但如果長期大量飲酒,將會造成肝胃受損、神經系統麻痺等身體健康問題。
  • 天寒多食溫胃品
    每年冬季都是胃潰瘍、胃炎、胃神經官能症等疾病的多發季節,這與精神因素、氣候變化及寒流的不時侵襲等因素有關。冬季,天地間陽氣日退,陰寒漸生,氣候轉冷。此時,可自制一些溫胃飲食,幫助自己和家人過個溫暖的冬季。玫瑰溫胃茶玫瑰花6克,砂仁、胡椒各6粒(研碎),用開水衝泡作茶飲服。此方有行氣健胃止痛之功,適合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伴有胃痛嗜雜、胸腹脹悶等症狀者。溫胃醬新鮮蠶豆20克,醋5克,白糖10克,胡椒、花椒各4粒,生薑3片,大蒜1~2瓣(切碎)。
  • 李智:冬季皮膚瘙癢就喝它!
    調理師守護健康點擊上方藍字「我是調理師」即可關注公眾號攬盡天下國醫奇術,這裡是最實在的養生平臺有一種體質的人群特別容易「冬季癢」,那就是——血虛體質。皮膚症狀:皮膚乾燥粗糙,甚至乾裂、臉部敏感脫屑,全身皮膚脫屑如糠秕狀,遍布抓痕,經常搔抓處經年累月之後可呈苔蘚樣改變,晚上搔癢比白天嚴重。全身症狀:面色蒼白無光澤、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容易疲倦無力、怕冷、手腳冰冷、月經量少等症狀,脈象弦細,舌淡苔薄。對於這類患者,只靠擦藥膏止癢無法從根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其反覆發作的原因,治本的辦法,要從調理體質上入手。
  • 溫中補虛的「當歸生薑羊肉湯」
    小編語:百年寒流來臨,南方的小夥伴們要以「正氣」抵抗「寒邪」,好辛苦喔~~~昨天,小編推薦了醫聖張仲景的「扶陽第一方
  • 黃酒做雞蛋羹 適合冬季禦寒
    冬天溫飲黃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黃酒中還含有鋅,鋅是能量代謝及蛋白質合成的重要成分,有促進食慾的作用。 黃酒雖好,畢竟含有酒精,不宜多喝,但是用來做菜,高溫中酒精會被揮發。這款雞蛋羹,只是在普通的雞蛋羹中多加了一些黃酒,做法簡單,卻比一般的雞蛋羹更有營養。天冷了,為家人做起來吧。
  • 冬季暖身茶,總有一款適合你,千萬別錯過
    如果說冬季有一杯飲料,讓你感覺「好舒服啊」,那無疑是一杯熱茶,熱氣騰騰喝進肚,暖胃又養生。但也不是什麼茶都適合冬天喝的,有些茶喝了可能會傷身(點此了解傷身茶),今天,養生君為你泡好了5款暖身茶,最適合現在喝喔~紅棗味甘性溫,主要功能為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枸杞子則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有腎益精、補血安神、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功效。
  • 李建民教授分享:六和湯及關於"扶陽」觀點討論
    關於「扶陽」觀點討論,現代民間治病有許多人喜歡「扶陽」,稱之為「扶陽派」。幾個朋友一起討論發現:「扶陽」派的觀點,或理論基礎源自於《易經》,與張仲景之「扶陽」觀點明顯不同。仲景扶陽首重:1.補益脾胃之氣,2.補益脾胃之陽,3.陰陽相濟。三法之中,始終貫穿。而現代「扶陽」以陽氣為根本,制附子量大,多與乾薑、炙甘草用法居多。
  • 紅糖加點料,病毒全趕跑,專治冬季常見病!
    在寒冷的冬季,一杯溫熱的紅糖姜水,不僅可以驅寒暖胃,還是治療感冒的好幫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紅糖的妙用,紅糖加點料,病毒全趕跑,專治冬季的小毛病!紅糖的功效與作用從中醫的角度看,紅糖"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溫補是它的益處。紅糖能夠快速補充體力,有中氣不足、食欲不振等情況的人,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適量飲用紅糖水。
  • 拔罐和刮痧,哪個更適合寒冷的冬季?
    秋冬季寒冷,刮痧和拔火罐這些傳統的中醫特色療法,又開始受到人們關注。但是刮痧和拔罐二者的作用還是有區別的。上火選刮痧,著涼宜拔罐。認為秋冬季節,宜少拔罐多刮痧。秋冬風大,刮痧拔罐時不宜在風口,這樣會使得寒邪風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