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艾灸 ,溫經散寒祛肝火

2021-02-22 嘉興大曹王寺

新年快樂 // HAPPY 2015'S NEW YEAR //

祝大家羊年大吉

請點擊上面「維華法堂」關注 大曹王寺

春天,萬物復甦,相對於大自然的生機勃勃,人們反而會經常出現春困、乏力等不適。氣溫乍暖還寒,春季也成為人們最容易生病的季節。針對春季養生保健,艾灸最合適了,它能夠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還具有針對痛症的治療作用,中醫一直比較推崇春季艾灸養生。

艾灸對老年人比較合適,氣候忽冷忽熱,很容易造成關節不適,原有的頸肩腰腿痛也會發作。專家表示,灸法治療的主要作用在溫經散寒,適用於風寒溼引起的痛症以及虛寒導致的各種疾病,如慢性腰肌勞損的患者伴有腰冷、四肢不溫的症狀,就適合用艾灸法治療。

春季艾灸也比較適合女性,以及亞健康、貧血、體內毒素過多的人,比如有慢性腹瀉伴有畏寒、腰膝酸軟的患者,可以艾灸肚臍周圍來進行治療;有痛經伴有月經量少、色淡、怕冷的女性,也可以灸小腹部來改善痛經症狀;有一些膝關節疼痛、遇到天氣變化就加重的患者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直接艾灸膝蓋疼痛的部位即可。但是,患者在家自行艾灸治療之前,建議先詢問中醫師。


另外告訴大家艾灸最常用的五個穴位,分別是足三裡(外膝眼下四橫指)、神闕(肚臍)、關元(肚臍下四橫指)、氣海(肚臍下兩橫指)和命門(後腰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平時經常施灸有利於溫補陽氣、延年益壽。俗話說「若想身體安,三裡常不幹」,艾灸足三裡是養生長壽的首要方法。

由於艾灸以火燻灸,應注意避免皮膚燙傷,還有些情況不宜施灸。

第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等不要施灸。

第二,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

第三,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第四,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也忌灸。

第五,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以及沒有自制能力期間都忌灸。

艾灸對穴位的掌握,體質的虛、寒,疾病狀況,甚至年齡等顧忌較多,無論是針對減肥瘦身、治病防病,艾灸都不是可以隨意簡單操作的,大家需要艾灸的時候,最好由中醫藥師或者專業艾灸技師操作,避免因為手法或者穴位等技術性問題出現艾灸副作用。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今年的冬天,為家人做一道溫中祛寒藥膳菜品,怎麼樣?
    3.調味後早、晚趁溫熱服,隨量食用,尤以秋、冬季節服用為佳【功效】溫中和胃,祛寒止痛【應用】脾胃虛寒證。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呃逆,泛吐清水,腸鳴腹瀉等。【方解】本方所治,為脾胃虛寒所致,治宜溫中散寒止痛。方中乾薑性味辛熱,善入脾胃,既是調味佐餐之品,又是溫中祛寒之藥,具有能走能守的特點,能溫裡散寒、助陽通脈,尤長於祛脾胃之寒,專主溫中止痛,降逆止瀉。高良姜大辛大熱,為純陽之品,主入脾、胃兩經,善於溫脾暖胃而祛寒止痛,能除一切沉寒痼冷療一切冷物所傷,為中焦寒冷諸症之要藥。
  • 肝火旺盛六大症狀:口乾口苦多夢失眠?補肝中醫有妙招
    ,那麼出現肝火旺怎麼辦呢?女性出現肝火旺盛又有哪些症狀表現呢?補肝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呢?從身體6部位看你肝好不好肝火旺主要是因為飲食不合理,肝氣久鬱。人一旦肝火上升,就會出現肝火盛的症狀。肝火盛的症狀一般有口苦、胸悶、乏力、厭食等情況。具體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先到正規醫院檢查才能更清楚。
  • 美業小知識:️肝火旺的十大症狀
    3、肝火亢盛消瘦形體消瘦、煩躁不安,性急易怒,頭暈目眩,脅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4、肝火上衝舌血舌上出血,舌腫木硬,舌苔黃,舌邊紅絳,或起芒刺,並見頭中熱痡,煩熱,頭暈目眩,面紅目赤,口苦咽幹,耳鳴耳聾,脅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黃赤,大便乾燥,甚則昏厥。5、肝火犯肺咳嗽症見咳嗽氣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敗絮難以咳出。咳時面紅並引及脅痛。
  • 中醫教你祛斑:降肝火,毒素沒了,上火好了,斑也不見了
    肝火旺盛的表現有哪些?早上起來經常有口苦的表現,這種情況就是肝火過旺了,同時還伴隨著口乾,嘴唇乾裂等肝火旺的人,因體內火氣太大,導致身體上部有熱像或上衝性的症狀,就會出現面紅、唇紅乾裂、易怒的症狀。當肝火旺時,身體內的毒素沒有辦法及時代謝掉,其他的細胞會因此而受到損傷,尤其是毛細血管上中的細胞,從而帶來牙齦出血等表現。
  • 三種祛寒飲食方案,溫中暖陽防寒~
    另外脖子後面有一個大椎穴,它是督脈上的重要穴位,人體十二手足陽經都要經過它,升騰發散陽氣,所以大椎穴有通陽行氣血、祛寒的作用【位置】第七頸椎棘突下【方法】平時沒事可以多搓一搓、揉一揉,或者用烤燈烤一烤大椎穴,都可以起到祛寒的作用。
  • 胃脹:心火、胃火、肝火、肺火!龍膽瀉肝丸、牛黃清胃丸能祛什麼火?
    不同臟腑的實火,用藥又有所不同:心火旺者可以選擇導赤丹,調理肺火可以選擇羚羊清肺丸,肝火旺盛者適宜使用龍膽瀉肝丸,祛胃火不妨試試牛黃清胃丸。
  • 冬季這樣做可溫經散寒,扶陽固氣!適合所有人群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其操作方法方便、簡單,適合家庭養生保健之用。
  • 中央電視臺:艾灸療法——腫瘤治療新選擇!
    新上映電視劇《花紅花火》劉濤、張嘉譯主演,中間一個劇情是:再世華佗救不了的人,居然用艾灸救活了。艾灸之神奇功效越來越被世人認知、接受、推崇,成為世人養生保健的首選。點下方"閱讀原文"學艾灸知識艾灸治療癌症早有記載很多患有癌症疾病患者詢問,關於癌症是否可以艾灸這樣的一個問題!
  • 中央電視臺:艾灸療法!腫瘤治療新選擇
    新上映電視劇《花紅花火》劉濤、張嘉譯主演,中間一個劇情再世華佗救不了的人,居然用艾灸救活了。很多患有癌症疾病患者詢問,關於癌症是否可以艾灸這樣的一個問題!灸法治療腫瘤歷史悠久,早在《內經》一書中就有用灸法治療症瘕積聚(腫瘤)的記載,此外《外科證治全書》中也有用艾灸治「繭唇」(唇癌)、用黃蠟灸治「翻花瘡」(皮膚癌)的記載。現代臨床上也應用灸法治療某些惡性腫瘤,多作為手術、放療、化療等方法的輔助手段,並取得了一定療效。
  • 中醫健康養生(No.1366)冬季這樣做可溫經散寒,扶陽固氣!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其操作方法方便、簡單,適合家庭養生保健之用。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冬季艾灸的好處有哪些?艾灸的方法就是可以很好的調理各項身體疾病,令體內處於一個陰陽平衡的症狀。小編建議這個時候最好能夠對關元穴、神闕穴、命門穴、湧泉穴、羶中穴以及足三裡穴等進行艾灸,同時做好保暖工作,這樣才能夠更加健康的度過寒冷冬季。
  • 院士提醒:體內肝火太旺盛了怎麼辦?中醫推薦6款好中藥,一喝就滅
    一旦出現肝火旺盛,會使病人失眠、頭痛頭暈、口乾舌燥、紅臉、黃、乾結等,這主要是與肝瀉功能過於旺盛有直接關係,有些中藥在生活中有祛肝作用。
  • 中央電視臺:艾灸療法提高免疫力,腫瘤治療新選擇
    新上映電視劇《花紅花火》劉濤、張嘉譯主演,中間一個劇情再世華佗救不了的人,居然用艾灸救活了。其實患上癌症,就證明體內多有虛熱或虛寒,患上癌症,免疫力就會急劇下降,如果手術摘除腫瘤,那麼還有放療和化療,這些都會對人體造成二次傷害,如果此時你及時用艾灸的方法,一是可以調整人體的正氣,增強免疫功能;二是可以有效對抗疾病,用艾灸的方式來軟堅散結,提高人體正氣;三是艾灸可以扶正補虛,祛瘀解毒。艾灸治療各種腫瘤,可以有效地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命,改善症狀。
  • 細說灸法:艾灸、溫灸和馬氏溫灸,傻傻分不清楚?
    為了讓一直以來關注和喜愛馬少群溫灸法的朋友們學到「原汁原味」的馬氏溫灸,我們特別製作了馬少群溫灸初級班系列視頻課,歡迎大家線上學習!從現在起,參與「馬少群溫灸法」微信公眾號第一次調查問卷和文章末尾處讀者討論的朋友,還將獲贈精美禮品!快叫上您的家人朋友一起參加吧!
  • 灼艾分痛:皇家也用艾灸治病
    《宋史太祖紀》記載:「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灸。」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得病。太祖去探望他並親自為他灼艾治病。趙匡義感到很疼痛,叫了出來。太祖於是將熱艾往自己身上灼燒,一起艾灸,分擔弟弟的痛苦。趙匡義感到十分感動。古人很讚賞宋太祖和太宗間深厚的兄弟之情,稱作「灼艾分痛」。後人用這個成語比喻兄弟間的友愛。
  • 溫溜穴:驅寒要穴!常年手腳冰涼的人必看~
    溫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