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話養腎】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2021-03-04 優德醫藥網
《黃帝內經》指導四季養生有曰:「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冬日養腎防寒。


養腎防寒,冬季是藏匿精氣的時節,立冬過後,天地閉塞,陽潛陰施,陰邪寒氣容易凝滯收引,導致人體陽氣虛弱,氣機、血運不暢,從而引發舊疾。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

因此,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腎氣旺,則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

冬季飲食養生少鹹增苦,鹹味入腎,鹹食易傷腎。應遵循「養陰補腎」、「無擾乎陽」的原則,飲食以調養腎臟為主,滋陰潛陽、多吃高蛋白和豆類食物,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如肉類、蘿蔔、大豆、核桃、芝麻、木耳等。

冬季養腎要注意起居規律:

1.早睡晚起,保養陰陽之氣。
2.適度做散步、慢跑、打球等運動,使腎精氣充盈。
3.加強背部保暖,提升腎部陽氣。

腎就是人體的「熱寶寶」,冬天只要把腎養護好,身體自然就不會受到寒氣入襲。只有腎氣充沛,我們來年的身體才會健康!

冬季注重保健護住腎氣,增強抵抗力,抵禦寒邪入體,很有必要。主要的保健方法有按摩、保健操等。當然最有效果的當屬於艾灸。

艾葉是自然界陽氣最足的植物之一,「灸」是補充陽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用艾灸補陽祛寒養護腎臟是最好不過了。

「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艾灸是治病回陽效果最好的方法。做為中醫國粹,艾灸能調和陰陽、溫通經絡、行氣活血、溫陽補虛、消瘀散結、引熱外行、補中益氣、回陽救逆,防病保健,強身益壽。非常符合現代人冬日補陽扶正。

艾灸通過對穴位的溫熱刺激,來疏通人體經絡循行,將邪氣排出體外,從而達到祛病強身的效果。是綠色天然的物理療法,傳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在中醫理論中,灸法是調補腎虛的最強法,它借艾之藥性作用於穴位,培補陽氣迅速直接。長期堅持艾灸,效果會更加顯著。

第1日【中脘】  【足三裡】
第2日【命門】     【神闕】
第3日【腎俞】     【關元】
第4日【腰陽關】 【氣海】

現代人飲食生活無規律,經常熬夜、過度勞累,身體長期得不到應有的休息,造成免疫力低下,易生病患。建議堅持艾灸來保健身體,家中常備艾灸器具,隨時隨地隨心灸!

相關焦點

  • 小寒·養生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今年的1月6日,小寒節氣到達,開始進入最冷模式,此階段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避寒,寒氣是很多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中醫講:寒性凝滯,則使經脈氣血阻滯不通,不通則痛。寒性收引,會令筋脈拘攣抽搐,關節屈伸不利。而現代人普遍陽氣不足,這個時候艾灸補陽就如雪中送炭了。《內經》曰:「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 冬季養生:寒為冬令主氣,警惕寒邪致病
  • 知嘛小百科 | 冬季如何養腎?
    養腎多吃黑俗話說紅色入心,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則入腎,生活中有很多黑色的食物
  • 養腎心得:牢記「2吃、1不碰」,提高腎功能,腎也許拍手叫好
    腎病的「禍端」被找到,告誡:5個習慣趁早改,腎或給你點讚攝入過多的鹽分。如果攝入鹽分較多的話,很容易就會導致血壓升高,而且也會損傷腎臟健康,所以在平時要注重控制好鹽分的攝入,而我國標準規定,成年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能超過6克,要注重控制好鹽分的攝入,減輕對腎臟的傷害。飲水不足。
  • 提個醒:一味多數是野生的中藥,清肝、養腎、健脾三種作用,還明目、健腦
    有一味多數是野生的中藥材,它能清肝、養腎、健脾,還能明目、健腦,被稱之為「養陰清肝明目之要藥」,它就是中藥楮實。
  • 【養生篇】冬季補腎的重要性,不可不知!
    立冬養腎,立冬之後,就正式進入冬天了。冬天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而中醫認為「腎者主蟄,封藏之本」,所以說冬天與腎相應。    在八卦體系中冬天與腎也同屬於「坎卦」,冬季寒冷,對腎的考驗非常大。因此歷來冬季養生重視補腎,重視恢復腎氣。中醫上說的腎,指的不僅僅是有形有質的器官。中醫上凡是說到五臟六腑,指的都是功能。說到腎,最重要的就是「腎主收藏」的這一功能了。
  • 冬季吃什麼食物補腎 教你如何補腎壯陽?
    冬天是個進補的好季節,人們要蓄積營養,強身健體,養腎的絕佳時期。冬季吃什麼食物補腎 教你如何補腎壯陽?冬季男人補腎壯陽美食一:當然想補腎效果好,吃點腎.斯.挺,芡實:芡實富含澱粉、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補腎養精的作用,可以與枸杞一同煮粥食用。
  • 冬季「閉藏」養腎,提高免疫力
    我想進一步強調的是,冬季中醫「閉藏」養生很重要,因為其可以培補人體正氣,提升自身免疫力預防新冠肺炎和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下面小編來帶大家科普「閉藏」的重要性。冬季是養生保健最佳時機,「閉藏」養生就是說冬季自然界萬物進入休息養生階段,人體也順應自然,躲避嚴寒,藏住陽氣,適時進補。中醫認為,冬季「閉藏」養生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
  • 【天天膳食】入冬了,氣候寒冷,要注意「養腎防寒」,推薦這款「板慄燒雞塊」,健脾補腎.
    所謂八邪者,風、寒、暑、溼、飢、飽、勞、逸業。為人子者得不慎之,若有疾患,且先詳食醫之法。審其疾狀,以食療之,食療未愈,然後命藥。貴不傷其臟腑也。」「冬三月,此謂閉藏」。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要養腎防寒,今天我們就推薦一款香中帶甜、芳香濃鬱、風味極佳的「板慄燒雞塊」給大家。
  • 養生必養腎 第16節:養腎、呵護骨關節是老年人養生的重中之重
    養腎、呵護骨關節是老年人養生的重中之重蒼龍補天館觀點:    ● 腎精可以生化成骨髓,人過了五六十歲,腎氣開始減弱,腎精不足,骨髓就空虛了,周圍的骨質就得不到足夠的養分,骨關節也就退化,疏鬆了。    ● 年輕時體重過重者,如未進行減重,到老年時就會增加膝關節炎的發生概率。
  • 來碗養腎滋陰湯小補一下!
    在冬季的時候空氣比較乾燥,尤其是對一些有皮膚病的患者來說,很容易會導致皮膚病擴散或者是更加的嚴重,這段時間內一定要避免著涼,要多注意保暖,多曬曬太陽,同時及時的給身體補充水分,塗上潤膚露增加皮膚的水分。         只是太陽大了,很多人會覺得體內也乾燥,皮膚鼻腔乾燥的不行,這說明體內水分太少了,需要滋陰。
  • 放開那個腰子,它才是冬季「補腎之王」,還能防癌健脾
    腎作為一個勤勤懇懇的器官猝不及防就成為調侃對象一加班就腎痛愛是走心,喜歡是走腎新品上線,你準備好腎了嗎以上只是玩笑話腎就像身體裡的「淨化器」俗話說「腎不好人先老」可見它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大家補起腎來也不遺餘力一不小心就會「用力過猛」
  • 每日三養 之 補氣養腎篇(四)
    那麼冬季養腎吃什麼?2、冬季養腎水果桑椹。俗稱桑果,性寒,味甘,有補肝,益腎,滋陰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清代王孟英還說:「桑椹滋肝腎,充血液,健步履。」故腎虛之人,尤其是腎陰不足者,食之最宜。
  • 冬季哮喘易發作,寒喘熱喘要分清!
    另外,哮喘患者通常都屬於過敏性體質,發病的原因與飲食失調、氣候變化和空氣品質都有關,再加之近年來空氣品質降低,PM2.5指數增高,也是導致哮喘疾病發病率升高的原因。寒喘、熱喘,不要傻傻分不清楚哮和喘在定義上並不相同。哮是在情緒激動、興奮或緊張時發出的聲音,喘則是以呼吸次數來命名。不過通常哮和喘會同時出現,並且有寒熱和虛實之分。
  • 冬季手腳冰涼、容易感冒?三種祛寒飲食方案,溫中暖陽防寒~
    冬季氣溫較低,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情況。但不同人群防寒祛寒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請聽專家一一講解。嘉賓主持李然,屬於典型的怕熱不怕冷,即使是到了冬天也不喜歡穿秋褲,一到室內就覺得熱的難受。
  • 健生堂 | 冬季的太陽,曬得正是時候
    根據中醫理論:「冬季養生應當陰陽並重」。雖然冬季是一年到頭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候,但這並不意味著養生只需要養陰就足夠了。中醫講究陰陽平衡的觀念,陰陽是互根的,能相互轉化。陰氣也有促進陽氣生長的作用。「背為陽,心肺主之」。
  • 節氣|小滿養生: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