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腎防寒,冬季是藏匿精氣的時節,立冬過後,天地閉塞,陽潛陰施,陰邪寒氣容易凝滯收引,導致人體陽氣虛弱,氣機、血運不暢,從而引發舊疾。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
因此,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腎氣旺,則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
冬季飲食養生少鹹增苦,鹹味入腎,鹹食易傷腎。應遵循「養陰補腎」、「無擾乎陽」的原則,飲食以調養腎臟為主,滋陰潛陽、多吃高蛋白和豆類食物,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如肉類、蘿蔔、大豆、核桃、芝麻、木耳等。
冬季養腎要注意起居規律:
1.早睡晚起,保養陰陽之氣。
2.適度做散步、慢跑、打球等運動,使腎精氣充盈。
3.加強背部保暖,提升腎部陽氣。
腎就是人體的「熱寶寶」,冬天只要把腎養護好,身體自然就不會受到寒氣入襲。只有腎氣充沛,我們來年的身體才會健康!
冬季注重保健護住腎氣,增強抵抗力,抵禦寒邪入體,很有必要。主要的保健方法有按摩、保健操等。當然最有效果的當屬於艾灸。
艾葉是自然界陽氣最足的植物之一,「灸」是補充陽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用艾灸補陽祛寒養護腎臟是最好不過了。
「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艾灸是治病回陽效果最好的方法。做為中醫國粹,艾灸能調和陰陽、溫通經絡、行氣活血、溫陽補虛、消瘀散結、引熱外行、補中益氣、回陽救逆,防病保健,強身益壽。非常符合現代人冬日補陽扶正。
艾灸通過對穴位的溫熱刺激,來疏通人體經絡循行,將邪氣排出體外,從而達到祛病強身的效果。是綠色天然的物理療法,傳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在中醫理論中,灸法是調補腎虛的最強法,它借艾之藥性作用於穴位,培補陽氣迅速直接。長期堅持艾灸,效果會更加顯著。
第1日【中脘】 【足三裡】
第2日【命門】 【神闕】
第3日【腎俞】 【關元】
第4日【腰陽關】 【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