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小滿養生: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2021-02-12 文化周末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說明脾與溼病關係最為密切,所以治溼必調脾。

1.兩款健脾祛溼的營養粥

山藥薏米蓮子粥:山藥、薏米、蓮子肉、大棗、小米,洗淨一同煮粥,熟後加白糖調勻食用。山藥:甘,平。具有補脾養胃、生津潤肺、補腎澀精等功效,在小滿季節多食山藥,可預防與細菌和病毒感染無關的功能性腹瀉。此外,山藥能生津潤燥,經常食用可滋養皮膚和毛髮。薏米:甘淡,微寒。被譽為「生命健康之禾」,在祛除內熱、健脾利溼上有顯著功效。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在煮粥前用小火炒薏米至微黃。蓮子肉:甘,平。補脾、益肺、養心、益腎。

 茯苓粥:粳米洗淨,加入茯苓粉20克,一同煮熟,放入適量鹽、生薑粒若干,攪勻食用。

2.艾灸 

艾灸對於除溼的效果非常好。中醫養生素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夏天多艾灸,可溫陽祛溼,不僅能預防暑溼感冒,還能除去一年下來堆積在身體裡的溼氣。這裡推薦幾個家居艾灸的穴位:脾俞、胃俞、大橫、三陰交。

脾俞:位於後背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2橫指處。胃俞: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2橫指處。


大橫:肚臍旁開4寸,左右各一個穴位。三陰交:足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後側緣位置。

  註:針灸用來定位的尺寸是自己的手除拇指以外的其餘四指並一起為「3寸」,兩橫指為1.5寸。

  艾灸方法:點燃艾條一端,距離穴位2~4cm處燻灸,使局部有溫熱感,以不感燒灼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注意:中途艾絨燒灰較多時,應將絨灰磕在事先準備好的託盤中,避免脫落在人身上。

3.預防溼邪的小方

 生薏米30克,綠豆30克,茯苓20克,生黃芪20克,生薑15克,水煎煮,取汁內服。

相關焦點

  • 【理事長科普:節氣養生】養陰伏陽在大雪
    性味:味苦澀,性平,入脾、腎經;傳統中醫:分心木,又名胡桃衣,為核桃內的木質隔膜。功效:補腎,固腎澀精;適用:失眠,遺精滑洩,尿血,遺尿,帶下,久洩等症。食用方法:吃核桃與分心木同吃,或用分心木2-3克與枸杞泡水服,不僅對腎虛引起的尿頻、尿急、早洩、失眠等效佳,對今年大雪節氣陽氣外洩也是很好的補救,故為大雪之寶。
  • 【節氣•藥膳食療】冬至節氣,一碗益智仁粥幫您溫脾胃、暖腎陽
    今年從12月21日起進入冬至節氣,冬至是中國傳統養生學上的重要的節氣。中醫認為,益智仁味辛、性溫,有溫脾止瀉攝涎、暖腎縮尿固精的功效。臨床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洩瀉、腹中冷痛、口多唾涎等症狀,或者腎氣虧虛所致的遺尿、尿頻、遺精、白濁等病症。
  • 小寒·養生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今年的1月6日,小寒節氣到達,開始進入最冷模式,此階段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避寒,寒氣是很多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中醫講:寒性凝滯,則使經脈氣血阻滯不通,不通則痛。寒性收引,會令筋脈拘攣抽搐,關節屈伸不利。而現代人普遍陽氣不足,這個時候艾灸補陽就如雪中送炭了。《內經》曰:「諸寒收引,皆屬於腎「。冬天氣溫驟降,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
  • 藥師法門:穀雨節氣養生
    藥師法門:穀雨節氣養生穀雨這個時候我們要能夠藉助天地陽氣升發,進一步來提升脾胃的功能,脾胃功能好了就不會累積脂肪,當然就能夠體型好,身體健康,所以能夠健脾胃是最好的減肥方法。有沒有一個全家人都適合的粥品呢?而且又能夠減肥,但是不肥的人也能夠吃,大家都能吃,不然我一個人煮好麻煩。
  • 【大雪節氣】山藥蓮子排骨湯為您抵擋風寒
    我國古代將「大雪」節氣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 地機穴:「脾土的機關」,治療痛經的要穴!
    地,脾土也。機,機巧、機關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隨地部經水運化到人體各部,運化過程十分巧妙。脾本身屬土,而地機穴暗含有「大地機關」之意,所以如果地機穴的氣血暢通,脾胃的功能自然就會變得強大起來。除了調理脾胃之外,地機穴還是緩解痛經的重要穴位之一。
  • 大雪◎己亥| 體質節氣養生__溫養脾腎,用熱遠熱,藏陽固本~
    大雪 · 養生大雪節氣後雖然越來越冷,但氣溫整體相對往年冬季偏熱,影響陽氣收藏。冬行夏令,外寒內虛,陽氣升浮,難以收藏,將是今年冬季大寒節氣前最突出的問題。溫養脾腎,藏陽固本,疏肝降膽,宣通心肺。脾土太弱不能正常制約腎水,腎水封藏容易受到影響。下焦陽根不足,根本動搖則會產生許多虛火上浮的失衡,如腿腳冰涼、脫髮、口腔潰瘍、頭疼頭暈、煩躁失眠等。宜順應天時,早臥晚起,讓五臟六腑的精華封藏進腎水中。飲食應注意有所節制,不暴飲暴食,忌食生冷冰寒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 今日小滿:一個最「接地氣」的節氣|文摘No.269
    來源於網絡  小滿,24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  寒來暑往是氣候,鳥語花香是物候。小滿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所以小滿也是最「接地氣」的節氣。           其實古人在設定節氣之後,便在逐步歸納各個節氣的物候特徵。小滿的物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四五月份偶爾也會氣溫驟降、天氣寒涼的時段。
  • 致磊哥:萬物皆虛,萬事皆允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從你8歲相識一路看著你長到18歲,心裡滿是欣慰。18歲算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年紀,無論在法律上還是倫常上,你開始真正屬於你自己。你不再受到那些所謂『未成年人』的束縛和保護,從今天開始,你真的可以為己所欲了。很多人會跟講所謂成人的『責任』,比如著名的:我十八歲的時候已經XXXX,你呢?
  • 素養時光 | 溫陽、補脾、驅寒的香芹包燒茶樹菇,應對嚴寒剛剛好
    食養顧問:廣東省中醫院楊志敏教授及「每日一膳」團隊小寒節氣一道香芹包燒茶樹菇,溫陽、補脾、驅寒,應對寒冷的天氣剛剛好。包燒是雲南特色傣味的一種做法,它不用鍋具,用天然的芭蕉葉為烹飪工具,把所有主菜和佐料拌在一起包在其中,在炭火塘中烤熟而來。在雲南「萬物皆可包燒」,有包燒金針菇、包燒茄子、包燒豆腐.
  • 一個潤肺補脾妙方:瓊玉膏
    治宜滋陰潤肺,補氣益脾,瓊玉膏,正具有此功效。瓊玉膏是曾被明成祖朱棣及清朝庸正皇帝誇獎的膏方。組成:新羅人參二十四兩(750克)、生地黃十六斤(4千克)、白茯苓四十九兩(1.5千克)、白沙蜜十斤(2.5千克)。之所以量大,是因此膏服用的時間長。
  • 【節氣】霜降節令養生
    點擊上面↑↑↑關注我們霜降是一年中的第18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10月23日或24日。
  • 說節氣 | 「霜降」到,柿兒俏,吃了柿,不感冒!送養生食譜:冰糖雪梨
    霜降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進入此節氣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 七彩華風—春分節氣:惠風和暢、紙鳶翻飛
    春分節氣習俗春分吃什麼?1.春筍春筍脆嫩鮮美,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筍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具有消食、化痰、解毒等作用。2.黃豆芽春分時,正是黃豆芽大量上市的季節。黃豆芽性寒味甘,可以健脾養肝,恰好符合春季養肝補脾的特點。
  • 脾腎雙補,「千古健脾固腎湯」,特別適合秋季食養
    此後,每有官員南巡,皆以此方燉煮食物養身,久而久之,此方便以『四臣湯』為名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來傳著傳著就變成 『四神湯』了。「四神湯」是中醫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指山藥、蓮子、芡實和茯苓這四位「神仙」,它們匯集在一起後互相補遺,製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養顏、降燥等諸多益處,能起到脾腎雙補的作用。
  • 節氣 | 小雪
    小雪 / Slight Snow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240 º2020 年 11 月 22 日 04:39農曆十月初八,太陽到達黃經240°,運行在房宿附近。夜晚觀天可見北鬥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代替北鬥星,為觀星的人們導航北極星。
  • 雨水節氣唯美說說,雨水的朋友圈說說
    雨水節氣到,春寒仍料峭。別忙減衣裳,小心凍感冒。二月春光好,賞景心情妙。早起伸懶腰,天天開口笑! ​2.水節氣南風緊,則回春旱;南風不打緊,會反春。 ​3.雨水節氣來到,陽光溫暖照耀,星星晴空點綴,喜雨萬物滋潤,鮮花情語浪漫,快樂身心康健!
  • 大寒節氣開始至春分之前的養生思路
    語音:曉亮2021年1月20日進入大寒節氣,天地之間的運氣變化,厥陰風木開始當令。此為初之氣,就六氣而言,至春分前皆同此氣。
  • 試試「甘蔗粥」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趁著佳節到來何不試試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國醫堂牛豫潔教授為您推薦【甘蔗粥】補脾消食、清熱生津、養陰潤燥: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此時養生要注重對肺、脾、腎三髒的養護。【配方】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做法】甘蔗洗淨榨汁,高粱米淘洗乾淨,將甘蔗汁與高粱米共入鍋中,再加入適量清水,煮成薄粥。【功效】補脾消食、清熱生津、養陰潤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