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得的時間長了,即便經過了規範治療,病情得到控制,但由於久咳傷肺,邪氣雖已被去除,但肺臟的正氣尚未完全恢復,雖然少痰但依然會幹咳,且有乏力氣短,咽燥咯血的表現。
比如肺氣腫、肺纖維化、肺癌等呼吸系統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屬肺腎陰虛者,脾氣不足者。就常常有上述症狀,觀舌,舌紅少苔,摸脈,脈細數。
治宜滋陰潤肺,補氣益脾,瓊玉膏,正具有此功效。
瓊玉膏是曾被明成祖朱棣及清朝庸正皇帝誇獎的膏方。
組成:新羅人參二十四兩(750克)、生地黃十六斤(4千克)、白茯苓四十九兩(1.5千克)、白沙蜜十斤(2.5千克)。之所以量大,是因此膏服用的時間長。
《古今名醫方論》作者李中梓對此解說:
乾咳,有聲無痰,是心火來克肺金,肺金受不了便咳嗽抗議。這是本元之病,需要慢慢恢復。若誤用苦寒藥,傷了脾土,脾的兒子肺會受影響。
所以朱丹溪用滋肝補腎的生地黃為君藥,令腎水盛,火自息。又因肺受損要補氣,故用人參補五臟真氣,以生化氣血。又因「虛則補其母」,故用茯苓以培萬物之本。
白蜜為百花之精,味甘歸脾,性潤悅肺,且緩燥急之火。
四者皆溫良和厚之品,寶貴賽瓊瑤,故名瓊玉。
具體來說,
這個方子重用生地黃滋陰壯水,可以制服虛火,不僅生津養液,同時還能涼血。
白蜜通常是指槐花蜜,是一個治療肺燥咳嗽的良藥,補中潤肺,不僅緩燥急之火,同時還能使藥膏成型,改善藥膏的口感。
兩者搭配,甘涼濡潤,益氣滋陰,肺腎同補,故金(肺)水(腎)相生。
人參能大補元氣,善健脾益氣。
茯苓益氣健脾,兼有滲溼化痰的作用。和人參配伍,可增強對脾臟的補益作用。又因茯苓滲溼化痰,可使本方補而不滯,滋而不膩。
四藥相配,甘涼濡潤,益氣滋陰,肺脾兼治。共同達到滋陰潤肺、益氣補脾的作用。
滋陰潤了肺,益氣補了脾,人體臟腑功能強盛,氣血充盈,這對於增長智力,發白返黑,齒落更生,延壽駐顏也有好處。故而瓊玉膏不僅益於肺疾,還有保養養生的效用。
瓊玉膏最早記載於南宋洪遵的《洪氏集驗方》,書中稱方「引申鐵甕方」。製作時先以地黃汁同蜜熬沸,入參、苓(各為末),和勻成膏。
每晨飯前服用15~30克,開水化服。
服用期間,
1、忌油膩食物,忌食蔥、蒜、生蘿蔔及醋等物。
2、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3、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提醒提醒:由於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