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哮喘易發作,寒喘熱喘要分清!

2021-02-12 翔宇藥業

 

寒冬已至,

又到了哮喘患者最難熬的一段時間,

哮喘又被稱為

 「會呼吸的痛」

究竟要注意什麼呢?

中醫學認為,肺為五臟之華蓋。因為肺在體內的位置最高,所以稱作「華蓋」。華蓋是古代皇帝車子上面的大傘,所以肺就像傘一樣保護著身體的其他器官。

中醫還認為,肺是嬌髒,不耐寒熱,因此,在每年秋冬季節溫度變化較大時就容易誘發哮喘。

 

另外,哮喘患者通常都屬於過敏性體質,發病的原因與飲食失調、氣候變化和空氣品質都有關,再加之近年來空氣品質降低,PM2.5指數增高,也是導致哮喘疾病發病率升高的原因。

寒喘、熱喘,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哮和喘在定義上並不相同。哮是在情緒激動、興奮或緊張時發出的聲音,喘則是以呼吸次數來命名。不過通常哮和喘會同時出現,並且有寒熱和虛實之分。

什麼是熱性哮喘?

熱喘表現為呼吸急促,痰和鼻涕呈黃濃黏稠狀,胸悶,吸氣困難,大便比較乾燥,嘴唇泛紅等。要用寒涼藥來治療。

什麼是寒性哮喘?

寒喘同樣有呼吸急促和胸悶的表現,但是痰和鼻涕呈清稀透明、白色或泡沫狀,大便不成形,手腳冰冷,嘴唇蒼白。寒喘的治療則需要溫熱藥。

翔宇藥業.香麻寒喘貼博採眾長,開創性地研製了「三穴同貼」療法,通過同時敷貼肺俞、定喘、膏肓三穴,有效治療小兒支氣管炎、小兒支氣管哮喘、小兒寒喘等小兒疾病。

穴位敷貼療法歷史悠久,通過作用體表諸穴,由表入裡,擴大毛孔提高藥效,通過經絡傳導,改善經絡氣血運行,治療和調整五臟六腑的機能和病理狀態,達到以穴驅邪、扶正強身的效果。

 

麻黃介子同時入藥,夏貼三伏冬貼三九

麻黃:性溫,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芥子:性溫,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

丁香:性溫,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

細辛: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

矮地茶:化痰止咳,利溼,活血;

生薑:散寒、止嘔、止咳。

 

獨創三穴同貼,精準給藥

定喘穴: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肺俞穴:調補肺氣,補虛清熱。

膏肓穴:補益虛損、養肺調心。

小兒咳喘服難、怕打針?

試試香麻寒喘貼,

輕輕鬆鬆貼一帖,

操作簡單,效果明確。

相關焦點

  • 冬季預防哮喘發作 這些TIPS 請收藏
    堅持規範應用控制類藥物,並隨身攜帶哮喘速效緩解類藥物即使平時規律應用哮喘類控制藥物,也可能會在有過敏原環境或其他因素影響下誘發哮喘急性發作。速效緩解類藥物起效快,沙丁胺醇氣霧劑可以在3-5分鐘內起效,並迅速舒張痙攣收縮的支氣管以緩解症狀,以備不時之需。2.
  • 五款緩解哮喘的食療方法,你值得擁有!
    冬季是哮喘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霧霾天氣比較嚴重,就大大地增加了哮喘的患病率。
  • 會宗穴:氣滯喘滿,上肢肌膚痛
    其他疾病:氣滯喘滿,上肢肌膚痛。刺灸法:治法:寒則補之,熱則瀉針出氣。針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脹。多用瀉法。艾灸法: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 冬季養生:寒為冬令主氣,警惕寒邪致病
  • 神奇:一招止哮喘與咳嗽,保證5分鐘見效
    要仔細觀察每次咳嗽發作前有什麼因素存在,找出致敏因素,加以避免,防止再次接觸。
  • 健康飲食:食療哮喘五條飲食注意事項
    新一期《歐洲呼吸學雜誌》刊載的一項研究表明,堅持健康飲食有助預防哮喘、緩解症狀,並更好地控制病情。專家指出:哮喘的食療是很重要的,可以減少藥物的使用且副作用很少,比如吃某些食物可以減少藥物的用量,還包括忌口比如避免吃海鮮可以減少夜間哮喘發作次數。
  • 養生 冬季吃什麼水果止咳化痰
    冬季寒冷乾燥,有些人適應不了天氣變化,頻繁咳嗽,而品種繁多的止咳藥讓人無從下手,其實,只要將生活中常見的幾樣食材組合起來,就能趕走冬季咳嗽。    也叫咳嗽變異型的哮喘。這部分病人他不表現為喘,只表現為咳嗽,但是要用治療哮喘的藥物才能治好他的咳嗽,別的藥是治不好的。
  • 上熱下寒:陽虛於下,虛陽上浮
    上熱主要有哪些熱?下寒主要有哪些寒?
  • 送呼吸科專家號對抗霧霾天|又到支氣管哮喘高發的秋天,防範哮喘發作的六大措施家長記牢!
    1、由於哮喘的本質是氣道的慢性炎症,即使沒有症狀,炎症依然存在,因此在醫生指導下的規律的複診,調整治療是需要的。特別是在這個季節交替的時節。2、迴避過敏原,減少環境汙染的危害:空氣混濁,被動吸菸,吸入空氣中的過敏性物質,包括塵蟎、花粉、黴菌及動物毛屑等都與哮喘發作有關。建議霧霾天關閉門窗,外出戴口罩,醫用防霧霾口罩可以阻擋90%-99%的PM2.5微粒。
  • 久咳必虛,吃梨可緩解,但要學會分清風寒、風熱、虛寒咳!
    久咳必虛,吃梨可緩解,但要學會分清風寒、風熱、虛寒咳!
  • 【冬季話養腎】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養腎防寒,冬季是藏匿精氣的時節,立冬過後,天地閉塞,陽潛陰施,陰邪寒氣容易凝滯收引,導致人體陽氣虛弱,氣機、血運不暢,從而引發舊疾。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因此,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腎氣旺,則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
  • 冬季咳嗽想補肺?分清肺虛類型再用藥!
    肺虛需要補肺,但補肺要分清肺虛的類型和證候,才能正確地選擇對應藥物。肺虛可分為肺氣虛和肺陰虛兩種證候,證候不同,表現症狀就不同,用藥也不相同。所謂肺氣虛,就是肺氣虛弱,呼吸無力,衛外不固導致的證候。表現症狀:咳嗽無力,氣短而喘,動則加重。痰液清稀,聲音低微,倦怠無力。面色無華,或有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舌淡苔白,脈弱。
  • 「冬寒」來臨,出現咳、痰、喘中老年人可怎麼辦?醃上一瓶鹹檸檬,用途多到你想不到!簡單!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猜你還想看:古話說:良醫不治喘, 治喘不露臉,我跳出五臟, 反從六經切入辨證, 卻治好了患者十年的哮喘。老是吐濃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