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咳嗽想補肺?分清肺虛類型再用藥!

2021-02-22 藥店人

大寒已過,天氣越來越冷,感冒的人也越來越多。感冒好了以後,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咳嗽,這種咳嗽的持續時間特別長。

好多患者因此到藥店購買補肺藥品,說是咳嗽咳虛了,該補補肺了。肺虛需要補肺,但補肺要分清肺虛的類型和證候,才能正確地選擇對應藥物。

肺虛可分為肺氣虛和肺陰虛兩種證候,證候不同,表現症狀就不同,用藥也不相同。

所謂肺氣虛,就是肺氣虛弱,呼吸無力,衛外不固導致的證候。

表現症狀:咳嗽無力,氣短而喘,動則加重。痰液清稀,聲音低微,倦怠無力。面色無華,或有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舌淡苔白,脈弱。

治療方法:補益肺氣,固表止汗。

常用中藥飲片:人參、黨參、冬蟲夏草等。

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適用於肺虛咳喘。

冬蟲夏草:適用於肺腎兩虛、精氣不足、咳嗽氣短、自汗盜汗、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勞咳痰血等病症。

常用中成藥:玉屏風顆粒,蟲草清肺膠囊,補肺丸,參鹿健肺膠囊,人參保肺丸、百令膠囊、金水寶膠囊。

用藥提示:用於肺氣虛的藥物藥性多溫熱,陰虛盜汗、外感自汗、邪多虛少者禁用。

表現症狀: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帶血,口乾咽燥,或聲音嘶啞,形體消瘦,顴紅潮熱,或手足心熱,或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療方法:滋陰潤肺。

常用中藥飲片:百合、玉竹、麥冬、五味子、沙參、阿膠。

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於陰虛燥咳、勞嗽咳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玉竹:滋陰潤燥、除煩止咳。用於熱病傷陰、肺胃燥熱、咳嗽少痰、心煩口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飢、尿頻、筋脈失養攣痛、素體陰虛、風溼自汗、勞瘧寒熱等症。

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既善於清養肺胃之陰,又可清心經之熱。

沙參養陰潤肺、益胃生津。適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乾結等。

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常用中成藥:百合固金丸(片)、養陰清肺膏、秋梨潤肺膏、潤肺止嗽丸、清燥潤肺合劑、蜜煉川貝枇杷膏。

肺氣虛和肺陰虛是兩種表現不同的證候,肺氣虛重在補,肺陰虛重在清。

肺氣虛以補氣固表為主,多用補益類藥物。而肺陰虛以潤肺治燥為主,多用清熱涼燥潤肺類藥物。

相關焦點

  • 冬季乾燥咳嗽多,3個食療方,幫你潤肺止咳,心舒氣緩
    冬季氣候乾燥,許多人都開始咳嗽,尤其是肺功能不太健全的老人和小孩,這種情況吃藥也不太管用。
  • 久咳必虛,吃梨可緩解,但要學會分清風寒、風熱、虛寒咳!
    久咳必虛,吃梨可緩解,但要學會分清風寒、風熱、虛寒咳!
  • 冬來咳嗽多 用藥有講究
    每年的冬季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許多人總是疑惑:「為何我吃了一大堆消炎藥,咳嗽仍然持續好久,不見好轉?」中醫學認為,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見症狀,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內外因之分,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單單只是分清外感還是內傷咳嗽還不夠,還須根據自身症狀辨清是內傷還是外感中的哪種類型,才能對症施藥。若是外感風寒型咳嗽,則表現為咳嗽聲重、發悶,咯吐稀薄白痰,伴有咽癢、流清涕、惡寒發熱、頭痛、肢體酸楚等症。此時常選用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功效的通宣理肺丸。若惡寒發熱明顯,可選用散寒解熱口服液。
  • 肺燥陰虛:咳嗽、痰少,藥用「四百二冬膏」補肺養陰
    反覆咳嗽已經半年,痰少,時有血絲咳出,咽喉乾燥,自覺體內發熱發燥,時有手心發熱,大便較幹,睡眠不深,後經檢查為肺結核。除用抗癆藥物外,乃予以四百二冬膏囑其堅持服用,連用3個月後,無咳嗽,自覺體內熱感消失,咽部不乾燥,大便正常。
  • 冬天咳嗽少不了這味藥食兩用的乾果,補肺益腎、止咳平喘,療效甚佳
    冬季也是肺病咳喘的多發季節,治病調養,用到杏仁的情況比較多。在宋朝著名方書《楊氏家藏方》中有杏仁煎,是用杏仁配核桃仁,用於治療虛喘咳嗽。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老年人易發咳嗽、喘憋、痰多等,與肺腎功能下降有關。像杏仁煎這樣的食療方法,寓藥治於食治,長期應用,慢慢調理老年人久喘久咳,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於是,文獻中的這則杏仁煎,就被現代人變通為食治藥膳,給以了「蜜餞雙仁」的名字。
  • 感冒用藥之三:主治太陽傷寒咳嗽的「通宣理肺口服液」
    簡介:怕冷、無汗又有明顯咳嗽的風寒感冒,並且沒有肩頸或身體僵硬酸痛症狀的,可以用「通宣理肺口服液」。這是一款側重於治療太陽傷寒咳嗽的用藥。    在太陽傷寒裡,最核心的用藥是葛根湯顆粒。但如果是太陽傷寒的怕冷、無汗,且咳嗽症狀比較嚴重,同時並沒有頭頸僵硬、肢體酸痛,那麼給大家推薦的中成藥是「通宣理肺口服液」,這是典型的用於傷寒、風寒感冒咳嗽較重情況的用藥。 它的主要組成藥物是:紫蘇葉、桔梗、麻黃、陳皮、前胡、黃芩、枳殼、茯苓、制半夏、甘草和苦杏仁。功效主要是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 每日一湯│冬蟲草燉水鴨補肺益腎,適合常抽菸的中年男人哦
    中醫說,冬季當以養腎為主。我國傳統滋補中藥材冬蟲夏草,具補腎助陽、補肺平喘、補虛損、益精氣的作用。所以,春節期間適合選擇冬蟲夏草進行補腎藥膳調養。  冬蟲夏草,簡稱「蟲草」,其味甘、性平,歸肺腎兩經,具補腎壯陽益精、補肺平喘止咳的作用。《本草從新》稱它「保肺,益腎止血,化痰」。《藥性考》一書說它能「秘精益氣」,具補肺強腎的作用。
  • 秋天吃什麼補肺?四種食物最潤肺!
  • 腰痛症狀多,選藥治療要分清
    內服藥物:三妙丸,四妙丸,防風通聖散,萆薢分清丸。外用:傷溼關節膏貼敷。三、瘀血腰痛症狀:腰痛如刺,痛有定處,痛處拒按;日輕夜重,輕者俯仰不便,重則不能轉側。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脈澀。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內服藥物:腰痺痛膠囊,血府逐瘀顆粒,傷科跌打丸,活血止痛膠囊。
  • 風寒咳嗽防護知多少?
    外加氣溫驟降,人體容易外感風、寒等淫邪,進一步傷害肺部,出現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症狀,冬季是風寒咳嗽的多發季節,在此季節養肺潤肺顯得尤為重要。    風寒咳嗽的病因        因氣溫驟變,或機體抵禦能力不足,風寒邪氣侵襲,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侵犯機體,感受風寒、肺氣失宣所致的風寒咳嗽。
  • 【清·宮廷養生】善於治療冬季咳嗽的二冬膏
    清光緒二十五年八月三十日,御醫們為了預防冬季肺熱咳嗽,便熬製二冬膏為宮中人眾服用。二冬膏處方簡單,據宮廷醫案記載,方為天冬八兩 麥冬八兩 水熬去渣,再加川貝粉二兩,之後加入蜂蜜煉製成膏。 其實本方出自《張氏醫通》,天冬補腎潤肺,麥冬養胃生津,加入川貝母清化痰熱,主要善於治療冬季受熱導致的肺熱咳嗽、咽喉乾燥、痰中帶血、痰黏難出之症。對於現代人,尤其擅長治療氣道高反應引起的慢性咳嗽,感冒恢復期出現的乾咳少痰。方藥簡單,配置簡易,臨床不防一試。
  • 咳嗽有痰?萬能咳嗽湯,秒止咳,一年不犯
    秋季咳嗽困擾著很多人,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為大家推薦一款具有潤肺止咳、養陰防燥功效的秋季養生湯。清熱潤燥,止咳化痰,羅漢果不可少羅漢果味道清甜,性微涼,它可以入藥,歸肺經,能夠滋潤肺臟。羅漢果可以清熱潤燥,有很好的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清肺火,稀釋痰液,幫助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有效排痰。羅漢果還有清熱利咽的作用,可以治療咽喉腫痛。
  • 冬季老是咳嗽怎麼辦?多吃這6種食物,幫你止咳!
    人們感冒後常常會伴隨有咳嗽的症狀,咳嗽對人們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有時咳嗽時間很長,很多人即使感冒好了,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經常咳嗽會嚴重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犯咳嗽的人都很想儘快將其治好。雪梨對於止咳效果很好,它具有清熱化痰作用,將雪梨去皮後跟冰糖一起燉煮,是一道很好止咳化痰的甜品。
  • 任之堂公開:時行小兒感冒咳嗽治療參考方法
    ,加上胃氣不降,飲食停留病機:外寒內熱,上熱下寒,飲食停滯,腑氣不通,升降失司症狀:咳嗽,高燒,煩躁,大便幹,小便黃,舌尖紅,舌根白!治法:解表清裡,健脾和胃用藥:1.處方用藥參考2.食療方白蘿蔔(切片)2兩 香菜1兩
  • 冬季皮膚瘙癢,你知道怎麼用藥嗎?
    老年人和兒童是冬季皮炎的主要患病人群。由於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功能開始退化,約70%的老年人在冬季都會出現這種症狀;而幼兒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尚未健全,也較易出現皮膚乾燥等症狀。冬季瘙癢症又稱皮脂缺乏性溼疹(asteatotic eczema),裂隙性溼疹(eczema craquele),冬令溼疹。主要是小腿、前臂和手部發生以乾燥和發裂為突出的溼疹樣皮炎,那對於皮膚瘙癢,我們該怎麼選擇用藥呢?
  • 【健康講堂】咳嗽吃什麼好的快?4招讓你潤肺防燥
    冬季嚴寒,體弱的人稍有不注意就會感染風寒,一不小心就落下咳嗽的毛病。咳嗽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喉嚨發癢,咽喉幹痛還是會讓人難受,而且有時候風熱感冒好了,咳嗽卻遲遲不能治癒,一直拖下去也不是辦法,得治!感冒後咳嗽不止,要注意什麼?1.感冒後注意休息,勿過度勞累。
  • 冬季經常咽痛,你要學會區分用藥
    冬季的乾燥,不僅容易讓人皮膚乾燥,還容易發生感冒、喉嚨痛等現象。
  • 冬季天冷易咳嗽,三種食材煮成湯,清肺化痰
    一到冬季容易受涼感冒,空氣汙染嚴重,一受涼就愛咳嗽,平常我們感冒咳嗽的時候,如果不嚴重,就會選擇吃梨或者搭配食材熬梨水喝,但是光喝梨水不一定能見效
  • 【養生】秋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按中醫的理論,時髒對應,秋季屬肺。立秋後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補肺的有銀耳、百合、豬肺、柿餅、枇杷、荸薺等。而其中當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屬。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兩種,甜杏仁滋潤補肺功效更強。  《本草綱目》中列舉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潤肺,清積食,散滯。杏仁富含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具有潤肺、止咳、滑腸等功效,對乾咳無痰、肺虛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太淵穴:補肺益氣、止咳化痰、心痛心悸
    功能主治:功能:補肺益氣,止咳化痰,通經復脈;主治:咳嗽氣喘、痰多氣短,咯血胸痛、咽乾咽痛;心痛心悸、無脈症;手腕疼痛無力。穴位配伍:配神門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配經渠治臂內廉痛 (《千金要方》);配列缺治咳嗽風痰 (《玉龍賦》);配魚際治咽幹 (《針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