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廷養生】善於治療冬季咳嗽的二冬膏

2021-02-22 小話國醫

 

有一句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這是為什麼呢?冬天人體的陽氣向內收斂,容易鬱積體內形成內火,所以古人建議吃點蘿蔔,松解身體的氣機,使氣機周流。

 

清光緒二十五年八月三十日,御醫們為了預防冬季肺熱咳嗽,便熬製二冬膏為宮中人眾服用。

二冬膏處方簡單,據宮廷醫案記載,方為

天冬八兩 麥冬八兩 

水熬去渣,再加川貝粉二兩,之後加入蜂蜜煉製成膏。

 

其實本方出自《張氏醫通》,天冬補腎潤肺,麥冬養胃生津,加入川貝母清化痰熱,主要善於治療冬季受熱導致的肺熱咳嗽、咽喉乾燥、痰中帶血、痰黏難出之症。

對於現代人,尤其擅長治療氣道高反應引起的慢性咳嗽,感冒恢復期出現的乾咳少痰。

方藥簡單,配置簡易,臨床不防一試。

熬製膏方需要大約150—200元製作費,大家可以改為中藥配方顆粒或者水丸,省錢划算。

 

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肺燥陰虛:咳嗽、痰少,藥用「四百二冬膏」補肺養陰
    反覆咳嗽已經半年,痰少,時有血絲咳出,咽喉乾燥,自覺體內發熱發燥,時有手心發熱,大便較幹,睡眠不深,後經檢查為肺結核。除用抗癆藥物外,乃予以四百二冬膏囑其堅持服用,連用3個月後,無咳嗽,自覺體內熱感消失,咽部不乾燥,大便正常。
  • 冬季的滋潤佳品——麥冬
    麥冬是一種草本植物,它的關鍵作用是養陰生津,潤肺止咳淨心,針對治療咳嗽、心悸失眠、腸燥便秘等常有一定的實際效果。而應用麥冬,最方便的作法就是說把麥冬煎水製成麥冬茶食用,它的作用與功效是非常好的。麥冬茶還具備滋補養生腎臟的功效,針對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肝炎均具有一定功效的。
  • 咳嗽老不好!這七種中藥製劑,是咳嗽的天然敵人,效果超棒
    咳嗽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家常小病,對於咳嗽很多人就是買藥吃。其實,一些中藥製劑也是可以治療咳嗽的,它們比咳嗽藥更好。那麼,治療咳嗽的中藥製劑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青果丸由青果、金銀花、黃芩、麥冬、玄參、白芍、桔梗等組成。功能清熱利咽、消腫止痛。
  • 枇杷葉膏
    一場秋雨一場涼,入秋之後已經下了好幾場雨了,氣候也漸漸涼爽下來了,因為氣溫差異大,秋季是感冒咳嗽的高發季。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枇杷葉膏。
  • 十個咳嗽九個肺虛,每天兩勺,潤肺止咳,女人秋季養生必備
    而且從中醫來講,十個咳嗽九個肺虛,所以說在身體調理方面應當注意養肺護肺,才能夠減少咳嗽的發生。下面讓我們首先明白咳嗽的誘因,原來是由於秋燥造成的。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為什麼會咳嗽痰多?       秋季,天地之間的陽氣已經開始斂降,太陽出現的時間越來越短,很多人明顯感覺到晝夜溫差大,氣候乾燥,常會出現咽幹唇燥、皮膚乾燥瘙癢、乾咳少痰等「秋燥」的症狀。
  • 肺燥咳嗽,川貝冰糖雪梨膏
    秋季燥邪傷肺易引起咳嗽,主要表現為反覆咳嗽、咳黃痰,伴有口乾、咽痛、便秘、尿赤、身熱或伴有喘息等症狀,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少津、脈滑數或細數。
  • 『健康常識』老年人清涕難收有妙招
    一、艾灸法:可以用藥店裡買來的艾條,點燃後灸頭頂的「百會」、腳底的「湧泉」、小腿上的「足三裡」等穴位,灸的時候離皮膚有一定距離,以皮膚熱而不燙為度,三組穴位各灸15分鐘左右。可以起到溫通經絡,溫助陽氣,益氣固攝的作用。在此期間禁食生冷以免影響療效。
  • 謝小貓的養生大補膏
    冬季進補,已成為民間傳統習俗,中醫學有"冬藏精"、"秋冬養陰"的理論,認為冬令乃是進補強身、祛病延年的大好季節
  • 秘制川貝雪梨膏,你不知道的奧秘(一)!
    從秋季開始到現在,很多人反覆咳嗽,且每次咳嗽時間較長。小朋友之間有互相交叉感染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咳得厲害,我們首先會想到吃一顆含片或是薄荷糖。然而,火神宮袁醫師說,這是不正確的做法。「反覆性咳嗽,最好請醫生辯證是風寒還是風熱,然後對症下藥。開始咳嗽時,不要自己擅自使用潤喉片,在分不清具體病證類型時,用錯潤喉片反倒會加重病情,導致肺氣不宣。」
  • 自製冬季滋補膏——複方桑葚膏
    「冬季進補,來年打虎」。時值冬季,正是做膏、飲用膏方的季節,食用滋補膏是人們在冬季進行補養的一種方法。中醫認為,冬季應補腎,桑葚膏補血滋陰、生津潤腸、烏髮明目,可用於肝腎精血虧損引起的身體消瘦、腰膝酸軟、盜汗、心悸失眠、頭暈眼花、鬚髮早白、口渴咽乾等症。桑葚膏製作簡單又經濟實惠。現介紹筆者曾製作的複方桑葚膏的方法。幹桑葚250克,枸杞100克,龍眼肉80克。
  • 斂陰護陽,冬季養生重在「藏」
    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冬季養生強調「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冬季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早睡晚起,則翌日精力充沛。上班族要儘量「早睡」、不熬夜。清晨寒冷刺激會引起血壓明顯升高,易誘發心梗、腦溢血等疾病的發生,因此提醒老年人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再進行晨練。
  • 冬季養生:寒為冬令主氣,警惕寒邪致病
    風、寒、暑、溼、燥、火,中醫稱之為六邪。如出現身體溫度降低、手足發涼,甚至出現凍瘡。另外,深重的寒氣,還可以損傷全身陽氣。如寒邪束表,則現惡寒、發熱、無汗等,稱之為「傷寒」。若寒邪損傷臟腑陽氣者,謂之為「中寒」。
  • 順時養生 | 小雪食養 · 會做篇(上)
    這「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時節,單調而清簡。古人說:「菜食何味最盛?春初早韭,秋末晚崧(白菜)。」 其實,不同時節的當令食材,與這個節令養生的身體所需,都是剛好吻合。| 冬季養藏湯食材有:生慄子6個(保留內皮,切兩半)、生核桃6個(去殼留皮)、蓮子6個、枸杞15克,葡萄乾15克,陳皮5克。幹蓮子提前浸泡,所有食材一起下鍋,加水煮開後,再煮40分鐘即可。
  • 冬季咳嗽想補肺?分清肺虛類型再用藥!
    感冒好了以後,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咳嗽,這種咳嗽的持續時間特別長。好多患者因此到藥店購買補肺藥品,說是咳嗽咳虛了,該補補肺了。肺虛需要補肺,但補肺要分清肺虛的類型和證候,才能正確地選擇對應藥物。肺虛可分為肺氣虛和肺陰虛兩種證候,證候不同,表現症狀就不同,用藥也不相同。所謂肺氣虛,就是肺氣虛弱,呼吸無力,衛外不固導致的證候。
  • 冬吃蘿蔔有講究,這五種食材搭配,進補食療功效好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那麼冬季多吃蘿蔔到底有沒有道理呢?中醫認為,冬季人們戶外活動減少,出汗散熱的機會相應減少,加上冬季天寒,人們習慣多食羊肉等熱性食物,容易讓人產生內熱,出現消化不良、氣機鬱滯現象,適量地吃一些性涼的蘿蔔,不僅可以消散內熱,還有下氣寬中、消積導滯等作用。胡蘿蔔:具有清熱解毒、補氣明目等功效。
  • 一個好方:黃芪膏
    冬季裡北風一吹,一些人便咳咳咳,嚴重的感覺五臟六腑都能咳出來。三九灸,湯藥顆粒都用上,慢慢和咳嗽老妖周旋。中醫強調治未病,近代名醫張錫純獻上了一個預防方,助人行於寒風,正氣佔上風,咳嗽躲的無影蹤。正氣要佔主導,補氣要藥黃芪當然不可少,而且還要用生的黃芪,以起到固表阻擋寒風之用。
  • 養生 冬季吃什麼水果止咳化痰
    冬季寒冷乾燥,有些人適應不了天氣變化,頻繁咳嗽,而品種繁多的止咳藥讓人無從下手,其實,只要將生活中常見的幾樣食材組合起來,就能趕走冬季咳嗽。    也叫咳嗽變異型的哮喘。這部分病人他不表現為喘,只表現為咳嗽,但是要用治療哮喘的藥物才能治好他的咳嗽,別的藥是治不好的。
  • 冬季老是咳嗽怎麼辦?多吃這6種食物,幫你止咳!
    人們感冒後常常會伴隨有咳嗽的症狀,咳嗽對人們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有時咳嗽時間很長,很多人即使感冒好了,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經常咳嗽會嚴重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犯咳嗽的人都很想儘快將其治好。雪梨對於止咳效果很好,它具有清熱化痰作用,將雪梨去皮後跟冰糖一起燉煮,是一道很好止咳化痰的甜品。
  • 【養生】2018相約健康,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新年新氣象養生走起來眼下正值數九寒天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2018,讓我們一起相約健康血管:遇冷易變脆冬天是心腦血管的「魔鬼季節」,寒冷刺激會使血管痙攣,血壓波動性增大,導致腦出血、腦梗死等增多。肺:霧氣最傷肺冬季清晨霧氣濃厚,寒冷、乾燥的空氣經過肺才能進入人體,此時不加以防護,很容易誘發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還可能落下病根,導致來年復發。建議:冬季晨練不要太早,最好等0點左右、霧氣散去後再鍛鍊;霧霾天外出要戴上口罩;積極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