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秋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2021-02-12 大連宏濟世醫堂中醫門診部

潤燥 首選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立秋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

  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蓮藕的食用方法「生熟兩相宜」。作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涼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紅透明,軟糯清潤,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燉湯,健脾開胃、營養豐富,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補肺 首選杏仁

  蘿蔔杏仁乾薑梨,治咳有效不求醫。

  按中醫的理論,時髒對應,秋季屬肺。立秋後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補肺的有銀耳、百合、豬肺、柿餅、枇杷、荸薺等。而其中當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屬。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兩種,甜杏仁滋潤補肺功效更強。

  《本草綱目》中列舉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潤肺,清積食,散滯。杏仁富含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具有潤肺、止咳、滑腸等功效,對乾咳無痰、肺虛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杏仁最好與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溫熱時喝;和豬肺一起燉湯,也有滋養緩和之效。當然,當零食吃的烤杏仁也能適當吃一些。甜杏仁和烤過的大杏仁在超市和農貿市場都能買到,苦杏仁一般在中藥店出售,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養陰 首選蜂蜜

  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進入秋季,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養陰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鰍、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鮮山藥、白果、梨、紅棗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中醫認為,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藥毒、養脾氣、悅顏色的功效,因此擁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種非常好的能量補充品,對於緩解疲勞效果顯著。

  蜂蜜可以直接調入溫水中飲用,也可以與鮮榨的果汁混合。將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蓋蒸熟,能補肺陰不足。在涼拌西紅柿等涼菜中加入蜂蜜也很不錯;蜂蜜也可和時令水果相拌,味道鮮美。


多酸 首選葡萄

  蜂蜜潤腸又益壽,葡萄增色又年少。

  「少辛增酸」是中醫營養學關於秋季飲食最重要的原則之一,秋天要多酸,就是要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蘋果等,而要少吃甜味的西瓜、甜瓜等。

  眼下正大量上市的葡萄,正是「酸」的好水果。葡萄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時多吃還能幫助機體排毒,解內熱。紅色葡萄可軟化血管、活血化淤,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白葡萄有潤肺功效,適合咳嗽、呼吸系統不好的人吃。綠葡萄則偏重清熱解毒。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陰養腎的功效更為突出。

  葡萄最好整顆吃。葡萄也可以和酒釀、糖桂花等一起熬製酒釀葡萄羹;煮甜粥的時候放一些也不錯。另外,自製家釀葡萄酒,也很美味天然。


世醫堂中醫養生:zgdlsyt

1、如果您覺得「世醫堂中醫養生」對您和身邊的朋友們有幫助,請「分享給朋友」或「發送至朋友圈」(如上圖)或加我們的微信號:zgdlsyt

2、想與我們有更多的交流嗎?歡迎您加入我們中醫健康QQ群:122164968

3、如果您或您的親友有什麼疑難雜症,也可致電諮詢我院的專家:400-8700123

4、如果您想對我院做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歡迎您登錄我院官網:www.zgdlsyt.com

宏濟世醫堂總館:大連市西崗區宏濟街80號

宏濟世醫堂大藥房:大連市沙河口區黃河路512號

宏濟世醫堂開發區門診:大連市開發區金瑪路291號

宏濟世醫堂春柳門診:大連市沙河口區西南路800號-7

相關焦點

  • 立秋後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多酸!這幾種食物立秋大補
    (廣告合作:61320203)1、潤燥首選蓮藕蓮藕的食用方法「生熟兩相宜」。作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涼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紅透明,軟糯清潤,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燉湯,健脾開胃、營養豐富,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 【養生乾貨—食療養生】秋季潤燥飲
    4、冰糖有潤肺的作用,愛吃甜的可多加一些。5、鍋中水開之後放入以上材料,煮10多分鐘即可。溫燥的人適合飲用秋梨飲,以下便是溫燥的症狀:嗓子幹癢咳嗽,咳了一陣出現胸痛,且痰中帶血。舌乾苔黃,身熱有汗。平時也可用百合川貝作藥膳調養,做法如下:選取川貝粉 3克,秋季白梨1個,冰糖適量。
  • 補肺阿膠粥
    秋季五行中屬金,是收穫的季節,五臟應肺。秋季也是由夏向冬的過渡階段,人體的多數生理指標在這個時候都有一定的波動,最明顯的就是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易生病。其中,尤其以呼吸系統的疾病最為多見。聽眾朋友,中國古代醫學就認為,秋季可以通過食療來達到生津潤肺、補氣益肺的效果。飲食養肺應多吃有補肺潤燥功能的食材,起到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
  • 【秋季養生】陳瑞芳:喝茶潤燥
    喝茶潤燥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 陳瑞芳教授文/羊城晚報記者 謝哲秋天是主燥的季節,氣候乾燥,餘熱未消,人體津液未完全恢復平衡而作為中國人千年的傳統,喝茶養生正好能夠潤燥的功效。那麼,秋季適合喝什麼茶養生呢?青茶最適合秋季由於秋季天氣乾燥,給身體補水也是潤燥的方法之一,所以喝茶養生最適合不過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陳瑞芳介紹,廣東人愛喝茶其實是很好的習慣。
  • 【養生】秋季燕窩好處多
    為了應對冬天的寒冷,很多人都會在立秋之後開始補充身體營養,但往往都是盲目的選擇大補之物,這樣反倒不利於吸收,因為經過一個夏季的消耗,人體腸胃比較虛弱。中醫裡也提到「四季五補」,即春季「升補」,夏季「清補」,秋季「平補」,冬季「滋補」。因此,在秋季可以多選擇一些芝麻、核桃、紅棗、蓮子和桂圓之類適於平補的食材。
  • 「春來茶館」聊秋季養生
    秋季養生宜順應自然界陰昇陽降的變化,其原則是補充陰精,促進陽氣的收斂下降。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滋陰潤燥,以養肺為宜。早餐建議多食用溫熱的粥品,對秋季養生大有益處。      中醫認為「培土(脾)可以生金(肺)」,調理脾胃可以達到補肺的目的,所以,入秋後的脾胃調理非常重要。
  • 秋天吃什麼補肺?四種食物最潤肺!
  • 秋季如何養生?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老師:多吃白菜
    《黃帝內經》中提到養生其實就是養「氣」。但人體臟腑、氣血會隨著一年四季自然界的陽氣變化而變化,出現周期性盛衰。那怎麼辦呢?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講師趙謙老師在中醫養生直播大講堂中為我們進行了講解,並且對秋季養生方法著重進行了分享。
  • 【養生療疾 每日一膳】月餅吃多了?試試「甘蔗粥」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趁著佳節到來何不試試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國醫堂牛豫潔教授為您推薦【甘蔗粥】補脾消食、清熱生津、養陰潤燥: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在飲食攝養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所以秋日可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
  • 【社會·提示】七種秋季養生菜品推薦
    秋天氣候乾燥,人體抵抗力較弱、易感冒,今日小嘉為您推薦七種秋季養生菜品,一起看看吧。
  • 豆漿+燕麥 秋季健康養生黃金組合
  • 秋季養生的「收養」之道!
    秋季不僅僅是稻穀秋收,人體也該「秋收」了。秋季養生的「收養之道」到底是收什麼呢?
  • 秋冬養生補血新劑型,吉春驢膠補血丸就是行!
  • 西安市中醫醫院任媛媛主任醫師做客西安晚報 為讀者詳解秋季養生知識
    活動特邀我院針灸科任媛媛主任醫師為大家講解關於秋季養生的相關知識,指出生活中常見的養生保健誤區,告訴大家在秋燥時節如何科學養生。任主任深入淺出,專業嚴謹的科普方式贏得了讀者們的一致好評。養生當與天時氣候同步,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季養生原則,進入秋季,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中醫理論認為,肺主肅降,與秋季相應,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而秋季乾燥,燥邪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
  • 肺燥陰虛:咳嗽、痰少,藥用「四百二冬膏」補肺養陰
    功效:生津潤燥,補肺養陰。主治:陰虛肺燥之咳嗽、痰少,尤其是適宜肺結核所致咳嗽、痰中帶血。用法:將六味藥連續煎3遍,將所煎的3遍藥液兌在一起,過濾,沉澱,取上清液濃縮,再加蜂蜜收膏即成,每次取適量膏劑用開水衝服。也可用上述藥煎湯內服。
  • 「寒露」節氣的養生之道
    頸腰腳,多保暖寒露之後,我們需要注意肩頸、腰背、腳部等部位的保暖。酸甘潤,解燥邪隨著人體陽氣收斂,養生需要遵循「收斂」的原則,保養陰精,以順應秋冬養陰的原則。仲秋至深秋,氣候乾燥,人體容易缺失水分。因此,秋季飲食應以「酸、甘、潤」為主,少食辛溫發散的食品。中醫學認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陰生津。因此,秋季適宜多吃薺菜、甘蔗、竹筍、豆類、雪梨、蜂蜜、銀耳、百合、蓮子、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養陰、生津、潤燥,緩解人體乾燥症狀。
  • 冬季咳嗽想補肺?分清肺虛類型再用藥!
    大寒已過,天氣越來越冷,感冒的人也越來越多。感冒好了以後,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咳嗽,這種咳嗽的持續時間特別長。好多患者因此到藥店購買補肺藥品,說是咳嗽咳虛了,該補補肺了。肺虛需要補肺,但補肺要分清肺虛的類型和證候,才能正確地選擇對應藥物。肺虛可分為肺氣虛和肺陰虛兩種證候,證候不同,表現症狀就不同,用藥也不相同。
  • 秋季養生,白色入肺,蓮子銀耳粥尤佳
    這個季節,養生應當遵循潤燥、補肺、養陰法則,可選用防燥不膩的立秋3寶——南瓜、銀耳、水梨,調理脾胃,或是蓮子銀耳粥,以達到到滋陰、潤肺、護脾胃的補益效果。立秋是鍾夠民俗中24節氣之一,每年8月7、8日為立秋。因正逢夏、秋季節交替,大家的日常飲食應該少吃生冷寒涼食物,多吃熟、溫、軟、易消化食物,應以蒸、煮、燉、燜為主,忌油炸、燒烤、煎等烹調方式,以調養脾胃。
  • 它是秋季養生「黃金果」,但兩類人不適合多吃!
    此時小小的石榴就能派上大用場,可謂秋季養生的「黃金果」。秋季吃石榴好處多:抗菌抑毒實驗證明,石榴皮煮水具有廣譜抗菌功效,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石榴在抑制傷寒桿菌中居百種中藥之首,石榴皮水煎劑還能抑制流感病毒。
  • 【健康漫談】秋季養生:食物宜選潤燥生津食品
    秋天越走越濃,經過一個漫長炎熱的夏季,人們的脾胃多有損傷,消化功能尚處於脆弱狀態。因此,剛入秋不宜大補,應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主,為秋冬寒冷季節進補打下良好基礎。食物宜選潤燥生津類立秋雖然標誌著秋季的開始,但剛立秋後氣溫還是較高,空氣溼度也大,再加上人們在夏季常常因為苦夏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別是過於滋膩的養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長期處於虛弱的胃腸一下子不能承受,反而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而不宜過於滋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