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茶館」聊秋季養生

2021-03-05 春來茶館說吧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認為秋季應順四時更迭而養陰氣,促使陽氣收斂沉降,以為來年生命的循環再旺,萬物來復,陽氣的生發而儲備能量。秋季養生宜順應自然界陰昇陽降的變化,其原則是補充陰精,促進陽氣的收斂下降。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滋陰潤燥,以養肺為宜。早餐建議多食用溫熱的粥品,對秋季養生大有益處。可適量多飲用溫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流質,多食用梨、甘庶、荸薺、蓮子、柿子、蜂蜜、山藥、百合、銀耳、蘿蔔、西葫蘆、茭白、南瓜、紅棗、核桃、百合、沙參、桑葚、枇杷、芝麻、糯米、粳米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中醫認為「培土(脾)可以生金(肺)」,調理脾胃可以達到補肺的目的,所以,入秋後的脾胃調理非常重要。脾虛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或有噯氣、口氣、大便稀粘等症狀,飲食宜規律,少吃多餐,不吃西瓜、冰飲等寒涼之物,戒菸戒酒,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食用如黨參、白朮、茯苓、芡實、山藥等健脾化溼的藥材,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中醫認為「肺屬金,肝屬木」,肺氣盛於秋季,容易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以抑制甚至損傷肝的功能,所以飲食上宜「少辛增酸」,少食用姜、花椒、辣椒等辛味食物,多進食酸、甘味食物,以增強肝臟的代謝功能,抵禦過盛肺氣的抑制。酸味收澀滋潤,亦有助於肺氣的肅降。

 

       秋季養生,生活起居也應相應調整,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建議比平時多睡一個小時,注意早睡早起,以適應「秋乏」。「秋凍」也應因人而異,此時暑熱尚未退盡,不宜洗冷水澡,不宜過早過多地添加衣服,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老人和兒童的抵抗力弱,對氣溫的變化比較敏感,應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

      秋季的景象給人一種蕭瑟的氣氛,易使人多愁善感,而情緒的悲愁又易引起氣機不暢,鬱結不舒,進而引起各種生理疾病。所以秋季應注意豁達樂觀,多參加社交活動,保持心情舒暢愉悅,避免負面情緒的困擾。

      秋風漸起,一場秋雨一場涼,「春來茶館」溫馨提示:請大家重視秋季飲食與生活起居的調養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養生乾貨—食療養生】秋季潤燥飲
    平時也可用百合川貝作藥膳調養,做法如下:選取川貝粉 3克,秋季白梨1個,冰糖適量。中醫講究以形補形,但這時我們吃點動物肺臟會補過了。中醫說「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正常的平和之人在秋季的肺是比較旺的,如果再吃肺就會導致補過了。秋季養生要收斂人體的陽氣,辛辣的食物主發散,會外散陽氣,而酸的食物可以幫我們收斂體內陽氣。所以減辛增酸的飲食法則,可生津潤燥,有助於秋季養生。
  • 【天天養生】今日話題:秋季養生要點
    代表課程有《四季養生》《中醫理論與實踐應用》《慢性病的自我預防與管理》系列等課程
  • 皇味食品 | 秋季養生食譜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4、多吃根菜  •  古人云: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秋冬相接的季節,應季的根菜大量上市,這時的根菜既新鮮又便宜,而且耐儲藏,特別適合多多食用。像常見的蘿蔔、山藥等,雖然普通,營養價值卻很大,可謂是「滋補珍品」。
  • 【秋季養生】陳瑞芳:喝茶潤燥
    而作為中國人千年的傳統,喝茶養生正好能夠潤燥的功效。那麼,秋季適合喝什麼茶養生呢?青茶最適合秋季由於秋季天氣乾燥,給身體補水也是潤燥的方法之一,所以喝茶養生最適合不過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陳瑞芳介紹,廣東人愛喝茶其實是很好的習慣。
  • 【養生】康佰教您幾招秋季養生之道
    秋季天氣乾燥,氣溫逐漸變冷,身體也更加容易疲倦乏力,這時候,掌握一些日常的養生保健常識將為你的健康加分。
  • 秋季養生的「收養」之道!
    秋季不僅僅是稻穀秋收,人體也該「秋收」了。秋季養生的「收養之道」到底是收什麼呢?
  • 西安市中醫醫院任媛媛主任醫師做客西安晚報 為讀者詳解秋季養生知識
    活動特邀我院針灸科任媛媛主任醫師為大家講解關於秋季養生的相關知識,指出生活中常見的養生保健誤區,告訴大家在秋燥時節如何科學養生。任主任深入淺出,專業嚴謹的科普方式贏得了讀者們的一致好評。任主任重點從情志調控、飲食起居、運動鍛鍊以及經絡保健等方面,以樸素的語言和易懂的道理立足生活話養生,並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養生進補誤區進行了糾正,提醒廣大讀者養生一定要以自身實際情況出發,遵循科學規律,不可盲目補養,更不可人云亦云
  • 【社會·提示】七種秋季養生菜品推薦
    秋天氣候乾燥,人體抵抗力較弱、易感冒,今日小嘉為您推薦七種秋季養生菜品,一起看看吧。
  • 秋季養生必備,正宗山東阿膠!
    懂得養生的夥伴們都知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最適合滋補身體的時候。但是該怎麼補?吃點啥補呢?
  • 秋季養生食譜:清炒南瓜藤的做法
    做法:先摘去南瓜藤的葉子和老杆,再將南瓜藤外皮撕乾淨,搓去絨毛(藤嫩尖上的小葉片可以保留);然後,將摘淨的南瓜藤清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成4釐米長的段備用;蒜頭剝衣,用刀切成蒜片(也可以剁成蒜茸);淨鍋置旺火上,舀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蒜片煸出香味,然後,迅速倒入南瓜藤翻炒均勻;再加入清湯、精鹽、雞精燒沸至軟;待南瓜藤熟時,加入美極鮮醬油,翻炒均勻,出鍋裝碟即成
  • 秋季如何養生?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老師:多吃白菜
    《黃帝內經》中提到養生其實就是養「氣」。但人體臟腑、氣血會隨著一年四季自然界的陽氣變化而變化,出現周期性盛衰。那怎麼辦呢?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講師趙謙老師在中醫養生直播大講堂中為我們進行了講解,並且對秋季養生方法著重進行了分享。
  • 豆漿+燕麥 秋季健康養生黃金組合
  • 潤肺解燥,秋季養生吃它們就對了!
    掉發、口舌乾燥、皮膚瘙癢這些秋季常見問題,都和肺有關所以秋季養生關鍵就在「肺」
  • 【養生】秋季燕窩好處多
    為了應對冬天的寒冷,很多人都會在立秋之後開始補充身體營養,但往往都是盲目的選擇大補之物,這樣反倒不利於吸收,因為經過一個夏季的消耗,人體腸胃比較虛弱。中醫裡也提到「四季五補」,即春季「升補」,夏季「清補」,秋季「平補」,冬季「滋補」。因此,在秋季可以多選擇一些芝麻、核桃、紅棗、蓮子和桂圓之類適於平補的食材。
  • 【養生】秋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  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蓮藕的食用方法「生熟兩相宜」。
  • 臺灣丨雲起茶館
    雲起茶館的老房子非常美,藤蔓植物爬滿了圍牆及大門,滿院的綠色帶給人清新舒適的感覺。茶館的小院內有戶外座位,環境整理的乾淨舒適,一旁還有祝山車站的裡程木牌。商品銷售區有各式各樣的茶葉可買,包裝非常有設計感,櫻花罐適合買來送人,裸裝包裝則適合自己喝。
  • 最適合秋季吃的五大養生水果,快看看吧
    秋季是成熟的季節,各種色彩誘人、味道鮮美的水果開始紛紛上市,滿足了人們的味覺。
  • 秋季養生燕窩薏仁粥
    所謂"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秋天應透過正常作息、運動、飲食等來調理身體, 儲備身體所需的營養以迎接冬天的來臨。秋天的食補應著重在生津、益胃、清燥、潤肺。肺"喜潤惡燥",而秋天主"燥",最易傷肺,飲食尤其要注意滋陰潤肺。潤肺去燥的最佳食品就是燕窩。
  • 秋季絲瓜的養生功效
    秋季多吃瓜果身體好眾多瓜果中,以絲瓜養生功效最佳。絲瓜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通經活血,還能滋潤肌膚、美白祛斑。非常適合女人秋天吃。1、治腳汗過多將老絲瓜燒成炭,研成細末,撒在鞋中,赤腳連穿半月。2、健腦美容由於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
  • 清補才是王道 秋季養生六種蔬菜湯潤肺!
    1、秋季養生湯之山藥湯  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胺基酸和礦物質,保健,有加能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等保健浸染。最常見的就是西餐中的紅菜湯,也叫羅宋湯,把土豆、胡蘿蔔、紫菜頭、洋蔥、牛肉一路煲煮,酸甜開胃。另外,土豆牛肉湯也是最經典的搭配之一,其美味十足,還能健脾養胃。  3、秋季養生湯之冬瓜湯  冬瓜性寒,有潤肺生津、清熱利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