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梨飲有清熱化痰、滋陰潤肺的效果。在家製作秋梨飲的方法如下:
1、將梨切開,去掉梨核兒,留下梨肉和梨皮。
2、梨肉與藕片都切成片,藕一定要帶著藕節。
3、大棗用10克,一般一天用7顆。將大棗掰開。
4、冰糖有潤肺的作用,愛吃甜的可多加一些。
5、鍋中水開之後放入以上材料,煮10多分鐘即可。
溫燥的人適合飲用秋梨飲,以下便是溫燥的症狀:嗓子幹癢咳嗽,咳了一陣出現胸痛,且痰中帶血。舌乾苔黃,身熱有汗。
平時也可用百合川貝作藥膳調養,做法如下:選取川貝粉 3克,秋季白梨1個,冰糖適量。
1、梨去把兒,削蓋,把梨核掏出。注意不要掏穿梨底。
2、在梨中放入川貝粉和幾顆冰糖。
3、蓋回梨蓋用牙籤戳上,上鍋隔水蒸1個半到兩小時即可。
涼燥的表現:咳嗽喉癢、乾咳無痰、舌白而幹、惡寒無汗。
陳皮入肺胃經,可化痰可和胃。山楂有消食的作用。蜂蜜可以潤肺養血。
做法:陳皮6克,山楂15-30克,泡透之後煮10分鐘即可。等水涼了之後,加蜂蜜。注意糖尿病人就不要喝蜂蜜了。
清蒸白木耳輔以葡萄,葡萄有補氣血的作用,如果沒有葡萄的話,也可用葡萄乾代替。將蒸好的白木耳與葡萄一起放入榨汁機裡榨汁即可。
枸杞可泡水喝或者直接食用,有補肺腎的滋潤作用。枸杞還可與梨一起蒸製,做法如下:將梨洗淨,削蓋、掏核。放入枸杞蓋上蓋,上鍋隔水蒸1個小時即可。
溫燥與涼燥同屬秋燥,而秋令主肺,溫燥、涼燥都可襲肺。中醫講究以形補形,但這時我們吃點動物肺臟會補過了。中醫說「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正常的平和之人在秋季的肺是比較旺的,如果再吃肺就會導致補過了。
秋季養生要收斂人體的陽氣,辛辣的食物主發散,會外散陽氣,而酸的食物可以幫我們收斂體內陽氣。所以減辛增酸的飲食法則,可生津潤燥,有助於秋季養生。
秋季可以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如蘿蔔、藕、梨、山藥。蘿蔔降氣,可以順肺氣而補肺。山藥可以補肺脾腎三髒。
玉樹雙菇的做法:
1、草菇、香菇切丁,下鍋焯水後撈出。
2、梨切丁,彩椒切丁,蝦仁焯水撈出。
3、調汁。在鍋中加入清水、耗油、醬油,三者比例為2:1:0.5。汁燒開後加水澱粉勾芡,粘稠度控制在汁起均勻的大泡即可。
4、關火放入蘑菇、蝦仁、彩椒、梨,用餘溫將原材料燙熟。
5、茼蒿燙熟,放入盤中,將醬汁淋在茼蒿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