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乾貨—食療養生】秋季潤燥飲

2021-02-26 杭錦發布



秋梨飲有清熱化痰、滋陰潤肺的效果。在家製作秋梨飲的方法如下:

1、將梨切開,去掉梨核兒,留下梨肉和梨皮。

2、梨肉與藕片都切成片,藕一定要帶著藕節。


3、大棗用10克,一般一天用7顆。將大棗掰開。

4、冰糖有潤肺的作用,愛吃甜的可多加一些。

5、鍋中水開之後放入以上材料,煮10多分鐘即可。

溫燥的人適合飲用秋梨飲,以下便是溫燥的症狀:嗓子幹癢咳嗽,咳了一陣出現胸痛,且痰中帶血。舌乾苔黃,身熱有汗。

平時也可用百合川貝作藥膳調養,做法如下:選取川貝粉 3克,秋季白梨1個,冰糖適量。


1、梨去把兒,削蓋,把梨核掏出。注意不要掏穿梨底。

2、在梨中放入川貝粉和幾顆冰糖。


3、蓋回梨蓋用牙籤戳上,上鍋隔水蒸1個半到兩小時即可。


涼燥的表現:咳嗽喉癢、乾咳無痰、舌白而幹、惡寒無汗。


陳皮入肺胃經,可化痰可和胃。山楂有消食的作用。蜂蜜可以潤肺養血。


做法:陳皮6克,山楂15-30克,泡透之後煮10分鐘即可。等水涼了之後,加蜂蜜。注意糖尿病人就不要喝蜂蜜了。


清蒸白木耳輔以葡萄,葡萄有補氣血的作用,如果沒有葡萄的話,也可用葡萄乾代替。將蒸好的白木耳與葡萄一起放入榨汁機裡榨汁即可。



枸杞可泡水喝或者直接食用,有補肺腎的滋潤作用。枸杞還可與梨一起蒸製,做法如下:將梨洗淨,削蓋、掏核。放入枸杞蓋上蓋,上鍋隔水蒸1個小時即可。


溫燥與涼燥同屬秋燥,而秋令主肺,溫燥、涼燥都可襲肺。中醫講究以形補形,但這時我們吃點動物肺臟會補過了。中醫說「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正常的平和之人在秋季的肺是比較旺的,如果再吃肺就會導致補過了。

秋季養生要收斂人體的陽氣,辛辣的食物主發散,會外散陽氣,而酸的食物可以幫我們收斂體內陽氣。所以減辛增酸的飲食法則,可生津潤燥,有助於秋季養生。


秋季可以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如蘿蔔、藕、梨、山藥。蘿蔔降氣,可以順肺氣而補肺。山藥可以補肺脾腎三髒。



玉樹雙菇的做法:

1、草菇、香菇切丁,下鍋焯水後撈出。

2、梨切丁,彩椒切丁,蝦仁焯水撈出。

3、調汁。在鍋中加入清水、耗油、醬油,三者比例為2:1:0.5。汁燒開後加水澱粉勾芡,粘稠度控制在汁起均勻的大泡即可。


4、關火放入蘑菇、蝦仁、彩椒、梨,用餘溫將原材料燙熟。

5、茼蒿燙熟,放入盤中,將醬汁淋在茼蒿上即可。




相關焦點

  • 【秋季養生】陳瑞芳:喝茶潤燥
    喝茶潤燥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 陳瑞芳教授文/羊城晚報記者 謝哲秋天是主燥的季節,氣候乾燥,餘熱未消,人體津液未完全恢復平衡而作為中國人千年的傳統,喝茶養生正好能夠潤燥的功效。那麼,秋季適合喝什麼茶養生呢?青茶最適合秋季由於秋季天氣乾燥,給身體補水也是潤燥的方法之一,所以喝茶養生最適合不過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陳瑞芳介紹,廣東人愛喝茶其實是很好的習慣。
  • 秋季養生的「收養」之道!
    秋季不僅僅是稻穀秋收,人體也該「秋收」了。秋季養生的「收養之道」到底是收什麼呢?
  • 【養生】秋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潤燥 首選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 冬季養生在於潤燥,此湯可健脾益胃,潤燥生津!
    關注十三行國醫館|每天收穫些健康微信號:廣州市十三行國醫館冬季養生,重點在於滋陰潤燥,否則容易導致皮膚乾燥、唇裂、鼻幹出血等症狀
  • 「春來茶館」聊秋季養生
    秋季養生宜順應自然界陰昇陽降的變化,其原則是補充陰精,促進陽氣的收斂下降。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滋陰潤燥,以養肺為宜。早餐建議多食用溫熱的粥品,對秋季養生大有益處。脾虛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或有噯氣、口氣、大便稀粘等症狀,飲食宜規律,少吃多餐,不吃西瓜、冰飲等寒涼之物,戒菸戒酒,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食用如黨參、白朮、茯苓、芡實、山藥等健脾化溼的藥材,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 豆漿+燕麥 秋季健康養生黃金組合
  • 【養生療疾 每日一膳】月餅吃多了?試試「甘蔗粥」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趁著佳節到來何不試試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國醫堂牛豫潔教授為您推薦【甘蔗粥】補脾消食、清熱生津、養陰潤燥: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時節,我們的身體開始變得衰弱,為了滋陰潤燥,建議多吃藥膳,平補陰虛,強身健體。此時養生要注重對肺、脾、腎三髒的養護。【配方】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做法】甘蔗洗淨榨汁,高粱米淘洗乾淨,將甘蔗汁與高粱米共入鍋中,再加入適量清水,煮成薄粥。
  • 【養生】康佰教您幾招秋季養生之道
    秋季天氣乾燥,氣溫逐漸變冷,身體也更加容易疲倦乏力,這時候,掌握一些日常的養生保健常識將為你的健康加分。
  • 秋季如何養生?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老師:多吃白菜
    《黃帝內經》中提到養生其實就是養「氣」。但人體臟腑、氣血會隨著一年四季自然界的陽氣變化而變化,出現周期性盛衰。那怎麼辦呢?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講師趙謙老師在中醫養生直播大講堂中為我們進行了講解,並且對秋季養生方法著重進行了分享。
  • 【社會·提示】七種秋季養生菜品推薦
    秋天氣候乾燥,人體抵抗力較弱、易感冒,今日小嘉為您推薦七種秋季養生菜品,一起看看吧。
  • 西安市中醫醫院任媛媛主任醫師做客西安晚報 為讀者詳解秋季養生知識
    活動特邀我院針灸科任媛媛主任醫師為大家講解關於秋季養生的相關知識,指出生活中常見的養生保健誤區,告訴大家在秋燥時節如何科學養生。任主任深入淺出,專業嚴謹的科普方式贏得了讀者們的一致好評。養生當與天時氣候同步,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季養生原則,進入秋季,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中醫理論認為,肺主肅降,與秋季相應,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而秋季乾燥,燥邪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
  • 【養生】秋季燕窩好處多
    為了應對冬天的寒冷,很多人都會在立秋之後開始補充身體營養,但往往都是盲目的選擇大補之物,這樣反倒不利於吸收,因為經過一個夏季的消耗,人體腸胃比較虛弱。中醫裡也提到「四季五補」,即春季「升補」,夏季「清補」,秋季「平補」,冬季「滋補」。因此,在秋季可以多選擇一些芝麻、核桃、紅棗、蓮子和桂圓之類適於平補的食材。
  • 它是秋季養生「黃金果」,但兩類人不適合多吃!
    此時小小的石榴就能派上大用場,可謂秋季養生的「黃金果」。秋季吃石榴好處多:抗菌抑毒實驗證明,石榴皮煮水具有廣譜抗菌功效,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石榴在抑制傷寒桿菌中居百種中藥之首,石榴皮水煎劑還能抑制流感病毒。
  • 【天天養生】今日話題:秋季養生要點
    代表課程有《四季養生》《中醫理論與實踐應用》《慢性病的自我預防與管理》系列等課程
  • 飲食 | 立秋後注意養生,四款潤肺湯水必備
    尤其既往有老肺病,反覆咳嗽、咳痰的人群,更易在此時發作、加重,故「養生」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可盲目。初秋之時,仍當以補氣健脾化溼為主,尤其神疲乏力、口粘口苦、面部油膩、消化不良、大便粘膩者適用,如食用黨參小米粥、山藥黃精粥、芡實糊、黃芪燉雞湯等。
  • 潤肺解燥,秋季養生吃它們就對了!
    掉發、口舌乾燥、皮膚瘙癢這些秋季常見問題,都和肺有關所以秋季養生關鍵就在「肺」
  • 養生食材「黑豆」的食療方法, 具體養肝補血, 烏須黑髮的功效!
    每一種食物都有著它的營養價值以及養生的方式和方法,大家要懂得去利用,去合理的搭配。
  • 皇味食品 | 秋季養生食譜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6、少吃辛辣  •  秋季人體的抵抗力會明顯下降,要注意飲食上少吃一些辛味辣味的刺激食物,這類食物會刺激胃腸,引發一些潰瘍及炎症,其次這類食物會傷及肺部,再次特別提醒要注意。
  • 秋季食療養生 五款養生粥最適合
    食療養生法簡稱「食養」。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俗話也就是通過吃來對我們的身體進行保養。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材料:鴨腿1隻,海帶50克,蘿蔔300克,大米70克,姜10克,清水及適量食鹽。
  • 十個咳嗽九個肺虛,每天兩勺,潤肺止咳,女人秋季養生必備
    而經過夏天的溼熱侵襲,人體內還處於一種暑溼的狀態,因此很容易出現外感秋燥和內傷暑溼合而為病,也就是外部環境的燥和身體內溼兼雜,從而出現咳嗽喉癢等一系列溼轉燥的症狀,此時要注重滋陰潤燥、清肺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