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陳瑞芳:喝茶潤燥

2021-02-13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喝茶潤燥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 陳瑞芳教授

文/羊城晚報記者 謝哲

秋天是主燥的季節,氣候乾燥,餘熱未消,人體津液未完全恢復平衡。其實仔細觀察下,乾燥的情況已經或多或少在身體上呈現。而作為中國人千年的傳統,喝茶養生正好能夠潤燥的功效。那麼,秋季適合喝什麼茶養生呢?

青茶最適合秋季

由於秋季天氣乾燥,給身體補水也是潤燥的方法之一,所以喝茶養生最適合不過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陳瑞芳介紹,廣東人愛喝茶其實是很好的習慣。據研究,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溼等作用,還對延緩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病、癌症等有積極的作用。

雖然一年四季都宜飲茶,但四季喝茶也有一定的講究,如春夏宜喝綠茶,有清熱解暑、解毒、止渴作用;而秋冬季節則宜喝青茶、紅茶等溫潤的茶飲,既能助消化,也不易傷脾胃。其中青茶屬於半發酵的茶,包括烏龍茶、鐵觀音、大紅袍等,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能消除人體內的燥熱,達到清燥生津的功效;而紅茶屬於全發酵的茶。

陳瑞芳提醒,其實喝茶養生最重要是喝自己喜歡的茶,不需要過於拘泥什麼屬性的茶是最好的。但必須注意的是,平時胃寒,吃一點涼的東西就腹瀉的人最好不要喝綠茶。老年人則建議用陳年生普洱,與綠茶一樣也能起到不錯的降血脂功效。但青茶、紅茶等半發酵、全發酵和後發酵茶有消食去滯、助消化、提神等作用,比較適合大多數人群。

喝茶養生看體質

喝茶養生,除了是補水潤燥之外,同時也修身養性的意思。秋季的午後,三五知己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十分愜意。喝茶要看習慣,但同時也要注意體質。陳瑞芳說,臨床上時常會碰到酷愛喝綠茶但又體質屬寒的患者,綠茶喝多了有傷陽氣。如果喜歡喝某種茶,但體質不適合,應該少量、適當地喝一些,而且不要長期喝這類茶飲。尤其是陽虛體質的人群應該注意少喝綠茶等偏涼的茶飲。需要注意的是,容易失眠的人群、心動過速的人群、孕婦、兒童都應該儘量少喝茶。

陳瑞芳強調,茶水都以淡茶為宜,太濃的茶會對身體造成較大的影響。除了更容易造成神經興奮出現失眠,甚至導致心動過速或者心律失常等危險外,濃茶也容易對胃腸道黏膜造成刺激,出現胃腸道疾病。喝茶時不妨加入陳皮、羅漢果等清熱疏肝潤肺的材料。

她提醒,如果要更換飲用茶的品種,不宜在晚上嘗試,容易造成失眠。

醫生推薦:

●陳皮普洱茶——適合脾胃虛寒的人群。普洱茶有降脂的作用,而陳皮能健脾。因而陳皮普洱茶有順氣理中,健脾,燥溼,化痰治咳、疏肝潤肺的功效。適合大多數人群。

●玫瑰花茶——適用於急躁、抑鬱等人群。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溫,有解鬱、活血散淤的功效。

相關焦點

  • 【養生乾貨—食療養生】秋季潤燥飲
    平時也可用百合川貝作藥膳調養,做法如下:選取川貝粉 3克,秋季白梨1個,冰糖適量。中醫說「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正常的平和之人在秋季的肺是比較旺的,如果再吃肺就會導致補過了。秋季養生要收斂人體的陽氣,辛辣的食物主發散,會外散陽氣,而酸的食物可以幫我們收斂體內陽氣。所以減辛增酸的飲食法則,可生津潤燥,有助於秋季養生。
  • 【養生】秋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潤燥 首選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 【社會·提示】七種秋季養生菜品推薦
    秋天氣候乾燥,人體抵抗力較弱、易感冒,今日小嘉為您推薦七種秋季養生菜品,一起看看吧。
  • 秋季如何養生?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老師:多吃白菜
    《黃帝內經》中提到養生其實就是養「氣」。但人體臟腑、氣血會隨著一年四季自然界的陽氣變化而變化,出現周期性盛衰。那怎麼辦呢?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講師趙謙老師在中醫養生直播大講堂中為我們進行了講解,並且對秋季養生方法著重進行了分享。
  • 秋季養生,關鍵是潤燥:吃這5種食物可潤肺祛痰
    當立秋一到來,我們的身體已經非常敏感的感受到秋天的氣息,皮膚開始變得乾燥、脫皮、容易感冒咳嗽、喉嚨幹癢疼痛等,這都是因為秋季氣候乾燥、空氣溼度低導致的,也稱之為秋燥。秋燥最容易損傷肺部,因為肺是喜潤惡燥的器官,因此秋季最應該保養的就是肺,秋天也是養肺的最佳時節。而秋季保養的重點則是多吃可以滋養潤燥的食物,那麼,我們生活中有哪些食物是適合乾燥的秋天食用的呢?
  • 茶養生:喝茶的好處與壞處
    茶養生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方法正確了就起到了養生保健的效果,否則會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 【養生】秋季燕窩好處多
    為了應對冬天的寒冷,很多人都會在立秋之後開始補充身體營養,但往往都是盲目的選擇大補之物,這樣反倒不利於吸收,因為經過一個夏季的消耗,人體腸胃比較虛弱。中醫裡也提到「四季五補」,即春季「升補」,夏季「清補」,秋季「平補」,冬季「滋補」。因此,在秋季可以多選擇一些芝麻、核桃、紅棗、蓮子和桂圓之類適於平補的食材。
  • 【養生】康佰教您幾招秋季養生之道
    秋季天氣乾燥,氣溫逐漸變冷,身體也更加容易疲倦乏力,這時候,掌握一些日常的養生保健常識將為你的健康加分。
  • 「春來茶館」聊秋季養生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認為秋季應順四時更迭而養陰氣,促使陽氣收斂沉降,以為來年生命的循環再旺,萬物來復,陽氣的生發而儲備能量
  • 豆漿+燕麥 秋季健康養生黃金組合
  • 秋季養生的「收養」之道!
    秋季不僅僅是稻穀秋收,人體也該「秋收」了。秋季養生的「收養之道」到底是收什麼呢?
  • 西安市中醫醫院任媛媛主任醫師做客西安晚報 為讀者詳解秋季養生知識
    活動特邀我院針灸科任媛媛主任醫師為大家講解關於秋季養生的相關知識,指出生活中常見的養生保健誤區,告訴大家在秋燥時節如何科學養生。任主任深入淺出,專業嚴謹的科普方式贏得了讀者們的一致好評。養生當與天時氣候同步,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季養生原則,進入秋季,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中醫理論認為,肺主肅降,與秋季相應,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而秋季乾燥,燥邪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
  • 秋季養生食譜:清炒南瓜藤的做法
    做法:先摘去南瓜藤的葉子和老杆,再將南瓜藤外皮撕乾淨,搓去絨毛(藤嫩尖上的小葉片可以保留);然後,將摘淨的南瓜藤清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成4釐米長的段備用;蒜頭剝衣,用刀切成蒜片(也可以剁成蒜茸);淨鍋置旺火上,舀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蒜片煸出香味,然後,迅速倒入南瓜藤翻炒均勻;再加入清湯、精鹽、雞精燒沸至軟;待南瓜藤熟時,加入美極鮮醬油,翻炒均勻,出鍋裝碟即成
  • 【健康漫談】秋季養生:食物宜選潤燥生津食品
    秋天越走越濃
  • 皇味食品 | 秋季養生食譜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6、少吃辛辣  •  秋季人體的抵抗力會明顯下降,要注意飲食上少吃一些辛味辣味的刺激食物,這類食物會刺激胃腸,引發一些潰瘍及炎症,其次這類食物會傷及肺部,再次特別提醒要注意。
  • 冬季養生在於潤燥,此湯可健脾益胃,潤燥生津!
    關注十三行國醫館|每天收穫些健康微信號:廣州市十三行國醫館冬季養生,重點在於滋陰潤燥,否則容易導致皮膚乾燥、唇裂、鼻幹出血等症狀
  • 它是秋季養生「黃金果」,但兩類人不適合多吃!
    此時小小的石榴就能派上大用場,可謂秋季養生的「黃金果」。秋季吃石榴好處多:抗菌抑毒實驗證明,石榴皮煮水具有廣譜抗菌功效,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石榴在抑制傷寒桿菌中居百種中藥之首,石榴皮水煎劑還能抑制流感病毒。
  • 最適合秋季吃的五大養生水果,快看看吧
    秋季是成熟的季節,各種色彩誘人、味道鮮美的水果開始紛紛上市,滿足了人們的味覺。
  • 【養生保健】陳瑞芳:秋初貪涼快小心中陰暑
    對於愛喝糖水的市民,可以選擇生薑紅糖水,同樣也能起到溫補的作用。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許多市民習慣在中暑之後喝綠豆糖水來解暑,但是綠豆糖水是涼性的,對緩解受寒涼之氣引起的陰暑不起作用,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 十個咳嗽九個肺虛,每天兩勺,潤肺止咳,女人秋季養生必備
    而經過夏天的溼熱侵襲,人體內還處於一種暑溼的狀態,因此很容易出現外感秋燥和內傷暑溼合而為病,也就是外部環境的燥和身體內溼兼雜,從而出現咳嗽喉癢等一系列溼轉燥的症狀,此時要注重滋陰潤燥、清肺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