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使穴:一個可以直接影響心臟功能的穴位!

2021-03-04 生活事事關心

間使穴出自《靈樞·本輸》。別名鬼路。屬手厥陰心包經。間使穴具有寬胸和胃、清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熱病、煩躁、瘧疾、癲狂、癇證、腋腫、肘臂攣痛。現多用於心肌炎、心絞痛、心臟內外膜炎、風溼性心臟病、蕁麻疹、癔病、精神分裂症、腦血管病後遺症、胃炎、子宮內膜炎等。                                                                                                  

間使穴是開通心竅的使臣,配心俞,有益心氣、寧神志的作用;配大杼,有宣陽解表、驅邪截瘧的作用;配三陰交,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經閉。                                                                                                  

間使穴對心臟功能的影響比較大,如對冠心病的治療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改善心電圖,使左心室舒張壓降低。冠心病患者可以用拇指按揉對側間使穴2分鐘,以緩解冠心病病情。                                                             

間使穴位於人體的前臂掌側,當曲澤穴與大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靈樞本輸》記載:「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針灸甲乙經》中記載:「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者中。」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閱讀

這倆穴位專治「不通」,每天按一按,排毒護肝膽!

人老腳先衰腳上有個「不老穴」,不論男女,沒事多按按有好處

命門穴——保護生命,促進生生不息的穴位!

相關焦點

  • 穴位養生 | 人體三大化痰穴
    豐隆穴對現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體內痰溼很重的人一定要揉這個穴位,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功效:有人嗓子啞了,自述好像是有東西糊在裡邊,吐也吐不出來,這就可能是有痰結,結在喉嚨這塊了,就給它點按豐隆穴一分鐘,很快他就覺得這塊開了。
  • 神道穴:壯陽益氣【點睛之穴】
    神道穴:壯陽益氣定位方法:取穴時採用俯伏坐位,神道穴位於後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處。主治病症:神道穴的主治病症為:暈眩、頸部酸楚、肩部酸楚、心悸、呼吸困難、情緒不安、紅臉症等。〖取穴方法〗人體神道穴位於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五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五胸神經後支內側支。〖主治疾病〗心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風不語,癲癇,腰脊強,肩背痛,咳嗽,氣喘。
  • 神道穴:壯陽益氣
    本穴物質為靈臺穴傳來的陽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此氣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並循督脈的固有通道而行,故名。神通、衝道名意與神道同,通為通道,衝為衝行。2、髒俞穴。髒,內部臟腑也。俞,輸也。髒俞名意指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輸督脈。本穴位處脊背上部,與體內的心臟相鄰,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傳體表督脈,故名髒俞。
  • 天泉穴:心血不足,保護心臟
    天泉穴為手厥陰心包經穴,出於《針灸甲乙經》,天,天部也;泉,泉水也。該穴名意指心包經的下行經水是從高處飛落而下。
  • 【十大艾灸保健穴位】足三裡穴位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足三裡穴位描述〖延年益壽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一橫指處。
  • 每日一穴:支溝穴的位置、穴位療法、功效及主治病症
    在前臂背側,當陽池穴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與橈骨之間,與間使穴相對處取穴。
  • 【穴位保健】認準四個穴位 讓溼氣無處可逃
    認準四個穴位 讓溼氣無處可逃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
  • 養生9 瘦小腿消水腫 穴位按摩 1分鐘學會
    穴位按摩是最方便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瘦小腿方法,能通過刺激穴位來促進腿部排毒,改善腿部循環,達到瘦小腿的目的。以下就是專家推薦的瘦腿穴位按壓法,非常的有效!刺激小腿穴位承山穴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對它進行按壓刺激不僅能夠促進膀胱經的通常,迅速改善小腿浮腫,還能幫助腿部脂肪燃燒,有效塑造小腿曲線。方法:用拇指稍用力點按,間隔5秒鐘,反覆按壓2分鐘即可。
  • 頰車穴:面部美容之奇效穴位
    頰車穴的位置:頰車穴位於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    「頰車」。「頰」,指穴所在的部位為面頰。「車」,運載工具也。本穴物質為大迎穴傳來的五穀精微氣血,至本穴後由於受內部心火的外散之熱,氣血物質循胃經輸送於頭,若有車載一般,故名頰車。    本穴對面部美容有奇效,刺激此穴,可解決皺紋、水腫等面部問題。
  • 五指對五臟,按揉手指穴位能養生保健
    老中醫表示:經絡活血,不同手指痛提示臟腑健康。拇指疼痛:拇指中的少商經穴,與肺息息相關。如肺有疾患壓這個部位時,會疼得跳起來。食指疼痛:食指上有與大腸相關的商陽穴,有便秘現象而壓這個手指深感疼痛者,大腸可能有題目。中指疼痛:中指上有一個中衝穴,位於包圍心臟的心包經上,因炎熱以致心臟受不了時,這裡會感到疼痛。無名指疼痛:可能是喉痛或頭痛。
  • 日常按摩保健穴位,速收藏!
    人體的每個穴位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作用,中醫養生中,按摩穴位是常見的養生方法,日常多按摩保健穴位可以防病強身,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穴位按摩養生方法。
  • 隱白穴:治療婦科病的一大良穴!
    隱白穴最主要的功能是止血,對於各種出血症狀都能有效的緩解,因為隱白穴為足太陰脾經脈氣所發,隱白穴對於治療女性經期太長、流量太大的毛病,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隱白穴是足太陰脾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脾主統血,而隱白自古為治療脾不統血的要穴。《銅人》言「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刺之立愈。」肝主藏血、脾主統血,肝不藏血取大敦可效,脾不統血取隱白可效。
  • 四白穴:護眼、美白的特效穴位!
    該穴名意指胃經經水在本穴快速氣化成為天部之氣。本穴物質為承泣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性溫熱,由地部流至四白時,因吸收脾土之熱而在本穴快速氣化,氣化之氣形成白霧之狀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見,故名。按揉四白,護眼又美白中醫認為,四白穴為護眼之要穴,具有舒緩眼部疲勞、保護視力之功效。
  • 全淨通:肺熱性疾病咳嗽、氣喘、胸痛、發熱、咽喉腫痛、失音等按這兒可以調節
    那麼今天淨通就給大家講個關於肺熱症狀的調理穴位吧!  那肺熱怎麼辦?只能依靠吃藥麼?不不不不不……不會的,當然有別的方法。罐療,按摩,食療等等都是可以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魚際穴】屬手太陰肺經【準確定位】位於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 天樞穴:理腸消疾特效穴!
    取穴時從肚臍向左右兩側旁開二寸,大約也就是兩個拇指的寬度,即為該穴。功效主治1、防止便秘發生 天樞穴在肚臍兩旁,是胃經上的重要穴位,其位置對應著腸道,艾灸此穴能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可以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2、治療大腸疾患  天樞穴屬足陽明胃經,同時是手陽明大腸經募穴,大腸功能出現問題,天樞穴會有痛感,艾灸刺激該穴位
  • 一個穴位治癒你!
    俞府穴俞,指俞穴;府,指管理機構。這個穴位處於胸腔部,與心肺相近,是統領五臟俞穴、尤其是心肺腎三髒俞穴的重要穴位,因此取名俞府。功效俞府穴,是足少陰腎經上的腧穴,具有納氣平喘的功效。中醫學認為,「咳嗽雖肺病,其標在肺,其本在腎。」
  • 39個易堵穴位 :孔竅問題它最會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寒,從痛經引起來的,你的痛經史有直接的關係。「痛則不通」每條經絡有2~3個容易淤堵的穴位,按壓時有明顯痛感,是健康的隱患「通則不痛」對該處進行按揉、艾灸、刮痧等,逐步減輕痛感,疏通氣血,防病保健▐ 識名孔,指孔洞,穴位可以比作一個個孔洞,凹陷於人體皮膚;最,意思是極致
  • 行氣養生無非這5穴,免費的保健開關,不懂用太可惜
    氣短則心神不寧,少海是心經的合穴,其可行氣活血、消結散淤達到治療心臟經脈病的目的。找到此穴後,輕輕按摩3分鐘不間斷,每天不超過3次,效果明顯。地機穴與陰陵泉穴:行氣活血、排除溼濁同時刺激雙穴可鼓動氣機,達到活血作用,排除溼邪消除人體水腫。按摩該穴同時配合拔火罐,效果會更好。太淵穴:提神補氣、善治氣喘
  • 內關穴,心臟保健第一穴
    內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人體的養生大穴,善治內臟疾病,尤其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如心律紊亂、心律不齊、風溼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炎、高血壓等,還可溝通其他各脈,維持體內陰陽、臟腑、氣血的平衡,緩解胃痛、嘔吐、呃逆、頭暈、失眠
  • 肝火盛,氣難調:6個穴位、8味藥,將肝火一瀉而盡
    3、調節先天陰陽先天陰陽指的是,肝臟的疏瀉功能與女性的月經、排卵,男性排精等功能的異常緊密相關。4、調節後天陰陽在中醫理論中,肝與脾的功能相附,且也影響其他的臟腑功能,如當脾胃運化失調時,也需要肝的疏瀉調節,否則陰虛陽亢;而肝的疏瀉異常時,也會導致脾胃虛弱,導致陰虛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