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白穴:消除恐懼,緩解心跳加速的有效穴!

2021-02-12 艾醫講堂


俠白穴:理肺和胃,調氣止痛。


俠與夾通。白,肺色也。

《黃帝內經》記載:「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兩手下垂,穴俠胸肺兩旁,故名俠白。」俠白穴屬肺經,可對肺經氣血分清降濁,所以它又有著「水被挾擠下降,體內濁物變清白」的意思。

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或肘橫紋上5寸處。

【取穴方法】

兩手合掌向前伸直,夾住乳房,此時乳頭所對的手臂內側處即為本穴。

主治疾病:


咳嗽、氣喘;

乾嘔;

上臂痛;

心動過速。

配間使、內關等主治正中神經痛。

保健養生:


1、艾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40分鐘;溫度:38-45℃;

艾條懸灸時間:5-10分鐘。

2、針刺

直刺0.5~1.0寸。

3、按摩

經常用中指指腹揉按俠白,每次左右各按1~3分鐘,對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補足肺氣,預防肺氣不足造成的心跳過速、恐懼。

手法:用食指與中指併攏,配合拇指,按摩俠白穴;或者用四指併攏,配合大拇指進行按摩俠白穴,每次2分鐘,每日2次。


 ▍特此聲明:

○ 本文來自《網絡文摘》,艾醫理療整理。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      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點『閱讀原文』搜索:疾病 穴位 資料

點『再看』發表評論和網友交流

相關焦點

  • 睛明穴:眼睛輸送氣血的第一要穴
    睛明穴取穴方法
  • 水分穴:消除水腫,分水溼、消水腫!
    百萬醫者 | 自 學 中 醫 的 公 眾 交 流 平 臺水分穴又叫做分水穴水分穴歸屬任脈,就是任脈的冷降下來的水液,在此穴的位置處分流。此穴具有祛溼消腫的作用。水道在水分穴這裡分開後,清的東西也變成了血液,重新循環;濁的東西也變成了尿液排出體外。
  • 頰車穴:面部美容之奇效穴位
    本穴物質為大迎穴傳來的五穀精微氣血,至本穴後由於受內部心火的外散之熱,氣血物質循胃經輸送於頭,若有車載一般,故名頰車。    本穴對面部美容有奇效,刺激此穴,可解決皺紋、水腫等面部問題。    每天揉一揉,漂亮氣色自然來    臉頰是毛細血管和面部神經都非常豐富的區域,而頰車穴剛好位於這個區域之中,按揉此穴,可放鬆面部神經,加速面部血液循環,從而調節面部氣色。長期堅持,可使面部肌膚紅潤有光澤。
  • 迎香穴:治療鼻炎的第一要穴
    迎香穴取穴方法
  • 秩邊穴:腰椎病的日常「保健穴」!
    尤其是那些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及腰肌勞損等病症的人,常常會感到腰部不適或者腰腿疼痛的症狀加重,這個時候如果能按摩一下秩邊穴,不但可以消除疲勞和不適,還可以避免腰椎間盤突出等症復發或者加重。秩,是秩序的意思;邊,是指邊緣。
  • 隱白穴:治療婦科病的一大良穴!
    隱白穴之名意指體內經脈的陽熱之氣由本穴外出體表,《黃帝內經》認為,隱白穴的氣血為脾經體內經脈外傳之氣,因為蒸發外出,不被人所知,如隱秘之像,故而得名。《靈樞經本輸第二》言「脾出於隱白,隱白者,足大趾之端內側也,為井木」。脾經屬土,隱白穴為脾經五腧穴之木,是為土中木,為脾經與肝木互通相應之穴。
  • 太白穴---脾系統的首選保健大穴
    所以說太白穴對於脾系統的保健來說非常重要。此穴為健脾要穴,能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如先天脾虛、肝旺脾虛、心脾兩虛、脾肺氣虛、病後脾虛等,並有雙向調節作用,如此穴腹瀉可止、便秘可通。另外點揉太白穴還可調控血糖指數,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 天樞穴:理腸消疾特效穴!
    取穴時從肚臍向左右兩側旁開二寸,大約也就是兩個拇指的寬度,即為該穴。,可以改善腸腑功能,治療大腸疾患3、提高胃動力 天樞是大腸募穴,總轄大腸經的氣血,而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又是相鄰想通的關係,因此任何部位受外邪侵入都會在天樞有所反應,胃不舒服可以通過艾灸天樞穴來調理,增強腸胃功能,調整腸道蠕動,消除胃積滯,從而提高胃動力。
  • 神道穴:壯陽益氣
    【神道穴的功能特性】穴義:此穴在足太陽經兩心俞之中,正在心之後,心為主宰之官,神明出焉,故曰神道。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運行規律:吸熱後循督脈上傳身柱穴。功能作用:壯陽益氣。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 鼻炎:感冒、頭痛、打噴嚏、流鼻涕,快來按按耳和s穴!
    1、感冒流鼻涕打噴嚏按什麼穴位1.1、印堂穴位於人體的面部,兩眉頭連線中點。當感冒頭疼時,用手指按摩,按到有酸脹感,每次可按摩30下左右,可有效緩解頭疼。1.2、迎香穴位於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當鼻塞不通時,用兩個手指按摩,達到酸脹的感覺效果最好,每日可多做幾次,可緩解鼻塞。
  • 每日一穴:溫溜-驅寒之要穴
    投稿郵箱:gubingzjz@163.com    我們說到了偏歷穴,它是治療下肢水腫的要穴,很多白領,尤其是女性,一到下午就會感覺腿腫,此時按摩偏歷穴有助於消除水腫。今天我們繼續沿著大腸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說說其第7個穴位--溫溜穴。
  • 行氣養生無非這5穴,免費的保健開關,不懂用太可惜
    地機穴鎮痛能力強,氣機不暢,無法推動體內溼邪行走,溼邪積聚在身體某處,出現疼痛的現象。陰陵泉穴清除溼熱能力強,用大拇指來回按摩,有輕微酸痛感覺即可停止。同時刺激雙穴可鼓動氣機,達到活血作用,排除溼邪消除人體水腫。按摩該穴同時配合拔火罐,效果會更好。太淵穴:提神補氣、善治氣喘
  • 陽白穴:保護眼睛的穴位
    陽白穴取穴方法
  • 玉枕穴:頭痛就刮它
    玉枕穴位於人體的後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名詞解析】    「玉枕穴」,「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氣也。本穴物質為絡卻穴傳來的寒溼水氣與天柱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至本穴後匯合而成天部的涼溼水氣,其性表現出肺金的秋涼特徵,故名「玉枕穴」。    【功效主治】    清熱明目、通經活絡,緩解治療頭痛,目眩,目痛,鼻塞,癲癇等。
  • 玉枕穴:頭項痛、目痛、鼻塞
    玉枕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有緩解治療頭痛
  • 內關穴,心臟保健第一穴
    內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人體的養生大穴,善治內臟疾病,尤其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如心律紊亂、心律不齊、風溼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炎、高血壓等,還可溝通其他各脈,維持體內陰陽、臟腑、氣血的平衡,緩解胃痛、嘔吐、呃逆、頭暈、失眠
  • 行間穴:肝火旺時選行間
    行間穴取穴方法
  • 大迎穴:面部美容要穴
    專家教你簡易找穴法    大迎穴主治面頰腫痛、口角歪斜等多種面部疾病,又因其下布有豐富的面部肌肉和神經組織,所以,又是面部美容的要穴。    大迎穴又叫髓孔穴,它在人體頭部,位於側面的下頜骨前方,下巴骨的凹陷處。    位於胃經上,負責將胃經中的精微血氣傳送到頭部,具有過濾濁氣的功用。
  • 太白穴:人體的補中益氣丸,最強健脾穴!
    該穴是脾經要穴,善於升脾陽清氣,令人有晨起頭目清爽感,以物示意,故名太白。此穴是人體健脾要穴,能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如先天脾虛、肝旺脾虛、心脾兩虛、脾肺氣虛、病後脾虛等,並有雙向調節作用,如揉此穴腹瀉可止,便秘可通。
  • 太白穴:保護脾臟,祛除脾虛
    太白穴取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