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穴位,從腳開始養生

2021-02-22 源老黃

祖醫堂醫學研究院源老黃      

微信號yuanlaohuang、13842020200

上方 ↑瀋陽源老黃

腳位於我們身體的最低處,承載著全身的重量,人的身體出現狀況腳是最先感覺的到的,腳的健康關乎著整個身體的健康,腳上穴位有很多,每個穴位都有不同的保健功效,下面給大家介紹腳上穴位的按摩保健法。

照海穴:緩解咽喉乾燥


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徵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內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與第三趾的分叉處,對手腳發冷,體虛多汗,臉部神經比如牙疼有顯著緩解效果。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說是胃火的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大敦穴:清醒頭腦


足厥陰肝經,此穴在大拇趾外側(小腳趾那邊)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致趾關節的外側趾背上。主治肋脹痛、胸滿、嘔吐、腹瀉、疝氣、尿閉、腰痛、婦女小腹痛等。

腳拇趾是一般所說「肝經」的起始處,肝經由此到生殖器、肝臟、腦、眼等依序。因此指壓「大敦」的話,能使頭腦清晰、眼睛明亮。指壓時強壓7-8秒鐘,才慢慢吐氣,每日就寢前重複10此左右。指壓大敦有速效性。因此遲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壓。

豐隆穴:祛溼化痰


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溼化痰,豐隆,象聲,轟隆打雷。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在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

隱白穴:健脾回陽


足太陰脾經,此穴在大腳趾內側,距指甲跟腳一分處。主治舌本強、食則嘔,善意、倦怠乏力、身體困重、食不下、脘腹脹痛、大便溏洩、下肢內側腫痛或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黃疸等。

以拇指指尖或棒狀物壓迫此穴,或是以拇指與食指捏住腳趾兩側,加以揉捏,間接刺激穴位。

湧泉穴:滋陰降火


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這個穴位對於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竅陰穴:治療偏頭痛


足少陽膽經,此穴在四腳趾外側(小腳趾那邊),距趾甲根腳一分處。主治往來寒熱、口苦、肋痛、偏頭痛、瘰癧(老鼠倉)、瘧疾,股、膝、小腿外側、四腳趾等處疼痛、運動性障礙等。

厲兌穴:通調腸胃


專家說,厲兌穴在第二腳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腳趾側,點壓該穴,有清熱利溼、通調腸胃的作用。用拇指指端點壓腳趾上的厲兌穴,力度可漸漸增大,以有疼痛感為好,2分鐘為好,以後用相同的方法掐壓另一隻腳上的厲兌穴。

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穴位養生|您別小瞧了手指穴位!
    經絡與穴位是我國中醫的傳統文化之一,許多具有道醫情結和武術情結的人對它都有極深的印象和好感。
  • 五指對五臟,按揉手指穴位能養生保健
    從小手指開始,將指甲根部捏住,然後用力壓並轉動,如果指尖感到特別疼痛,表示與此經穴相關的臟器可能有問題。
  • 生物電理療:胃食道逆流按這4個穴位就改善!其中1個穴位還能助長壽 !
    因此,從中醫的觀點,可以常按4個穴道提升胃部健康。人體的穴道多半位在人體經絡上,適當的刺激可以增加對應組織或器官的活性,平衡或改善臟腑的機能。以下就介紹4 個改善胃部健康的穴位,除了可以透過針灸,也可以自己在家也可以簡單按壓。1.內關穴:改善火燒心、胸悶、心悸位置:腕橫紋上兩寸。
  • 腳底十大保健穴位,您一定要知道!
    我們的腳部是穴位密集的地方,腳的穴位達到33個,經常按摩刺激腳底穴位可以養生保健,想要按摩刺激腳底穴位,首先要知道腳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腳底十大保健穴位
  • 簡單八個穴位按摩 快速瘦手臂(圖)
    核心提示:中醫瘦手臂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穴位按摩。下面8個穴位按摩能快速有效瘦手臂,而且非常簡單,趕快看看吧。
  • 打自己也可養生?你下得了手嗎?!
  • 【十大艾灸保健穴位】足三裡穴位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足三裡穴位描述〖延年益壽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一橫指處。
  • 穴位養生:屁股上有什麼穴位(1)
    屁股上常用的穴位有環跳穴、承扶穴、仙骨穴、長強穴和腰奇穴。各穴位的具體位置和功效如下:1、屁股穴位之環跳穴側臥屈股,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為環跳穴。按壓此穴能增強臀部皮下脂肪的代謝能力,消除多餘脂肪,同時對下肢痿軟、腰痛、陽痿、便秘等有療效。
  • 中醫養生:每天搓一搓身體8個部位,是長壽的開關,越搓越長壽
    朋友們可能聽說過每天早晨起床後搓搓手,搓搓臉,搓搓全身,在一天內都會感覺很舒服,這裡所說的搓,是指中醫按摩推拿所用的手法,就是用手在身體表面施加少許壓力,進行單方向或往返以及循環轉動的活動,尤其是每天經常搓一搓以下介紹的這8處可以延年益壽
  • 穴位養生 | 人體三大化痰穴
    我們身上,有3個穴位通過按摩,對化痰有顯著效果。
  • 39個易堵穴位 :孔竅問題它最會
    「痛則不通」每條經絡有2~3個容易淤堵的穴位,按壓時有明顯痛感,是健康的隱患「通則不痛」對該處進行按揉、艾灸、刮痧等,逐步減輕痛感,疏通氣血,防病保健▐ 識名孔,指孔洞,穴位可以比作一個個孔洞,凹陷於人體皮膚;最,意思是極致
  • 秋分過後,需要重點保護這三個穴位,原因是什麼?
    所以,秋分過後保重身體健康,一定要注意保護好這幾個穴位,可以給提前給它們一些應激性的刺激,以調動身體防衛機能,強壯肺氣保護健康。秋季強壯肺氣,先從口門開始。迎香穴屬大腸經上的穴位,而大腸與肺相表裡,鼻又和肺相通,所以按壓迎香穴:在第七頸椎的棘突下方。它是人體諸陽匯聚的地方,能夠幫助提振所有陽經的陽氣。
  • 墨菊有約:頭上的穴位你知道多少?
    跟著墨菊學習中醫養生知識,加微信:13922304446 輕鬆讓你擁有一個好身體!!!
  • 養腿就是養命,必灸的10個腿部穴位.記得收藏!
    4、解決手腳冰冷 冬季寒氣凝重,連帶著身體寒氣也加重,而寒則凝,氣血凝滯就傳遞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氣、促進氣血循環,解決手腳冰涼。 10大腿部穴位,養身少不了! 冬季主陰,腿在人體處於上陽下陰中陰的部分,多灸腿符合冬季養生原則。腎主冬藏,冬天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和腎有關,而腎經又為足少陰經,源頭在腿上,因此灸腿可以滋陰養腎,藏精納氣。
  • 手部穴位能健身,你知道的有多少?
  • 2018三伏天是什麼時候開始,三伏天養生食補分享
    還有三伏天一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下面我們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揭秘分析看看吧,對這個感興趣的一定別錯過了!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這10天為初伏的1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這20天為中伏的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這10天為末伏的10天。我的個天啊,2018年的三伏天竟然有40天,這可得把人要熱了,所以這個時間大家一定要注意防範高溫天氣,注意降溫避暑。
  • 【中醫養生】夏季腸胃保健,常按這三個穴位
    腹哀穴位於腹部中線旁開四指,肋骨下緣的地方,觸摸肋骨下緣會摸到明顯的顆粒感,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選擇既能治胃又能治心的穴位——鳩尾穴。鳩尾穴位於胸腱聯合的下方,是橫膈肌韌帶的附著點。按一按,可以鬆懈腹直肌,養心又暖胃。按摩手法:用刮痧板圓潤部分從上往下刮拭,松解腹直肌,改善胃腸功能。一般刮5—10分鐘,有酸脹感為宜。作用:對同時有心慌、氣短、胸悶及胃脘部的一些症狀的人特別適用。
  • 【穴位保健】認準四個穴位 讓溼氣無處可逃
    認準四個穴位 讓溼氣無處可逃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
  • 暖水袋也能養生?
    冬天晚上睡覺前灌上滿滿一袋熱水,塞進被窩,再把腳放到上面,整個人瞬間暖和了起來。而現在隨著暖氣的普及,暖水袋也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大家不知道,暖水袋除了取暖,在養生領域也有著不少妙用呢。中醫認為:唯有氣血輸布均衡,陰陽調和,人才不容易生病。氣血輸布失衡,如血瘀、寒凝、痰阻等,會導致經絡堵塞,臟腑功能偏盛或偏虛。
  • 【養生課堂】任脈:腹正中線的養生秘密!
    好消息8月暑假張家口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