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課堂】任脈:腹正中線的養生秘密!

2021-02-22 信陽靜貞館

好消息

8月暑假張家口第二期

名額有限,開始名啦~

開課時間:8月11號至20號

 聯繫張老師:15836303682

生過孩子的女性會發現,在懷孕過程中,隨著腹部的隆起,腹正中會出現一條明顯的「黑線」。如果你問婦產科醫生,她會告訴你其實這是由於體內雌孕激素變化引起的色素沉著,「可以不用管它」。古人也發現了這個特點,於是他們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給予這個部位一定的刺激,看能否增強女性的生育能力,結果得到了驗證,而這條「黑線」所在的部位就是任脈經過之處。

任脈的「任」其實是個通假字,通妊娠的「妊」。任脈起於小腹內胞宮,沿人體前正中線,上行至眼眶下。中醫對任脈功能的描述有「任主胞胎」,意思是說,這條經脈和女性生育是有很大關係的,後來慢慢發現這條經脈對男性的生育、生殖能力也有很好的幫助。所以說,任脈關乎生命的本源,任脈上的穴位對養生也有很好的功效。

關元穴是任脈上最重要的一個大穴,位於臍下3寸,即肚臍下4指的地方。該穴對於生殖、泌尿功能,包括老年期身體健康的問題,都有很好的保養作用,可以補益腎氣。

關元穴非常適合用溫熱刺激,艾灸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只是日常保健,可以每次艾灸15-20分鐘,如果是治療虛寒性的疾病,艾灸的時間可以延長到30分鐘左右。尤其在寒涼的秋冬季節,每天艾灸20-30分鐘,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三脘穴其實是指中脘、上脘、下脘三個穴位。它們均位於前正中線上,中脘穴位於臍上4寸;上脘穴位於臍上5寸(中脘穴上1寸);下脘穴位於臍上2寸(中脘與臍中點)。其中,中脘穴主要針對胃痛胃脹,上脘穴針對胃反酸,下脘穴針對腹脹。平時我們可以通過按揉這三穴達到胃部保健的效果。一般來說,按揉順序是先中脘、再上脘、後下脘,每穴3分鐘,共9分鐘。

神闕穴就是肚臍,是胎兒與母體溝通的地方,它非常容易受風寒,受風寒後就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這個穴位也特別適合一些溫熱的刺激,比如艾灸中的隔姜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等。

不僅如此,該穴還對反覆發作的蕁麻疹有特效,特別是初期階段,可以採用拔罐療法中的「閃罐」。閃罐是拔罐療法中的一種,即將罐吸附體表後,然後迅速地拔下來,像閃電一樣,一吸一拔,每分鐘30次左右,反覆幾十次,甚至上百次。需要提醒的是,閃罐前應先將整個肚臍灸熱,最好是艾柱灸,或者隔姜灸,能夠達到「微微汗出」效果更好。

夏季的張家口,

相關焦點

  • 任脈:腹正中線的養生秘密
    提示:點擊上方↑"大眾衛生報"免費訂閱靠譜健康資訊  生過孩子的女性會發現,在懷孕過程中,隨著腹部的隆起,腹正中會出現一條明顯的
  • 這條腹部正中線,藏著的養生的大秘密!
    所以我們說「任」是一個通假字,這個任,等於妊娠的妊,中醫對任脈有一個描述,叫做任主胞胎,意思是說,這條脈是和生育有關係的,後來推而廣之發現對男性的生育、生殖能力也有很好的幫助。 所以,任脈關乎生命的本源。任脈上得養生要穴也有很好的功效。
  • 小寒·養生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今年的1月6日,小寒節氣到達,開始進入最冷模式,此階段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避寒,寒氣是很多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中醫講:寒性凝滯,則使經脈氣血阻滯不通,不通則痛。寒性收引,會令筋脈拘攣抽搐,關節屈伸不利。而現代人普遍陽氣不足,這個時候艾灸補陽就如雪中送炭了。《內經》曰:「諸寒收引,皆屬於腎「。冬天氣溫驟降,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
  • 養生必修 • 冬春季為什麼養腎
    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在臨床實踐中,「針必取三裡,灸必加關元」是歷代醫學家奉行的基本原則。關元穴是任脈和三陰經的交會穴,擅長補腎培元、溫陽固脫。讀書採藥 | 原味養生生活中醫 | 文化中醫 | 青年中醫
  • 胃食道逆流: 刮任脈+心包經、胃經、肝經及按摩手掌反射區
    3.刮痧任脈-寬約10公分(自喉向下刮至無骨處(鳩尾穴下), 視狀況需要向兩旁延伸刮. 女士則請回去自己刮-.示範按摩左手掌"賁門"反射區(按入再揉動).4.視狀況刮痧胃經、肝經...--左腿優先. 若能刮胸椎旁+拉開前胸及胸椎椎間盤更佳.
  • [時辰養生]丑時養生:肝經當令
    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明代石室道人稱為「二六功課」,清代養生學家稱為「十二時無病法」。所以,十二時辰養生法是中國傳統延壽方法的一個重要方面。
  • 【健康養生】人到中老年,養生大不同:切記「男三冷、女三熱」,別落下病根
    女性經常做家務,而做家務最好是溫水,冷水澡更是女性大忌,容易染上婦科病。取穴位置:關元穴是小腸之募穴,又是任脈要穴,在人體的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3寸處。按摩手法:用兩手中指同時用力揉按穴位,有酸脹的感覺。每天早晚左右手輪流按揉穴位,先左後右,每次按揉1~3分鐘。
  • 明心養生|你是不是怎麼減肥都小腹很大?
    任脈:有統領全身的陰經和調節五臟的作用;督脈:有總督全身各陽經和調節六腑的作用;衝脈:有總領全身氣血,根據任督的調節,營養五臟六腑全身經脈。2、腹部是人體五臟六腑,包括膀胱、大腸、小腸、子宮、卵巢、盆腔等臟腑器官所處之地,如果腹部經絡不通,溫度過低,都會影響臟腑機能。而腹部的保養對調理這些臟腑的慢性疾病會起到直接的效果。
  • 圓白菜的養生保健食療作用
    7.圓白菜中含有「蘿蔔硫素」,這種成分能刺激人或動物細胞產生對身體有益的酶,進而形成一層對抗外來致癌物侵蝕的膜。它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蔬菜中最強的抗癌成分。  中醫認為,圓白菜性味甘平,對於脾胃不和、上腹脹氣疼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腹痛有一定的療效,還可緩解膽絞痛。因此,患有慢性膽囊炎和慢性潰瘍的患者,平時應該常吃。
  • 關愛健康,從經絡養生開始!優山美地太極經絡養生講座圓滿落幕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時值冬日,養生保健也被提上了日程。12月29日中華情·優山美地CHO《健康管理》系列活動之太極經絡養生講座圓滿舉行,敬邀太極經絡調理師黃五老師與現場老年朋友們一起,就經絡養生話題進行了精彩的講解與互動。(現場照片)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
  • 穴位養生 | 人體三大化痰穴
    "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統的正,這個五臟當中誰為正?都把心臟作為君主之官,它作為正。支正主是小腸經通到心臟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臟和小腸是相表裡的,(它倆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這個小腸經與心臟之間的一個絡穴,絡穴是聯絡的意思。功效:支正穴有一個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療人體的贅生物。
  • 冬至玉屏風,養生正當時
    所以,人們注重冬至養生的同時,也要時刻預防感冒。冬至陽生春又來,下面跟著我來了解一下冬至該如何健康養生、抵禦寒冬,迎接新的一年!諺語:「冬至到,吃水餃。」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會吃餃子,南方則有吃湯圓的習俗。 古人有云: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按照傳統的中醫理論,冬至養生需多食補氣滋補的食品。
  • 保健養生最通行的一種灸法:溫和灸
    3、關元穴:位於腹部,身體前正中線,臍中下3寸處,仰臥取穴。注意:從人體肚臍中間下三寸(四指併攏,從臍中起,以中指橫紋為標準,橫向的距離),腹部的正中線上。 4、命門穴:穴位於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 養生靚湯:甜菜根羅宋湯
  • 中醫養生保健學 中醫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保健學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
  • 立冬|進補or潤燥,養生攻略請收好(含靚湯推介)
    進入冬天節氣,市民養生應由「收」轉「藏」,順應自然界的規律和陰陽的變化來調養,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氣血充盛、經絡通達、情志舒暢的養生保健目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份立冬養生攻略。佛山市中醫院針灸科覃彪民副主任中醫師表示,立冬後,自然界陰盛陽衰,各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除了注意保暖外,飲食保健也很重要。
  • 中醫養生的秘密:「守」比「補」更重要!
    從古至今養生就不容忽略,鋪天蓋地的養生信息讓我們應接不暇,市面上的各類補品,讓人眼花繚亂,很多顧客也紛紛接招,不管自身體質如何,照搬照做,什麼補身體就吃什麼
  • 【聖火營銷】不同體質的白領該如何養生
    「每逢佳節胖三斤」,養生話題熱潮並未隨著中秋假期的結束而退減,反而有引爆國慶假期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