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 刮任脈+心包經、胃經、肝經及按摩手掌反射區

2021-02-24 要健康靠自己

~冬天胃食道逆流易發病: 縮手縮胸造成氣鬱, 最近遇到不少.

◎舒緩-除鬱悶的濁氣火氣-則好的氣血就易流通: 刮痧或保健拍都可.

1刮痧手臂內面中間之心包經, 順便刮兩旁之心經肺經或小腸經. 皆由上向下由內向外. 先刮小臂段- 再上臂.

2.刮痧"前肩窩"及肩膀相關經(若不嚴重或不方便則暫不刮).

3.刮痧任脈-寬約10公分(自喉向下刮至無骨處(鳩尾穴下), 視狀況需要向兩旁延伸刮. 女士則請回去自己刮-.示範按摩左手掌"賁門"反射區(按入再揉動).

4.視狀況刮痧胃經、肝經...--左腿優先. 若能刮胸椎旁+拉開前胸及胸椎椎間盤更佳.

5.斜下輕拍打: 可稍取代上述1~4項(拍多才與刮痧相當) :例:腿之胃肝經- 重點:鼠蹊部-膝-小腿脛骨兩旁-輕拍就很痛處)-踝前-腳背-至趾(胃經-內庭穴先拍)

6.刮完或拍完要輕輕甩手+赤腳踏步. 及做擴胸運動-舒展身心.

7.吃飯宜細嚼,忌過辣過刺激及戒酒戒冰飲.

◎拍痧1~4項- 較利疏通氣血: 由末端先拍: 一段段向身軀拍.

~拍完要重視排毒, 數日內一定要: 輕斜拍排毒+赤腳踏步甩手..等協助排濁氣,- 防濁氣衝回心胃或賁門. 

 莫邦泰  於臺中2021-1-29

 

延伸閱讀:經絡速記口訣與高清循行動畫圖

更健康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延伸閱讀:撞丹田

延伸閱讀:揉腹【專輯】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重在傳播健康知識,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延伸閱讀:一張圖看懂一種養生功

傳播中醫養生知識,「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

交流分享拍打拉筋請加【會飛的鳥】微信號:604681786

需要購買拍拉相關工具可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直達店鋪

也可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生物電理療:胃食道逆流按這4個穴位就改善!其中1個穴位還能助長壽 !
    脾與胃是相互聯繫的,食物透過胃吸收消化,再透過脾運輸到每個需要的地方。因此,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與脾胃經脈息息相關。因此,從中醫的觀點,可以常按4個穴道提升胃部健康。主治:依前人背記10大特效穴的十總穴歌「內關心胸胃」,即按壓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可以對胃氣上衝的胸悶、心悸、咳嗽,與胃食道逆流上衝的火燒心症狀有改善的效果。
  • 中醫教你按摩手指,治療百病!
    據中醫經絡學說,人的五指指尖各有經穴,而且分別與內臟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有一個指尖感到特別疼痛時,表示與此經穴相關的內臟已有了某種毛病。反過來講,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了某種毛病,也可以通過按摩手指來治療。當出現心慌、胸悶等情況時,可用手刮大拇指外側並往外拉。另外,肺不好,容易影響脾胃功能,所以脾胃功能差的人,也可以做此動作。食指對應人體大腸經,對應器官是大腸、胃。所以經常便秘、腹瀉的人,應該刮刮食指。中指對應人體心包經,暈車一般是心包經不好。因此,在上車前幾分鐘或有暈車情況時,可以刮刮中指。此外,睡眠不好的人,也是心包經的問題,也可經常做此動作。
  • 養生之道|每天敲肝經,無病一身輕
    肝經堵,口乾口苦容易怒每天敲肝經,無病一身輕足厥陰肝經,簡稱肝經,十二經脈之一。該經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臨床表現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脅脹滿,小腹疼痛,咽幹,眩暈,口苦,情志抑鬱或易怒。
  • 健康小妙招: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 咬下起司火腿三明治,美國少年食道撕裂住院106天險送命
    醫生告知,亞歷克的食道刮傷了,為了幫助治療,接下來必須吃柔軟的食物。之後過了1個月,亞歷克跟著母親趁著足球比賽的休息時間,到附近超市吃了1份起司火腿三明治,事後他因為胸部疼痛而前往醫院。醫生發現亞歷克的食道裂開,當時進行手術時,發現傷口已經遭到感染了。
  • 黃金穴:常按摩抗衰老
    中醫專家指出,常按摩這五個穴位可以抗衰老。5大人體黃金穴:常揉抗衰老。頭頂至後腦的0.618處是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心。百會穴由於處於人之頭頂,在人的最高處,因此人體各經上傳的陽氣都交會於此。按摩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經絡,提升督脈的陽氣。叩擊法:用右空心掌輕輕叩擊百會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腳後跟到腳趾的0.618處是湧泉穴,在腳心。
  • 美容師必學:腸胃保養按摩手法!
    雙手疊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臍,微微顫動腹部1~3分鐘,頻率為每分鐘120~180次。雙手叩打帶脈3~5分鐘,即雙手握拳,叩打腰部兩側,以自身耐受為度。沿足陽明胃經小腿路線自上而下推小腿前外側,重點點按足三裡(膝眼直下3寸處)、豐隆穴(小腿前外側,外膝眼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處)及壓痛點。點揉中脘(位於肚臍上方4指處)、內關穴(位於腕掌側,腕橫紋中央上約兩拇指的距離)各1~3分鐘。
  • 【生活保健】 教你四個方法按摩你的前列腺
    今天給大家推薦四個按摩前列腺的方法,年輕男性日常也可以做一做。  穴位預防前列腺炎法  揉按丹田穴:仰臥,雙手重疊按於下丹田(下丹田位於臍下3寸),左右旋轉按揉各30次。用力不可過猛,速度不宜過快。  揉按會陰穴:仰臥屈膝取穴,兩手掌搓熱後,用食指輕輕按摩會陰穴20次,早晚各一次。  作用:可活血化瘀,有利氣血運行,緩解前列腺充血。
  • 孕婦嘔吐不一定是「孕吐」當心胃食管反流作祟
    懷孕後,嘔吐是很多準媽媽都要經歷的事情,很多人都不會太在意,但是有些時候孕婦嘔吐並不一定是「孕吐」,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胃食管反流」,因為二者症狀相似,極易被混淆。其典型症狀為反酸、反食、燒心、噯氣、腹脹等消化道症狀,而「孕吐」是孕婦早孕反應,此時孕婦經常出現擇食,食欲不振、輕度噁心嘔吐、頭暈,倦怠,一般持續到懷孕後的12周後就會有所緩解,甚至消失,但是胃食管反流則不會像「孕吐」一樣自行消失。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
  • 健脾保「胃」,按揉4大穴位
    捶腿跟保護胃有什麼關係呢,捶腿,從大腿一直到小腿,捶的位置都是胃經,如果飯後捶腿,確實能震動經絡,疏通經絡,對胃有好處,能幫助消化,疏通胃氣。腿上最有名的穴位,是足三裡,有這麼一句話:要想安,三裡常不幹。古人很早就開始用艾柱來灸足三裡。
  • 胃不舒服按摩這兩個穴位迅速緩解,快學!
    今天小編教給大家兩個穴位養胃防病~1、按摩中脘穴中脘穴,「中」為中心、中央之意,「脘」為胃部,位於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心窩與肚臍中央即為中脘穴。按摩此穴對胃潰瘍、胃炎、胃酸過多、胃下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胃部症狀有很好的作用。
  • 胸腹部按摩法:參照五行學說按摩胸腹部
    ,實踐學習才會成長更快,按摩是比較安全,容易操作的保健方法。因此,我們根據之前的學習,靈活運用在按摩手法上面。進入今日的主題一、理論基礎:按照中醫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的順相生理論(補法):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
  • 任脈:腹正中線的養生秘密
    古人也發現了這個特點,於是他們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給予這個部位一定的刺激,看能否增強女性的生育能力,結果得到了驗證,而這條「黑線」所在的部位就是任脈經過之處。  任脈的「任」其實是個通假字,通妊娠的「妊」。任脈起於小腹內胞宮,沿人體前正中線,上行至眼眶下。
  • 刮幾根手指,一次調理十幾種病,太實用了!
    1、刮大拇指——可調理心慌胸悶、消化不良 大拇指對應人體肺經,肺主納氣,如果肺臟不好,心臟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肺虛也易有脾胃虛弱的情況,因此,大拇指對應心臟、肺臟和胃。當出現心慌、胸悶等情況時,可用刮大拇指外側。每周可用刮痧板刮大拇指,調節肺氣、心氣和脾胃。
  • 鍾老呼籲:胃食管反流會發展成癌?身體不斷有四個異常,該早點檢查胃鏡
    人類的胃可以分泌出大量的胃酸,這些胃酸特別厲害,可以消化人吃下去的絕大多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