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嘔吐是很多準媽媽都要經歷的事情,很多人都不會太在意,但是有些時候孕婦嘔吐並不一定是「孕吐」,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胃食管反流」,因為二者症狀相似,極易被混淆。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其典型症狀為反酸、反食、燒心、噯氣、腹脹等消化道症狀,而「孕吐」是孕婦早孕反應,此時孕婦經常出現擇食,食欲不振、輕度噁心嘔吐、頭暈,倦怠,一般持續到懷孕後的12周後就會有所緩解,甚至消失,但是胃食管反流則不會像「孕吐」一樣自行消失。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其典型症狀為反酸、反食、燒心、噯氣、腹脹等消化道症狀,而「孕吐」是孕婦早孕反應,此時孕婦經常出現擇食,食欲不振、輕度噁心嘔吐、頭暈,倦怠,一般持續到懷孕後的12周後就會有所緩解,甚至消失,但是胃食管反流則不會像「孕吐」一樣自行消失。
孕婦導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與孕婦懷孕期間身體、生活變化有很大的關係。
在懷孕初期,孕激素會使胃腸道的平滑肌鬆弛、蠕動無力,食道下段括約肌緊張度也降低,容易讓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下方。
由於孕婦飢餓感增強,進食量增加,當進食量大於消化量時就會有食物積存在腸胃中不能消化,此時就很容易形成胃食管反流。由於胎兒不斷長大,孕婦腹腔內壓力逐漸增加,胃受擠壓後胃腔內壓力增加,當超過食管內壓時就會出現反流。由於孕婦的活動量通常較孕前減少,胃腸蠕動減弱,出現便秘,從而腹脹感更加嚴重,導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概率就隨之增大。因為孕婦在懷孕期間身體及飲食結構的變化,使其成為患胃食管反流的高發人群。那麼,孕婦如何才能有效預防胃食管反流呢?
孕婦要多吃含豐富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如韭菜、芹菜、蘿蔔、蘋果、香蕉等,這些食物具有很好的清理腸道作用。少吃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蛋類、油炸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懷孕之後消化功能會有所減退,在吃飯吃得太快會影響消化,造成積食,而細嚼慢咽可以讓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每天適當的增加運動量,比如飯後散步等,這樣有助於消化。在腹脹難受時,可採取簡單的按摩方法舒緩。溫熱手掌後,採用順時針方向從右上腹部開始,接著以左上、左下、右下的順序循環按摩10-20圈,每天可進行2-3次。孕婦在按摩時,力度不能過大,還要避開腹部中央的子宮位置。按摩也要選對時間,在進食後的短時間內不適宜進行腹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