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胃病,很多人肯定不會覺得很陌生,因為我們每個人幾乎多多少少都有過胃病的經歷,無論是燒心還是反胃,或者是胃痛、氣脹等等,可能它並沒有嚴重到威脅生命,所以,很多人對此並沒有特別在意。
但是胃病一旦發作,那種痛苦我們應該感受過,所以養胃目前也是一個比較火熱的話題。我們先來看一下胃病一般會有哪些症狀?
1、噁心
這個是很常見的一種症狀,這個一般是由胃潰瘍引起胃酸分泌異常的,從而導致胃黏膜損傷、胃部不適。因此就會在飯後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
2、胃部疼痛
胃疼分為隱痛,脹痛,絞痛等,這也是也是胃臟疾病最明顯的信號。並且這個疼痛不同的人是不分時間的,有的人可能是飯前疼痛,有的人可能是飯後疼痛,胃痛的感覺不是很劇烈,而是鈍痛,壓痛,或悶痛。
3、反酸
這個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胃病的症狀,是指酸性胃液或胃內容物經食管反流達口咽部,口腔感覺到出現酸性物質的現象。常見於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胃病患者或老年人。
出現上述這種症狀,我們一般可以通過食療法來調理,不需要去醫院:
1、銀耳粥
材料:薏苡仁50g、水發銀耳10g、白糖、澱粉適量;
製法:將薏苡仁洗淨泡透,與水發銀耳同煮粥,加白糖、澱粉煮熟即可。
功效:薏苡仁既可以健脾、又能補肺,也有清熱利溼的作用;銀耳能養胃生津,又能滋陰潤肺,可以改善脾胃虛弱、虛熱口渴;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胃脘隱痛、形體瘦弱、腹脹等症。
2、黃芩蒲公英方
材料:黃芩、蒲公英各20克,黨參12克,白芍、甘草、白朮各10克,茯苓9克。
做法:將上述所有藥材共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煎1小時。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完。
功效:清胃通腑,理氣健脾,益氣溫中,主治慢性胃炎。
過食療去調理,對胃病有一定的緩解,但是效果偏慢,想要快速調理,要配合中藥內調,九如胃安;精選(雞內金、砂仁、茯苓、昆布等)養胃原材料配合蜂蜜熬製而成,是專門針對老胃病的一個古方,通過抑制幽門螺旋桿菌,對胃酸、胃痛、腹痛、噁心等老胃病問題有九成以上的效率,並且沒有副作用,口感甜味,早晚衝服方便。
除了食療法之外,我們還可以配合穴位療法來調理:
1、天樞穴
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右兩旁2寸,三橫指處,此穴促進胃部循環、去除胃部寒溼、改善噁心。
2、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虎口附近,手背第 1~2 掌骨之間的肌肉,肌肉層較厚的位置,此穴緩解胃痛、胃脹氣、腹瀉等胃腸道問題。
3、足三裡
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膝蓋骨外側下端往下3寸,此穴治療胃疼、腹脹、消化不良、便秘、腸鳴、調節消化系統,按的時候下手要重一些,足三裡能幫助腸胃蠕動,當你覺得胃部悶悶脹脹可按摩這個穴位【免責申明】 本圖文來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版權歸屬原創者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