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氣「燥」,然而秋分過後的「燥」與立秋過後的「燥」卻並不相同。
立秋過後直至秋分之前,尚有夏天的餘熱,天氣晴暖而乾燥,燥與溫熱結合,是溫燥。而秋分後,氣溫逐漸轉涼,還帶著一絲絲近冬的寒氣,燥與寒結合,便成了涼燥。
人體感染了涼燥,則會感覺身體發冷、鼻塞、頭痛無汗、咳嗽有痰而少的症狀。對於涼燥,養生要點在於溫潤。
所以,秋分過後保重身體健康,一定要注意保護好這幾個穴位,可以給提前給它們一些應激性的刺激,以調動身體防衛機能,強壯肺氣保護健康。
秋季強壯肺氣,先從口門開始。鼻是肺之竅,鼻部的黏膜對冷燥的空氣是非常敏感的。
迎香穴屬大腸經上的穴位,而大腸與肺相表裡,鼻又和肺相通,所以按壓迎香穴:
在第七頸椎的棘突下方。它是人體諸陽匯聚的地方,能夠幫助提振所有陽經的陽氣。
保護大椎穴,可以用適合的熱度刺激的方法來幫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一塊熱毛巾捂在大椎穴上,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中府穴在鎖骨下窩凹陷,再往下大概有一拇指寬的位置。
中府穴位於手太陰肺經,主肺臟。對於秋季常見的咳嗽、氣喘等肺部不適很有好處。秋分過後,可以用點揉的方式,堅持每天刺激中府穴,對於提振肺氣和預防咳嗽、氣喘等情況,都有很好的效果。
每個成年人心中
都有個還未完成的夢想
有的人早已將它忘卻
有的人卻一直在為之奮鬥
如果你還想完成心中的那個夢想
歡迎你來到這個星球
在這裡,我們將陪你勇敢追夢
(註: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創作者所有,文章僅作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