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常按一個穴位能消水腫

2021-02-12 王振濤大夫

中醫認為,頭面、眼瞼、腿腳或手指水腫是全身津液氣化功能障礙的表現,與肺、脾、腎、三焦等各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治療當以宣肺化飲、健脾化溼、溫腎利水為原則。命門屬督脈,具有壯腰益腎、舒利關節、溫陽化氣、利水消腫的作用。

  命門穴位於腰部後中線上,第2 腰椎棘突下。一個快速準確找到該穴位的簡易方法是:以肚臍為基準,水平環繞腰部一周,與肚臍對應的後腰中點處即為命門(如圖)。對命門穴進行點按,以每分鐘不超過60 次的頻率,按摩10分鐘左右,每日1~2 次,10~15 日為一個療程。點按時要使溫熱感滲透到穴位深層,乃至小腹。

  頭面、眼瞼浮腫,配合掐合谷、點外關(腕橫紋直向上兩橫指處的手臂外側),各三五分鐘。若下肢水腫明顯,則配合按摩足三裡(外膝眼直向下四橫指處)、三陰交(足內踝尖直向上四橫指處)各三五分鐘,通過按摩,可以溫陽利水、運化水溼,達到消除浮腫的功效。女性經前期水腫並伴有煩躁、頭痛、乳房脹痛者,可按壓命門穴,以感到酸、麻、脹、痛為度,然後雙手重疊,稍用力撫按關元穴(肚臍直向下四橫指處)5~10 分鐘。

  中中醫認為,頭面、眼瞼、腿腳或手指水腫是全身津液氣化功能障礙的表現,與肺、脾、腎、三焦等各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治療當以宣肺化飲、健脾化溼、溫腎利水為原則。命門屬督脈,具有壯腰益腎、舒利關節、溫陽化氣、利水消腫的作用。

  命門穴位於腰部後中線上,第2 腰椎棘突下。一個快速準確找到該穴位的簡易方法是:以肚臍為基準,水平環繞腰部一周,與肚臍對應的後腰中點處即為命門(如圖)。對命門穴進行點按,以每分鐘不超過60 次的頻率,按摩10分鐘左右,每日1~2 次,10~15 日為一個療程。點按時要使溫熱感滲透到穴位深層,乃至小腹。

  頭面、眼瞼浮腫,配合掐合谷、點外關(腕橫紋直向上兩橫指處的手臂外側),各三五分鐘。若下肢水腫明顯,則配合按摩足三裡(外膝眼直向下四橫指處)、三陰交(足內踝尖直向上四橫指處)各三五分鐘,通過按摩,可以溫陽利水、運化水溼,達到消除浮腫的功效。女性經前期水腫並伴有煩躁、頭痛、乳房脹痛者,可按壓命門穴,以感到酸、麻、脹、痛為度,然後雙手重疊,稍用力撫按關元穴(肚臍直向下四橫指處)5~10 分鐘。

以上內容摘自網絡,謹對原作者表示感謝!

相關焦點

  • 【中醫養生】夏季腸胃保健,常按這三個穴位
    腹哀穴位於腹部中線旁開四指,肋骨下緣的地方,觸摸肋骨下緣會摸到明顯的顆粒感,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在臨床中,很多人會感到心口窩下脹滿不適,感覺心口窩下憋了一口氣,脹滿不舒,中醫稱之為痞滿,心下痞或心下痞堅。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選擇既能治胃又能治心的穴位——鳩尾穴。
  • 五指對五臟,按揉手指穴位能養生保健
    通過按揉養生療法,可起到防病祛病、養生保健的功效。手指的指尖各有經穴,分別對應不同的內臟,因此通過日常按揉手指穴位,能夠起到防病祛病、養生保健的功效。中指疼痛:中指上有一個中衝穴,位於包圍心臟的心包經上,因炎熱以致心臟受不了時,這裡會感到疼痛。無名指疼痛:可能是喉痛或頭痛。在無名指的三焦經上有一個關衝穴,感冒發熱時揉此部位即可。小指疼痛:是心臟或小腸有毛病。靠無名指一側的小指指尖有少衝穴,另一側有少擇穴。
  • 水分穴:消除水腫,分水溼、消水腫!
    古人在給穴位起名字的時候,可不是隨便瞎起的,而是包含著特定的含義。水分穴歸屬任脈,就是任脈的冷降下來的水液,在此穴的位置處分流。此穴具有祛溼消腫的作用。水道在水分穴這裡分開後,清的東西也變成了血液,重新循環;濁的東西也變成了尿液排出體外。
  • 穴位養生|您別小瞧了手指穴位!
    經絡與穴位是我國中醫的傳統文化之一,許多具有道醫情結和武術情結的人對它都有極深的印象和好感。
  • 孕婦吃什麼去水腫 孕婦去水腫的辦法有哪些
    當下肢神經堵塞,血液流通不暢就很容易會誘發人們出現下肢水腫問題了。而這種水腫情況往往會讓人們的下肢變得浮腫,從而阻礙人們的行動能力。所以通過具體的消水腫辦法,能夠有效地緩解這種由妊娠引起的水腫情況。  2、在中醫上,能夠幫助女性加速消除水腫的辦法,就是通過穴位按摩的方式來達到功效。
  • 手部穴位能健身,你知道的有多少?
    我們的手上有很多穴位,很多穴位我們都不清楚具體位置,但是平時經常按摩手部,就算沒有找到具體位置,也會有不錯的養生保健效果。  我們的手上分布著很多穴位,經常按摩手部就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當然,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太清楚穴位的具體位置,具體的穴位按摩我們可能做不到,但是手部穴位很多,簡單的摩擦、手指伸屈都會有養生效果。
  • 養生9 瘦小腿消水腫 穴位按摩 1分鐘學會
    每天臨睡前幫小腿做SPA能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促進毒素排出,迅速消除小腿浮腫。穴位按摩是最方便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瘦小腿方法,能通過刺激穴位來促進腿部排毒,改善腿部循環,達到瘦小腿的目的。以下就是專家推薦的瘦腿穴位按壓法,非常的有效!刺激小腿穴位
  • 【十大艾灸保健穴位】足三裡穴位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足三裡穴位描述〖延年益壽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一橫指處。
  • 自己也能減肥:穴位按摩法!
    臺灣傳統軟手法產品中心展示篇臺灣一條根華陀靈系列全功效想保持好身材,只需每天給自已留出2、3分鐘時間,按揉這幾個穴位就能消脂肪、排除體內毒素,女孩子想瘦一定要多按按這幾處、養生、消脂,好處多。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經絡,改善血液循環,消除小臂麻木腫脹的感覺,使小臂變得纖細。這個穴位減肥的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壓即可。
  • 養生絕學:肺不好的人,氣虛水腫,常喝一碗湯,養肺補氣更長壽
    健康長壽重比金錢,我們養生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飲食和作息時間分配好就比吃藥更有效果。更多健康養生知識,可以關注我,獲取你想要了解的常識。~~一起守護健康肺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我們不斷的從外界環境攝取氧氣並且將我們身體代謝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這一切都要仰仗我們肺的呼吸功能。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氣後,用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量。正常男性的肺活量為4000ml,女性為3500ml。
  • 暖水袋也能養生?
    但大家不知道,暖水袋除了取暖,在養生領域也有著不少妙用呢。中醫認為:唯有氣血輸布均衡,陰陽調和,人才不容易生病。氣血輸布失衡,如血瘀、寒凝、痰阻等,會導致經絡堵塞,臟腑功能偏盛或偏虛。常見表現有四肢疼痛麻木、失眠、嗜睡、怕冷等。但人體有眾多經絡穴位輸布,所以中醫常利用熱療的方式協助調整人體氣血平衡。
  • 穴位保健 提神保健穴位,幫你甩掉節後慵懶,神清氣爽進入工作狀態
    該穴在用指甲切壓時很敏感,手足共10個穴位。根據中醫臟腑經絡學說,甲根穴是「井穴」的延伸,它是陰陽,精氣血津交接之處,刺激按壓甲根穴手指會有麻、熱的感覺,能暢通經絡,運行氣血,調整各臟腑生理功能,以及提神、開竅。
  • 中醫養生保健學 中醫養生保健
    簡單而言,「養生保健」就是保養生命、保持健康。養生保健活動貫穿於人的生、長、壯、老、已的全過程,是根據生命發展規律,通過調節飲食、活動形體、調養精神、調適環境等多種方法或手段以達到保養生命保持健康、減少疾病、延年益壽目的所進行的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養生」又稱攝生、道生、養性、衛生、保生、壽世等,古人將養生理論和方法統稱為「養生之道」。
  • 健脾保「胃」,按揉4大穴位
    大家都非常常見晚輩給長輩捶腿,您千萬別小看這些動作,它蘊藏著很多秋冬季節的養生奧秘。捶腿跟保護胃有什麼關係呢,捶腿,從大腿一直到小腿,捶的位置都是胃經,如果飯後捶腿,確實能震動經絡,疏通經絡,對胃有好處,能幫助消化,疏通胃氣。腿上最有名的穴位,是足三裡,有這麼一句話:要想安,三裡常不幹。古人很早就開始用艾柱來灸足三裡。
  • 生物電理療:胃食道逆流按這4個穴位就改善!其中1個穴位還能助長壽 !
    【提示】新朋友請點擊上面「昌平生物電技術」關注【提示】老朋友請點擊右上角「分享」給朋友中聯華(北京)國際中醫針灸研究院因此,從中醫的觀點,可以常按4個穴道提升胃部健康。人體的穴道多半位在人體經絡上,適當的刺激可以增加對應組織或器官的活性,平衡或改善臟腑的機能。以下就介紹4 個改善胃部健康的穴位,除了可以透過針灸,也可以自己在家也可以簡單按壓。1.內關穴:改善火燒心、胸悶、心悸位置:腕橫紋上兩寸。
  • 墨菊有約:頭上的穴位你知道多少?
    跟著墨菊學習中醫養生知識,加微信:13922304446 輕鬆讓你擁有一個好身體!!!
  • 中醫養生:拔罐的好處與壞處
    拔罐通過對皮膚,經絡和穴位進行適當刺激,能將入侵身體的「邪毒」和「瘀滯」帶出體內。使人體內部器官得到相應的調理,讓人氣血暢通,強身健體。拔罐療法能對局部皮膚產生較強的負壓作用,局部皮膚毛細血管破裂,釋放出組織胺等神經介質,對機體各部位功能產生良性刺激作用,有效調動免疫系統運作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 【健康養生】簡便易行的中醫保健方法,9句話就說清了!趕緊收藏
    頭為精明之府,人體重要的12經脈和40多處大小穴位,以及十多個特殊刺激區均會聚於頭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銀針,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針灸性按摩或刺激,可祛病健身。勤梳頭的確是一項積極保養人體精、氣、神的簡便易行的長壽保健對策。中醫學認為腳上的60多個穴位與五臟六腑的12條經脈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布滿了相關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區。
  • 日常按摩保健穴位,速收藏!
    人體的每個穴位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作用,中醫養生中,按摩穴位是常見的養生方法,日常多按摩保健穴位可以防病強身,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穴位按摩養生方法。
  • 感冒咳嗽不用吃藥,一個穴位,5分鐘見效
    ,中華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沒想到咳嗽這個毛病,中醫按摩也能治好,真是太神奇了!聽老中醫說,只要按這三個穴位,咳嗽症狀就能有所減輕,正在被咳嗽折磨的你快試試吧~ / 按 摩 三 間 穴 / 咳嗽有的時候是肺氣上逆,按摩三間穴有助於下氣,使得咳嗽症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