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拔罐,不好去一半」拔罐是傳統中醫學治療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
利用各種罐具,通過負壓對於皮膚的吸著,從而使得身體裡的溼氣祛除的一種方法,以此來治療疾病。
那麼拔罐的好處和壞處都有哪些呢?
拔罐通過對皮膚,經絡和穴位進行適當刺激,能將入侵身體的「邪毒」和「瘀滯」帶出體內。
使人體內部器官得到相應的調理,讓人氣血暢通,強身健體。
拔罐療法能對局部皮膚產生較強的負壓作用,局部皮膚毛細血管破裂,釋放出組織胺等神經介質,對機體各部位功能產生良性刺激作用,有效調動免疫系統運作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通過對機體微弱的良性刺激,並通過刺激對大腦皮質的興奮與抑制功能進行調節,有助於促進患病機體的自我癒合。
此外,拔罐還能將機體內的水腫,粘液,淤血拔出,防止這些物質對肌肉造成感染,並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對於人體局部的組織損傷、腰間盤突出等症狀,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可以減輕疼痛,緩解症狀。
中醫提醒其實拔火罐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
但是一般以從點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過十分鐘為宜。
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容易拔出水皰,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順序還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
否則無病也會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因為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
拔罐切記2個注意事項
皮膚局部破潰、皮膚過敏、水腫及心臟、大血管部位;妊娠期女性下腹,腰骶部,合谷穴,三陰交穴,崑崙穴等穴位不宜拔罐;有重度水腫,病情嚴重,心衰,呼吸衰竭,腎衰竭者不宜拔罐。
火罐時切忌火燒罐口,否則會燙傷皮膚;拔罐力度不當可能會讓身上出水泡,也可能會拔出事故的,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敗血症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