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有道 頤養年華丨國泰地產中醫養生大講堂圓滿落幕

2021-02-13 國泰觀邸

      數千年中華智慧結晶的中醫養生之道,在當今醫學界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2月6日,國泰觀邸·悅峰特邀國家級名中醫毛德西學術傳承人,濟華名中醫王光宇醫師舉辦「養生有道 頤養年華」 中醫養生大講堂。

王光宇,國家級名中醫毛德西學術傳承人,濟華名中醫。知名消化內科、呼吸科、婦兒及疼痛類疾病專家。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 10餘年。 

多年中醫工作的經驗和感悟,讓王醫師深明健康養生之道。王醫師認為,養生是每個人的事,養生是每個年齡段的事,養生是每個季節的事,養生是每個時刻的事。健康長壽是1,金錢、事業、地位、榮譽……則是後綴的0,人生萬千繁華,終究要以身體健康作為根基。

(現場實拍圖)

講座開始之前,工作人員們貼心為大家備好了茶水和糕點,讓大家能夠在愜意的環境裡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學會養護自己的身體。

(現場實拍圖)

講座上,王醫師針對不同年齡段,進行了定製講解,講解養生知識和技巧,和來賓們分享各種養生心得,著重講解老年人冬季的養生之道,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適溫寒等等,達到養生目的,對王醫師生動有趣的講解和詳細介紹,嘉賓們都表示受益匪淺。

(現場實拍圖)

隨後,主持人對國泰觀邸·悅峰進行現場推介,從項目信息、區域配套、產品信息等方面,向到訪嘉賓做了客觀闡述,在座嘉賓也對項目產生濃厚興趣。

(現場實拍圖)

專題講座結束後,王醫師為現場嘉賓坐堂問診,定製了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案。國泰觀邸·悅峰中醫養生大講堂,在到訪嘉賓們的滿意和讚賞之中已圓滿落幕。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用心關懷每一位業主及客戶!

(現場實拍圖)

主城之上,國泰觀邸·悅峰

建築面積約193/195㎡天幕大宅

僅此124席時代之作

現房發售,禮獻城市層峰人物


本廣告為要約邀請,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籤署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法律文件為準;文中所述尺寸均為大約數值,面積均為建築面積。本廣告對項目周邊交通、醫療、教育、市政配套設施等環境的描述僅為提供相關信息,不意味著本公司對此作出承諾。以上學校信息僅為本項目周邊教育環境的客觀介紹,並不意味著本項目為學區房,學校就讀等信息,均以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及校方發布為準。以上信息收集截止於2020年12月,本公司保留對本廣告修改的權利,敬請實地察看並留意最新信息。現售備案證號:(2017)鄭房現字第X0715號。項目備案名為「國泰一品莊園」,推廣名為「國泰觀邸·悅峰」,開發商為「國泰房地產發展(鄭州)有限公司」。製作時間:2020年12月。

相關焦點

  • 中醫養生保健學 中醫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保健學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
  • 關愛健康,從經絡養生開始!優山美地太極經絡養生講座圓滿落幕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時值冬日,養生保健也被提上了日程。12月29日中華情·優山美地CHO《健康管理》系列活動之太極經絡養生講座圓滿舉行,敬邀太極經絡調理師黃五老師與現場老年朋友們一起,就經絡養生話題進行了精彩的講解與互動。(現場照片)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
  • 青蓮中醫分享養生秘訣----緣起和淵源
    今天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冬季養生的話題。先講一講這次分享的緣起。首先,膏方成為創收的手段,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中醫越來越受到關注和信任是背景。另外,也希望通過這次分享,告訴大家青蓮中醫的一些想法是尋找民醫和明醫,為下一步全民中醫的計劃鋪路。
  • 【仁濟科普】 中秋養生之「食之有道」
    對於中秋節,人們想到最多的就是賞月吃月餅,但此刻也不應該忘記養生保健,因為中秋時節萬物成熟,氣溫也在逐漸轉涼,此時早晚溫差大,最需要保養。但盲目地進食補品又是很不科學的,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那麼,中秋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  1.每天早晨吃粥。 如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 《同仁堂》中醫養生保健科普知識講座
    「預防勝於治療~養生促進健康」掌握中醫養生知識,更好的幫助我們調理身體,預防疾病!
  • 中醫養生的秘密:「守」比「補」更重要!
    從古至今養生就不容忽略,鋪天蓋地的養生信息讓我們應接不暇,市面上的各類補品,讓人眼花繚亂,很多顧客也紛紛接招,不管自身體質如何,照搬照做,什麼補身體就吃什麼
  • 中醫說養生丨大寒到,如何寒中求「生」
    《靈樞•本神》上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意思是,順應自然規律來養生保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大寒節氣中我們要如何養生呢?「俗話說『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冬主寒,春多風,春陽屬肝,其性升發,在此冬春交季之時中醫養生當以防風禦寒為主,並配合通陽調肝以順應陽氣初升之勢。」
  • 中醫養生:4種中藥清肝明目
  • 秋季如何養生?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老師:多吃白菜
    《黃帝內經》中提到養生其實就是養「氣」。但人體臟腑、氣血會隨著一年四季自然界的陽氣變化而變化,出現周期性盛衰。那怎麼辦呢?蜜拓蜜蜜兒堂專業講師趙謙老師在中醫養生直播大講堂中為我們進行了講解,並且對秋季養生方法著重進行了分享。
  • 轉發博康門診中醫養生活動,年末最後一波福利啦!
    (元)參團價格(元)中醫推拿、艾灸原價78元39.9元中醫拔罐、刮痧原價40元19.9元中醫拔罐、刮痧原價40元19.9元【爆款推薦1】推拿+艾灸服務功效:>養生  瘦身 除溼 正骨 舒經活絡緩解疲勞  放鬆肌肉  調理氣機靜心助眠 緩解壓力【爆款推薦2】拔罐+刮痧服務功效:刮痧拔罐可用於感冒、咳嗽、溼熱、通經活絡
  • 養生有道:燥熱體質不宜吃太補
    燥熱體質與虛寒體質是相反的2種體質,中醫認為,燥熱體質還可以分為先天燥熱以及後天燥熱,夏季經常暴露在太陽底下工作的人也屬於燥熱體質的一種中醫提醒,常見的食療補品——羊肉、狗肉等都是燥熱人群需要遠離的,因為這些食物都屬於溫性食物,對於體內原本就比較躁動的人來說,吃了這些食物無疑是火上澆油。
  • 中醫養生泰國行第四站--水果之鄉「尖竹汶」
    ▼#泰國華人頭條# 中醫養生泰國行第四站--水果之鄉「尖竹汶」12月1日,由泰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泰國中醫師總會、尖竹汶府行政局聯合主辦,尖竹汶公立東英中學承辦,泰國溫州商會、尖竹汶府東英明義善壇及尖竹汶泰中文化-經貿協會協辦的「中醫養生保健泰國行」來到水果之鄉尖竹汶府開展義診活動,來自尖竹汶及周邊府的近300餘民眾親身感受了中國傳統醫學的神奇魅力。
  • 「歡度中秋迎國慶,中醫為媒話養生」聯歡活動成功舉辦
    2020年9月28日下午,南陽市南都中醫館內熱鬧非凡,空氣中瀰漫著絲絲艾香,「歡度中秋迎國慶,中醫為媒話養生」聯歡活動在這裡隆重舉行,共慶祖國華誕,共話健康養生。    南都中醫館的王啟館長致辭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聯歡會,並講解中醫保健與養生知識,付立典付總向大家講解有機農業與健康產業之間的關係,並盛情邀請大家品嘗有機廣陽大棗,「這棗脆甜好吃,著實吃到了童年的味道。」
  • 一沐淨體、二沐淨心、三沐淨神…三沐中醫診所:治病兼顧保健養生
    11月18日,位於西崗區萬達華府小區的三沐中醫診所正式開業啦
  • 新春中醫養生小常識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關於春節期間中醫養生的一些小常識。1. 飲食問題春節期間沒有好吃的那還叫春節嗎?但是春節的飲食,應該從保護脾胃出發。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切忌暴飲暴食,因為吃的過多不僅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的失常,還容易導致食積。特別是家中的小孩子容易因為食積而發燒。其次是不要過度吃甜食,雖說適當吃一些可以補益脾氣例如山藥和大棗。
  • [時辰養生]丑時養生:肝經當令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
  • 明日大寒-養生進行時
    那麼大寒要如何養生呢?大寒吃什麼呢?大寒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大寒節氣養生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起居護養  中醫指出,「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季養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 融合中醫養生理念 黃圃醫院「仁愛公園」建設雛形初現
    按照總體規劃方案,「仁愛公園」建設充分融合了中醫養生文化理念。公園內將建有「澄懷」、「香月」、「廻風」 三座仿古休憩涼亭。楊靈副院長表示,黃圃人民醫院是「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具有良好的中醫藥文化傳統和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因此,「仁愛公園」在建設上也充分融合了中醫養生的理念。
  • 【健康養生】簡便易行的中醫保健方法,9句話就說清了!趕緊收藏
    中醫認為,唾液是人體精華,貯於丹田,再化津還丹,遂成精氣,起到和脾健胃、濡潤孔竅、潤澤四肢五臟、強腎補元、滑利關節、補益腦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谷道,又稱肛門。撮即上提收縮也。通俗地講,就是做收縮肛門的動作。孫思邈在《枕中方》中規勸世人「谷道宜常撮」,認為肛門周圍的肌肉應時常處於運動狀態,才能養生健體,尤其對防治痔瘡有特別療效。
  • 中醫健康養生(No.1366)冬季這樣做可溫經散寒,扶陽固氣!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其操作方法方便、簡單,適合家庭養生保健之用。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冬季艾灸的好處有哪些?歡迎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處,向我院專家諮詢您的健康養生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