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寒-養生進行時

2021-02-12 MEI美業邦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鬥指醜;太陽黃經達300°;於每年公曆1月20—21日交節。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

     寒冷的冬季,大寒就是屬於比較晚的一個節氣了。那麼大寒要如何養生呢?大寒吃什麼呢?大寒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大寒節氣養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起居護養

  中醫指出,「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季養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2.重點養心

  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3.藥物相助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冬季,人們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冬令進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養生方法,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冬至以後「陰極陽生」,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滋補功效。

4.飲食調養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

  中醫認為,冬季養生飲食在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肉,羊肉,牛肉,鯽魚等;其次可選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還有一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如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冬季養生切不可盲目,以免犯了禁忌,必要時可通過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相關焦點

  • 【小年,大寒】大寒養生食物分享
    今日是小年也是大寒。小年是漢族傳統的祭灶日。
  • 中醫說養生丨大寒到,如何寒中求「生」
    但是別高興太早,晴天過完寒潮接班,1月20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被認為是「寒氣逆極」之時,此時寒潮頻頻南下,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靈樞•本神》上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意思是,順應自然規律來養生保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大寒節氣中我們要如何養生呢?
  • 大寒臘八喜相逢,藥粥養生過好冬
    今年臘八節又剛好和大寒節氣是同一天,大寒節氣和臘八節一過,距離春節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所以民諺就有「大寒過了就是年」的說法。
  • 大寒將至!做好這四步, 和家人一起健康迎新年!
    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     寒冷的冬季,大寒就是屬於比較晚的一個節氣了。那麼大寒要如何養生呢?大寒吃什麼呢?大寒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大寒養生:吃好三樣,喝好三樣,健康就靠這三樣!
    過渡時期,飲食起居也應隨之及時進行調整。民間有大寒吃「三冬」的傳統,需要注意的是,「三冬」性涼,一次不要吃太多,不要生吃,可在做菜或煲湯時加入。3、燕麥粥大寒養生要注意養脾,燕麥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符合大寒時節養脾胃的需要。
  • 大寒節氣開始至春分之前的養生思路
    語音:曉亮2021年1月20日進入大寒節氣,天地之間的運氣變化,厥陰風木開始當令。此為初之氣,就六氣而言,至春分前皆同此氣。
  • 大寒 | 煮雪烹茶待春來
    今年大寒與臘八節相遇,時間為 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農曆庚子年 臘月初八臘八大寒一起過,年味愈濃,暖胃又暖心。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不管四季如何更迭, 生命一如既往, 會給你帶來溫暖與驚喜。和氣的新年, 向每個人露出笑臉,過往的風霜, 早已不值一提, 積雪寒風席捲之時, 惟願你我安暖。
  • 二十四節氣之大寒
    1.大寒覺,多睡1小時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此時正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冬季,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大寒養生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最簡單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 小時。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陰氣,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從而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 臘八節、大寒|臘八和大寒的邂逅
    說到大寒養生習俗,尾牙祭是中國農村地區不可少的風俗。在中國農村,每到大寒節氣,人們開始除舊迎新,儲備年貨準備過年,而尾牙祭則是各家各戶必備項目。  所謂"尾牙"是中國對土地公的"牙"的稱謂。土地給予了人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中國古人有對土地的信封,將白土地公稱作"牙",將二月二稱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十六都要拜土地公,而臘月十六就是最後一個"牙",因此也叫"尾牙"。
  • 大寒(2018-01-20)
    元泰堂提醒:今日大寒《內經》以大寒為一年之始。從大寒起,進入一年六氣之第一步氣。
  • 【時節令】大寒:冬將盡,春將始
    公曆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為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四節氣。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一團。此時為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融,呈現出冰天雪地的嚴寒景色。【一候雞乳】大寒之日「雞乳」,雞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氣,開始孵小雞了。
  • 臘八遇上大寒,聽老中醫揭秘這些養生之道!
    臘八粥 主要由米類、豆類和堅果組成,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不同的搭配。今年臘八節也是大寒節氣,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與立春相交接,氣候可能時而冷風刺骨,時而陣陣暖意。在忽冷忽熱的天氣變化中,若保養不當,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傳統養生最核心的內容是「天人合一」。季節變化了,人們的身體也會隨之有所反應,養生保健也要隨之「轉軌」。中醫指出,「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
  • 節氣|大寒,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此時節北方雪落滿山,天地渾然一色;南方亦有暖陽,水禽戲於湖面。年關臘月,氣候冷冽。寒氣逆極,冷作一團。寒梅吐香,葉落清池。
  • 大寒由「冬藏」轉「春生」,你做對了嗎?
    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此時,雖然天氣寒冷,也是冬季即將結束之時,隱隱中已經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雖然春天已近,但也不可掉以輕心,大寒時節更要做好防病措施,才能以最健康的姿態迎接新年。1、防心梗:寒冬是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
  • 大寒 | 暖茶盡飲時,歲有大寒知
    黑豆釀梨,清理身體內的虛熱 大寒前後,年關各種聚會接踵而至,油膩、辛辣的飲食容易在我們體內淤積形成虛熱。這個時候不宜大補,適宜吃一些既能清熱,又能滋陰養藏的食物。這道黑豆釀梨,就是為這段時間準備的節氣食方。 在飲食油膩的聚會後給自己做一次,清清爽爽的口感,吃下去感覺身體內外都輕盈乾淨許多。
  • 大寒|大寒已過臘來時,萬物那逃出入機
    大寒已至,新年將臨。晨光熹微,蘭舟望向窗外。家家開始貼年紅,撕去舊楹聯,新鮮的紅映著白雪,燒得人溫暖了起來。食糯掃塵,洗浴糊窗,忙碌和熱鬧讓人們暫時忘卻戰爭的煩惱,卻越發思念起北方軍隊裡的親人們。思念起每一個父親,每一個兒子,每一個兄長,每一個情郎。蘭舟想,要過年了,那個討厭的傢伙,也該回來了吧。
  • 大寒已至,這些美食你都吃到了嗎?
    大寒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它就會到來
  • 大寒|大寒節氣到,臘梅寒霜傲
    大寒節氣到,臘梅寒霜傲大寒,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太陽黃經300°;於每年公曆1月20—21日交節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冬至節氣以後,太陽光的直射點會逐漸的北移,但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太陽直射點始終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始終處於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冬至之後,北半球的溫度還在持續降低,在大寒節氣時段溫度降到最低,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區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
  • 【食療藥膳】大寒時節,給您推薦幾款應節膳食
    俗話說「小寒大寒,凍成冰團」,自古養生講究因時制宜,小寒處於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是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時段,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大寒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處於冬三月,與立春相交接,進補的食物會越來越少,逐漸添加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的萬物升發。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廖小紅主管中藥師建議,大寒時節養生主要以補脾益氣、溫腎及藏神為主。
  • 大寒迎年,做到這3點,養好身體加速減肥!​
    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是冬季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折點。過了大寒,又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