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1年
我們分享的第020篇文章
歡迎關注我們的
微信公眾號:boshanchaguan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一年終了,開始新的輪迴。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此時節北方雪落滿山,天地渾然一色;南方亦有暖陽,水禽戲於湖面。年關臘月,氣候冷冽。寒氣逆極,冷作一團。寒梅吐香,葉落清池。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
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也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
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
老北京大寒吃「消寒糕」,廣東人吃糯米飯,南京人喝雞湯。
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帶著吉祥味,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養胃、滋補作用。
這些聰明的「因時而食」的食俗,便是中華民族自古流傳下來的養生智慧。
大寒時節,天寒地凍,陳年生普、普洱熟茶、紅茶、老白茶等茶性溫熱的茶品依舊是時令優選。
這些茶品既可溫暖身心,又可適當調節因油膩食物的增加帶來的血脂增高,其中又以熟普洱茶的降血脂功效為佳。
天氣寒冷,人體易出現燥熱感,尤其食用臘肉、滷味等高熱量食物美味過後,宜煮上一壺茶送走油脂、幫助消化、有助於排解。
喝茶,也是潮汕地區過年前不可缺少家庭活動。
和家人一起圍爐泡茶,聊著上一年的事,聊聊年貨怎麼準備,買些什麼。
天寒乾燥,更是出現口鼻乾燥,咽幹,口渴等不適症狀。
茶是很好的潤燥飲品,一杯暖暖的茶滋潤生津,還可暖胃暖身。
大寒到了,春節還會遠嗎?不知今年你準備了什麼茶和家人共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