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裡,格外生動的當屬驚蟄了,因為它有聲音,有動作,有過程,有場景。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春雷聲驚醒了蟄伏冬眠的萬物,也驚醒了沉睡的春天,驚蟄至,仲春時節才算開始。
驚蟄時節,春催萬物,呈現出新的活力,很多人已經久蜇思啟。
但《管子》說:「時則動,不時則靜」——教導我們時機未到,學會蟄伏。
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是唯一一個講究「防」的節氣:驚蟄時節前後,晝夜溫差較大,此時正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需注意防寒保暖,嚴防各類流行疾病,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當下疫情仍未解除,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不可放鬆警惕,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行動就是妄動。
因為疫情我們短暫地被打亂了節奏,或許當下我們不能去瘦西湖品「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古韻、錯過欣賞麗江白沙旭日下的春意盎然。但我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將沉潛的日子當成是發力前的助跑線。
前方曙光漸顯,驚蟄後,我們終將迎來萬物進入溫風如酒,春陽如沐的階段,且將春光煮春茶,杯杯作芳華。
在這個「草木縱橫舒」的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陽氣升騰,天氣乾燥,容易上火。此刻最適宜打開一罐加多寶涼茶預防上火、問候驚蟄、在品味涼茶中回歸自然。
《華夏天文歷學之玄機》道「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
驚雷炸響仍需時日,望大家能夠繼續堅守,守得雲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