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標誌著春天的開始,春雷陣陣,蟄蟲驚醒,萬物復甦,大地回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副主任醫師李傑說,此時身體的陽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肝之性,補益脾氣,令五臟平和,元真通暢則百病不生。
運動不過量,散步緩行即可
驚蟄之後,氣溫開始真正回升,「廣步於庭,被發緩形」告訴人們,此時要披散開頭髮,穿著寬鬆的衣服,使身體不受拘束。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進行適當的活動,可以激發體內陽氣上升,李傑提醒,但要注意這個「緩」字,不要運動過量,不僅會過度耗散陽氣,還會消耗更多的陰血。
氣溫變化大,及時增減衣物
驚蟄時節儘管天氣轉暖,但氣溫變化比較大,尤其是夜晚和中午的溫度相差大,此時在穿著上還是要注意保暖,以捂為主。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及時增減衣物,以身體感覺舒適為度,春天時節不光晝夜溫差大,日間溫差也大,現代人相對於古人,人體適應能力普遍比較差,更要多注意穿脫衣物,不要嫌麻煩。
可少酸多甜,驚蟄多吃梨
清淡的食物有助於自身的新陳代謝,因此,推薦多食一些春筍、芹菜、菠菜等綠色的蔬菜,對腸胃蠕動有很好效果。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故要少吃酸,多吃甜食以養脾。
此時氣溫還是偏低,因此還應多吃生津潤肺的食物。梨的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在民間還有驚蟄吃梨的說法,建議大家多吃。梨的吃法很多,可生食、可蒸煮,也可以榨汁。春季吃梨最好還是以冰糖煮製,健脾益胃,養陰清熱。」李傑說。
晚睡早起,不妄動肝火
要通過主動的調節,使精神情志隨著春天萬物的生發而舒暢活潑,充滿生機。順應春陽萌生、條達舒暢的自然規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悅,隨時保持心平氣和,不妄動肝火,保護肝臟的同時可以增強體質。
李傑建議,起居上可以「夜臥早起」。春季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但晚睡也不是要很晚睡覺,不要超過子時(夜晚11點),而且儘量要每天定點上床睡覺,養成好的睡眠習慣;「早起」就是在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起床,很多人發現春天了,早上醒的早了,這是順應春季陰陽變化的正常現象,就讓生物鐘來叫我們起床吧,早起床後還要多散步,早起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