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勝區罕臺鎮
有一家「罕臺米涼粉專賣店」
這裡的米涼粉因口味正宗
風味地道而家喻戶曉
深受人們的喜愛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500多份米涼粉,年收入近100萬元!我們家的生活比以前好了100倍!」東勝區罕臺鎮村民、「罕臺米涼粉專賣店」的老闆郝喜明滿臉幸福地對記者說。
▲郝喜明正在製作米涼粉
11月5日,記者走進郝喜明家的米涼粉製作工作間,隔著玻璃窗看到店員正在把小米熬製成細膩的黏稠物,再用籮子將米湯和殘留物進行分離。
「米涼粉的製作沒有什麼秘方,捨得下資本,用好原料,口感自然就好了。」店主郝喜明樸實的話語中,體現了質樸厚道的本性和打造優質食品的理念。
「我們儘量把細節做好,比如在小米的選材上要優中選優,為顧客提供味道更美、乾淨衛生的優質米涼粉,這樣才能將米涼粉打造成全國特色小鎮罕臺鎮的特色美食。」郝喜明的女婿楊智慧接過話茬說。
▲米涼粉
郝喜明一邊忙碌,一邊興奮地給記者講著米涼粉製作流程:「將小米熬製一小時左右,待一層細膩的黏稠物出現後,用籮子將米湯和殘留物進行分離。在米湯中加入綠豆粉、蒿籽提高筋道感,再熬製40—50分鐘,將液態米涼粉在高粱杆蓋簾上一層摞一層進行攤晾,累加6—7層後,筋道、爽口的米涼粉就製作成功了。」
記者看到,許多顧客在店裡吃完米涼粉後,還會再打包幾碗帶給親朋好友,不會空手而走。一位女顧客說:「這家米涼粉清涼可口,特別好吃,我經常在這兒吃,這麼多年來就喜歡他家的味道。」
郝喜明家的米涼粉店開了快20年了。1999年,世代靠種地為生的郝喜民和妻子靳玉英苦於種地解決不了一家五口人的溫飽,就從村裡搬到罕臺鎮上,靠手藝賣起了當地傳統特色小吃米涼粉。從此,夫妻二人起早貪黑,搞起了「三產」。
多年來,他家的米涼粉從選料到製作,每道工序都秉承傳統技藝,深受當地居民和遊客的喜愛,年銷售額可達100萬元左右。米涼粉店也從剛開張時只有三張小桌子、幾把破椅子的小店,發展成為擁有大桌、小桌、雅間的特色飯店。老兩口還註冊了罕臺牌商標,帶著女兒、女婿一起傳承特色餐飲,打造品牌效應。
▲米涼粉湯料
接下來,郝喜明打算繼續擴大店面,擴大經營規模,為當地居民和外來遊客提供更健康、更綠色的特色食品。
如今,在郝喜明的帶動下,鎮上開了好幾家米涼粉店,這個特色小產業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也帶動了村民們脫貧致富,村民們的收入都比過去增加了兩到三倍。郝喜明說:「今後我打算整合資源,按照統一配方製作米涼粉,和其他村民一起合作,形成規模化生產,讓我們罕臺鎮的特色米涼粉走向全區乃至全國。」
『推薦閱讀』
來源:內蒙古日報
新聞熱線:0477-8380529
投稿郵箱:xmtgl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