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菇敲開致富門

2021-02-08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小菌菇敲開致富門——貢嘎山下松茸村的大產業

1月5日,松茸產業園的工人通過真空冷凍乾燥設備加工凍乾食用菌。

1月6日,村民帕他志瑪(右二)在產業園裡裝填菌袋。

1月4日,松茸產業園的管理人員在倉庫裡整理即將發放給當地種植戶的滑子菇菌包。

1月6日,雅江縣的電商正在備貨,準備將用松茸製作的松茸醬發往各地。

八角樓鄉帕姆林村的白馬翁姆(左)是產業園的接種工,每月收入4000元。1月5日,她在新家客廳接待外地來的客人。

1月4日,市民在餐桌上品嘗雅江縣出產的各類菌子。

2020年12月16日,八角樓鄉木澤西村的首批大學生卓瑪在貢嘎山下進行菌類資源調查時,祈盼青山綠水常在。

2021年新年伊始,甘孜州的氣溫已經降到了零攝氏度以下。1月5日,位於雅江縣八角樓鄉松茸村的松茸產業園菌種菌包廠房裡卻是熱氣蒸騰,數十位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往菌種架上放置菌包。很快,3米多高的鐵架上就密密匝匝的堆滿了製作好的菌包。廠房的旁邊就是食用菌存儲冷庫,各類食用菌在這裡進行分揀、定級、包裝。十多個小時後,經物流車送出的一箱箱食用菌產品就會出現在省內外各大超市的生鮮貨架上,市民在千裡之外也能嘗到大山裡的味道。

雅江縣蘊藏著世界儲量最大的青槓樹(橡樹)林木資源,特殊的地理、氣候、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中國松茸的核心產區。松茸雖然名貴,但尚不能人工種植,這也決定了松茸是一個靠天吃飯的產業。只有延長松茸產業鏈,才能帶動更多群眾脫貧。4年前,當地以食用菌產業作為突破口,引進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建設高科技食用菌產業園。幾年下來,帶動了當地群眾長效脫貧,穩定致富。

雅江縣八角樓鄉松茸村、木澤西村過去都是貧困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都靠粗放種植、放牧和上山撿菌子。如今,當地村民以多種模式參與松茸產業園的經營。100戶村民家裡蓋有100平方米大棚,參與滑子菇、猴頭菇、白靈菇等珍稀菌類的培育。有的村民也在林地裡栽培黑木耳,在田地裡種植羊肚菌和球蓋菇。

還有村民進了產業園務工。帕他志瑪、扎西翁姆、白瑪、確志、斯郎卓呷都在產業園務工,月平均收入可達3000元以上。在八角樓鄉,像帕他志瑪這樣在「家門口」打工、全家人掙錢的當地村民家庭不在少數。40多位村民在產業園長期就業,100多位村民參與產業園的季節性就業,這都帶動了松茸村、木澤西村、維地村的貧困群眾實現高質量脫貧。現代立體高效食用菌產業的建立讓當地村民第一次嘗到了一天掙上百塊錢的甜頭。

帶領當地村民發展菌子產業脫貧致富的中國雅江松茸產業園負責人陳文感慨地說:「精準扶貧不僅要有好產業植入,要改變老百姓的生產方式,更重要的是改變思想觀念的扶貧才是具有長效價值的扶貧。」

接下來,產業園將著力推進松茸保護、科研、基因庫建設等,在留住綠水青山的同時,助力當地群眾致富奔康。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尹鋼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尋菇記 | 走進菌菇世界,探尋生長秘密
    今天,少年新聞學院的小記者們要親眼目睹蘑菇培育的整個過程,你有興趣和我們一起去看看嗎?!棉籽殼是菌菇的一種「食物」呢!好多木屑啊,這也是菌菇的「食物」嗎?丁姐姐說:這房間裡面的溫度只有14攝氏度,菌菇是喜陰性植物,所以培育房間一般情況下都是黑暗的,但是我們會每隔兩個小時開一次燈進行查看,開燈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九秒鐘。
  • 料理視頻:溫暖的菌菇飯
    ▲點擊藍字「Natawonderland」,關注獲得更多更新從秋季開始,經常喜歡煮菌菇飯
  • 食用菌 | 冬季菌菇養生料理指南
    冬季菌菇養生料理指南坊間有種說法:「要想身體好,菌湯是個寶;若要身體瘦,多吃菌子少吃肉」,各位朋友知道菌菇,
  • 純手工自製菌菇素肉醬,簡單粗暴就倆字:好吃!
    雲南憑藉複雜的地形地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孕育出豐富的野生菌資源,在種類、分布、產量方面都無可比擬,種類佔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被稱為有名的野生菌王國。每到雨季,生長於山林的各類野生菌紛紛破土而出,釋放出獨有的菌子香氣,以勢不可擋的架勢,佔據人們的視野,餐桌,味蕾,甚至空氣。
  • 【健康】冬季菌菇最養人,這6種菌菇你千萬別錯過!
    菌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且營養好吸收。
  • 「菇」起苗鄉群眾錢袋子
    本報記者 巫美橋紅 通訊員 伍 麗1月15日,資源縣車田苗族鄉野生菌種植基地,一根根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淺褐色的香菇升柄展傘,圓鼓鼓沁香誘人。資料圖片 tuwenwuguan「車田的海拔與土壤環境都很適合種植香菇,這裡種的菇個頭大、出菇多,我們公司積極為脫貧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吸納12名脫貧戶在菌種製造車間務工,人均月收入增收2000元以上,並為車田苗族鄉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提供了
  • 創意菌菇住進「魔幻太空艙」 室外寒風凜冽 艙內溫暖溼潤
    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今日(1月8日),北京依舊持續超低溫,對於住在「魔幻太空艙」裡的菌菇來說卻感覺不到絲毫寒意。記者前往位於通州區漷縣鎮大香儀村的幾個溫室大棚,小白平、黃金針菇等十幾個菌菇正在悄然生長,經過簡單的技術處理後,這些品種的菌菇將住進「魔幻太空艙」,然後從大棚移居室內,甚至還走進北京多所學校課堂,用於農業知識科普。平菇大棚裡種植的金耳。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鮮銀耳。
  • 【關注】博士生種菇遭市場冷遇,這種菇你吃過嗎?送福利!
    他們的設想是引進試種我國近幾年來剛剛興起的食用菌新秀——大球蓋菇,成功之後帶動農戶加入合作社,共同致富。可未想到的是,大球蓋菇高產卻不「豐收」,市場不識「貨」,大量蓋菇滯銷,堆在合作社的庫房裡。  據了解,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1990年在我國南方試種成功,效益良好,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 蟹味菇·蟹味足 | 蟹味菇的營養保健價值
    蟹味菇,隸屬擔子菌亞門白蘑科玉蕈屬,是北溫帶一種優良的食用菌。其子實體群生至叢生。菌蓋表面近白色至灰褐色,中央常有深色的大理石花紋。
  • 菌菇鮮為人知的養生奇效,看完我大吃一"斤」!
    菌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它們更是你提高免疫力的「武器」。
  • 會煲湯的大廚也不會告訴你,加菌菇才是一碗湯的正確打開方式!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一碗鮮掉眉毛又營養美味的靚湯是怎樣煉成的!做養生靚湯還在加紅棗枸杞?會煲湯的大廚不會告訴你,加菌菇才是一碗湯的正確打開方式。湯中加入菌菇不僅會迸發出撲鼻的強烈香味,還能讓營養翻倍。而說到菌菇,雲南野生菌菇堪稱一絕。
  • <佳文欣賞>甘肅平涼:「菇王」的致富經
    一個外地人來到華亭縣種植蘑菇,侯應學聽到消息後,拿出家裡800元的積蓄,上門拜訪,請教種菇技術。半年時間,侯應學便掌握了種植技術,回家後便走上種菇路。2002年至2014年的12年間,侯應學的蘑菇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兒子侯海榮耳濡目染中,也喜歡上了種蘑菇,便和父親攜手,一起種蘑菇。
  • 【養生】秋冬菌菇最養人!這7種菇營養又美味,你最愛吃哪個?
    民間諺語有云:「要想身體好,菌湯是個寶;若要身體瘦,多吃菌子少吃肉。」如今正是各種菌菇大量上市的時節,秋冬的菌菇養生又鮮美可口,小編推薦這7種菌菇一定吃起來!香菇被稱為「百菇之王」。香菇香味的濃烈,這也不枉眾多食用菌中只有香菇菌用「香」字取名。各類蘑菇中,香菇的抗癌功效最好,含有豐富的香菇多糖。
  • 團品:九養芝山珍菌味禮盒
    品嘗一頓美味的菌菇已成為人們一種超級的享受;菌類以其鮮美的味道、豐富的營養,徵服了人們的味蕾。九養芝,滋補食養世家,源自「中國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食材全部來自當地菌菇種植大戶,延續世家深山培植,山泉澆灌,遠離汙染,優質的地理環境非常適合菌菇類生長,品質也高於其他產地。
  • 節後養胃就吃福建古田新鮮猴頭菇
    《本草綱目》中記載:猴頭菌,性平,味甘,有「利五臟,助消化」之功效,可以緩解多種胃部疾病,是極好的養胃神器。猴頭菇的營養價值豐富,口感肥美。吃過猴頭菇的人,都不會忘記這種味道——肥美的菌肉帶著鮮香的味道,比肉還要美味的口感,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佳餚。
  • 止血消炎,就找它:鱗皮扇菇
    鱗皮扇菇別名鱗皮扇菌、山葵菌、止血扇菇,為白蘑科真菌鱗皮扇菇的子實體。
  • 祛風除溼,舒筋活絡就找它:黑紅菇
    黑紅菇別名稀褶紅菇、老鴉菌、大葉火炭菇、格繞、火炭菇、菌子王、豬仔菌、大黑菇
  • 「菌中皇后」原來是它,護肝止咳強免疫!春節吃正好
    有一種菌菇——竹蓀,今天可要好好推薦一番!它究竟有啥特別之處呢?往下看你就知道啦~竹蓀性涼、味甘,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益氣養血的作用。竹蓀中有一個品種叫黃裙竹蓀,它的菌裙為檸檬黃或橘黃色,這種竹蓀有毒,不可食用。
  • 種香菇年賺五六萬,為何菇農還喊「窮」!
    根據目前來看,新產區的菇農利潤均高於老產區,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策好、木屑多、成本低。經過了解,全國香菇產區中,大多數菇農都在盈利狀態,絕大多數菇農的種菇利潤在五萬元左右。這個數字雖然不算多,但對於農村的農民而言也很滿足,相比貧困的農村,算的上是小康水平。
  • 【溫陵廣角】泉州近期現一批「毒菇」千萬不要碰!吃了會沒命!
    近期泉州雨水不停,很多公園或綠化地都長滿貌美的菌菇。但是!你知道嗎?千萬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