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學生回鄉創業帶領眾鄉親脫貧致富的典型很多,但博士生到農村領銜創辦專業合作社卻鮮見。在金安區木廠鎮就有這麼一位被村民稱為「泥腿子」的醫藥學博士吳偉,去年在兔耳崗村12畝土地,與當地4位青年農民聯合創辦「天和致遠特種菌類合作社」。
他們的設想是引進試種我國近幾年來剛剛興起的食用菌新秀——大球蓋菇,成功之後帶動農戶加入合作社,共同致富。可未想到的是,大球蓋菇高產卻不「豐收」,市場不識「貨」,大量蓋菇滯銷,堆在合作社的庫房裡。
據了解,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1990年在我國南方試種成功,效益良好,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去年,在浙江寧波工作的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生吳偉回鄉探親時,與同名字的青年農民吳偉及孫磊、黃貫忠、張文平等發小相遇,5個志氣相投的年輕人一番商量之後,醫藥學博士生吳偉對菌類有研究,決定共同投資60萬元培種大球蓋菇。
吳偉告訴記者,大球蓋菇栽培技術簡便粗放,可直接採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強的抗雜能力,容易獲得成功。栽培原料來源豐富,它可生長在各種秸稈培養料上(如稻草、麥秸、亞麻稈等)。在中國廣大農村,可以當作處理秸稈的一種主要措施。栽培後的廢料可直接還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大球蓋菇產量高,生產成本低,營養又豐富,作為新產品投放市場,很容易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
去年8月,5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開始建設菇床、大棚和場房、冷庫等基礎設施,10月引進原種和栽培種培養基種植。今年開春,10個大棚的大球蓋菇喜獲豐收,畝產至少4000公斤。按市場上批發每公斤價格14到16元,每畝收益也在五萬多元。
可是,由於大球蓋菇的品相特別,儘管它口感好、營養高,還是遭到市場的冷遇。吳偉說,大量鮮菇堆積在庫房內,他們急的一天只睡二三個小時。他們也嘗試與市區超市聯繫,也派人去外地大市場上門推銷,面對新型食用菌,商家一律是謹慎面孔,不敢貿然行事。
本地市場的不認可,吳偉他們很無奈。他們希望在媒體上給大球蓋菇這種口感水嫩的菌菇做一下普及:
大球蓋菇是食用菌的一種,它也叫酒紅球蓋菇或者皺球蓋菇,是世界上菇類交易中最常見的一個品種,它口感細嫩,生產成本低,可以人工栽培,營養價值較高。
大球蓋菇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天然多糖及多種礦物質與維生素,這些物質都是人體各器官正常工作時的必須成分,它們能促進身體代謝,提高身體各器官的功能。
大球蓋菇中的多糖和一些礦物質進入人體以後可以清理血液中的膽固醇,也能淨化血液,軟化血管,促進消化,緩解神經衰弱。
大球蓋菇中含有量的膳食纖維,它們進入人體以後能清理人體內積存的多種毒素,也能促進身體代謝,還有加快人類腸胃的蠕動,可以加快人體內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經常食用可以促進消化。
如果你們想嘗試下這種口感細膩的菌菇,聯繫方式和地址如下:
迎賓大道→省道203→右轉進入木南現代農業示範園→柿子園
為感謝廣大粉絲對金安區的關心關注,對「金安發布」的支持,截至下期發稿時,文末評論點讚數前兩位的粉絲,天和致遠特種菌類合作社分別送出五斤裝大球蓋菇哦!
(文:劉揚;圖:趙丹丹)
本期編輯:趙丹丹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