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菇記 | 走進菌菇世界,探尋生長秘密

2021-02-15 小記者營

你知道嗎?在義烏佛堂風景秀美的山中藏著一個菌菇的世界,它就是義烏市龍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今天,少年新聞學院的小記者們要親眼目睹蘑菇培育的整個過程,你有興趣和我們一起去看看嗎?!

來搶個鏡先

下了車,烈日當頭,熱得讓人汗如雨下,不過這並沒有減輕小記者們參觀地興致,反而加劇了他們的好奇心,左看看右看看,個個興奮不已。

這時,迎面走來了一位身穿白T恤的姐姐,扎著馬尾,看上去十分親切可愛。姐姐手拿粉色的麥克風,自我介紹說自己姓丁。丁姐姐首先帶我們來到了原料區,她說:這裡面都是食用料,即蘑菇的「食物」。什麼,蘑菇也要吃「食物」?小記者們滿腹疑問。

棉籽殼是菌菇的一種「食物」呢!

好多木屑啊,這也是菌菇的「食物」嗎?

在拌料區,我們看到一個機器大手臂把棉籽殼、木屑等所有原料均勻地攪拌在一起。邊上是裝袋區,幾個阿姨手法嫻熟的把已經攪拌好的原料分袋包裝起來。

滅菌區

這是高溫滅菌區,叔叔們把裝袋區阿姨們剛剛包裝好的一袋袋物品整整齊齊放在架子上,然後推進一個大鐵箱子裡面去消滅細菌。

看,菌菇就是從這裡出來滴!

培養區裡面一片漆黑,透出絲絲涼意。丁姐姐說:這房間裡面的溫度只有14攝氏度,菌菇是喜陰性植物,所以培育房間一般情況下都是黑暗的,但是我們會每隔兩個小時開一次燈進行查看,開燈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九秒鐘。

我們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在出菇區採蘑菇了。當我們進入出菇區時,涼意便陣陣襲來,只見地板上冒出一層層的白煙,感覺好冷呀!小蘑菇們超級柔軟的臉蛋,羞澀地看著我們,似乎在說:快點來摘我們吧!

小記者們摘得不亦樂乎!

(丁姐姐在示範如何採摘菌茹)

丁姐姐說:採蘑菇時要用雙手輕輕把外圍包住,然後用手一拔,這樣整個蘑菇就出來了。她的話音剛落,我們就紛紛動手採摘了起來。哈哈,沒幾分鐘的時間,我們就把兩個大籃子都裝滿了。

最後我們來到了包裝區,這是生產流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了,這裡的叔叔阿姨們負責把已經培育好的菌菇進行整理包裝,然後送到各大超市或者菜市場去。

小記者們個個搶著提問

看,小記者們聽得多認真呀!

邊聽邊記,真棒!

參觀結束後,大家在會議室內一一落座,還沒來不及休息,小記者們就開始爭先恐後地舉手向丁姐姐提問了。小記者們提出了五花八門的各種問題,似乎要把菌菇生長的秘密全部了解清楚。

丁姐姐耐心地回答了所有人的提問,臨別時,還送給我們每位小記者一份「有生命」的禮物,她說:雖然菌菇是在陰暗環境下默默成長起來的,但它的味道卻十分鮮美,希望你們也能學習菌菇的精神,埋頭努力、不斷成長,以後成為社會棟梁之材。

稠城一校305班毛一涵

福田小學601班潘若茜

江濱小學501班方一蓓

福田小學502班莊羽臻

小記者聯合報導

責任編輯   張世濤

相關焦點

  • 食用菌 | 冬季菌菇養生料理指南
    冬季菌菇養生料理指南坊間有種說法:「要想身體好,菌湯是個寶;若要身體瘦,多吃菌子少吃肉」,各位朋友知道菌菇,
  • 創意菌菇住進「魔幻太空艙」 室外寒風凜冽 艙內溫暖溼潤
    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今日(1月8日),北京依舊持續超低溫,對於住在「魔幻太空艙」裡的菌菇來說卻感覺不到絲毫寒意。記者前往位於通州區漷縣鎮大香儀村的幾個溫室大棚,小白平、黃金針菇等十幾個菌菇正在悄然生長,經過簡單的技術處理後,這些品種的菌菇將住進「魔幻太空艙」,然後從大棚移居室內,甚至還走進北京多所學校課堂,用於農業知識科普。平菇大棚裡種植的金耳。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鮮銀耳。
  • 料理視頻:溫暖的菌菇飯
    ▲點擊藍字「Natawonderland」,關注獲得更多更新從秋季開始,經常喜歡煮菌菇飯
  • 純手工自製菌菇素肉醬,簡單粗暴就倆字:好吃!
    雲南憑藉複雜的地形地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孕育出豐富的野生菌資源,在種類、分布、產量方面都無可比擬,種類佔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被稱為有名的野生菌王國。每到雨季,生長於山林的各類野生菌紛紛破土而出,釋放出獨有的菌子香氣,以勢不可擋的架勢,佔據人們的視野,餐桌,味蕾,甚至空氣。
  • 小菌菇敲開致富門
    原標題:小菌菇敲開致富門——貢嘎山下松茸村的大產業1月5日,松茸產業園的工人通過真空冷凍乾燥設備加工凍乾食用菌。1月6日,村民帕他志瑪(右二)在產業園裡裝填菌袋。1月4日,松茸產業園的管理人員在倉庫裡整理即將發放給當地種植戶的滑子菇菌包。
  • 蟹味菇·蟹味足 | 蟹味菇的營養保健價值
    蟹味菇,隸屬擔子菌亞門白蘑科玉蕈屬,是北溫帶一種優良的食用菌。其子實體群生至叢生。菌蓋表面近白色至灰褐色,中央常有深色的大理石花紋。
  • 【健康】冬季菌菇最養人,這6種菌菇你千萬別錯過!
    菌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且營養好吸收。
  • 【關注】博士生種菇遭市場冷遇,這種菇你吃過嗎?送福利!
    他們的設想是引進試種我國近幾年來剛剛興起的食用菌新秀——大球蓋菇,成功之後帶動農戶加入合作社,共同致富。可未想到的是,大球蓋菇高產卻不「豐收」,市場不識「貨」,大量蓋菇滯銷,堆在合作社的庫房裡。  據了解,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1990年在我國南方試種成功,效益良好,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 節後養胃就吃福建古田新鮮猴頭菇
    《本草綱目》中記載:猴頭菌,性平,味甘,有「利五臟,助消化」之功效,可以緩解多種胃部疾病,是極好的養胃神器。猴頭菇的營養價值豐富,口感肥美。吃過猴頭菇的人,都不會忘記這種味道——肥美的菌肉帶著鮮香的味道,比肉還要美味的口感,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佳餚。
  • 平菇盛放 菇農豐收
    平菇盛放 菇農豐收走進遊洋鎮金石村,看林下經濟示範區——
  • 祛風除溼,舒筋活絡就找它:黑紅菇
    黑紅菇別名稀褶紅菇、老鴉菌、大葉火炭菇、格繞、火炭菇、菌子王、豬仔菌、大黑菇
  • <佳文欣賞>甘肅平涼:「菇王」的致富經
    寒冬時節,記者走進父子倆的蘑菇棚,46歲的父親侯應學正在組織工人採摘成熟的蘑菇;蘑菇棚外,24歲的兒子侯海榮忙著將一筐筐帶著香氣的蘑菇裝上車,送進縣城的農貿市場和超市……「小時候我去山林裡放牛,就喜歡採摘林子裡野生的蘑菇回家後炒上吃,家裡人都愛吃。從那時候起,我就對這野生的美味產生了好奇,心中便萌生了種蘑菇的念頭。」侯應學回憶說。  這個念頭在侯應學心裡埋藏多年。
  • 菌菇鮮為人知的養生奇效,看完我大吃一"斤」!
    菌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它們更是你提高免疫力的「武器」。
  • 會煲湯的大廚也不會告訴你,加菌菇才是一碗湯的正確打開方式!
    會煲湯的大廚不會告訴你,加菌菇才是一碗湯的正確打開方式。湯中加入菌菇不僅會迸發出撲鼻的強烈香味,還能讓營養翻倍。而說到菌菇,雲南野生菌菇堪稱一絕。菌湯包選用的八種菌菇無一不是菌中珍品▼喝上一口八鮮菌湯包煮出來的靚湯,就仿佛走進了雲南的深山老林,嗅到了雨後帶著木頭香味清新的空氣,看到菌子破土而出的過程。原住民們抓住最佳時機,辛苦拾來的野味,經過精心熬煮濃縮而來的精華,此刻都在你的口中。
  • 【養生】秋冬菌菇最養人!這7種菇營養又美味,你最愛吃哪個?
    民間諺語有云:「要想身體好,菌湯是個寶;若要身體瘦,多吃菌子少吃肉。」如今正是各種菌菇大量上市的時節,秋冬的菌菇養生又鮮美可口,小編推薦這7種菌菇一定吃起來!香菇被稱為「百菇之王」。香菇香味的濃烈,這也不枉眾多食用菌中只有香菇菌用「香」字取名。各類蘑菇中,香菇的抗癌功效最好,含有豐富的香菇多糖。
  • 這是曾經害死2名華人的「死帽菇」!坎培拉人千萬不要誤食!
    一顆小小的「死帽菇」中所含的毒素,就足以毒死一名成年人。即使在高溫加熱熟成後,其毒素依然存在。坎培拉人目前正在想盡一切辦法,組織「死帽菇」在首都領地範圍內生長。食物安全信息理事會(Food Safety Information Council)最近發出警告,澳大利亞南部與西部目前又有「死帽菇」在生長。
  • 「牆角長蘑菇嚇哭女業主」後續:國家級菌菇專家帶你走近科學
    快去公眾號主頁「置頂」我們吧前幾天我們報導了家裡牆角接連長出蘑菇,形狀詭異,嚇哭女業主的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網友說,起先覺得蘑菇有什麼好大驚小怪,但是看到畫面後也覺得瘮得慌,有的網友表示很想知道這種蘑菇究竟是什麼菇種
  • 【溫陵廣角】泉州近期現一批「毒菇」千萬不要碰!吃了會沒命!
    近期泉州雨水不停,很多公園或綠化地都長滿貌美的菌菇。但是!你知道嗎?千萬不能碰!!!
  • 「菇」起苗鄉群眾錢袋子
    本報記者 巫美橋紅 通訊員 伍 麗1月15日,資源縣車田苗族鄉野生菌種植基地,一根根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淺褐色的香菇升柄展傘,圓鼓鼓沁香誘人。資料圖片 tuwenwuguan「車田的海拔與土壤環境都很適合種植香菇,這裡種的菇個頭大、出菇多,我們公司積極為脫貧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吸納12名脫貧戶在菌種製造車間務工,人均月收入增收2000元以上,並為車田苗族鄉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提供了
  • 止血消炎,就找它:鱗皮扇菇
    鱗皮扇菇別名鱗皮扇菌、山葵菌、止血扇菇,為白蘑科真菌鱗皮扇菇的子實體。